張娜 蘇會人
【摘 要】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高校擴大了招生規模,所以很多高校都選擇了在原有基礎設施上進行改造或者建設新的校區。而高校食堂在校園的發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除了需要滿足師生的就餐需求,需要兼具其他的實用功能。所以本文將對高校食堂空間高效利用的設計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校食堂;空間;高效利用
一、高校食堂建筑發展的概況
(一)影響因素
1.社會經濟
國家的經濟水平提高后,經濟基礎也隨之有所提升,更為容易實現高目標。在剛建國的初期,我國整體經濟水平不高,那時候的學校食堂只是用來解決溫飽。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水品不斷提高,高效的后勤在那時候開始發展建設起來。現在,隨著人們對高校后勤的需求不斷增多,希望后勤能夠為師生提供更加完善和舒適的服務。所以高校食堂,目前除了要滿足師生的就餐需求,還有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功能。
2.教育制度
國外的高校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所以國外的校園建設更加注重規劃學生學習和交流的空間,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有著自主獨立以及思想開明的特點。而我國的教育體制相比較開看,更加注重理論而缺少實踐。在高校的規劃之初,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并不重視,所以很多高校都缺少一個能為學生提供就餐和娛樂活動的公共空間。
3.校園規劃
關于學生食堂的選址,在高校設計規劃的初期階段就應該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在位置上,要在生活區和教學區的中間,如果遠離生活區,學生有可能不愿意去食堂就餐,占用學生的如果離教學區太遠,會占用大量學習的時間,都會影響食堂的使用率。所以在校園規劃時候,要合理安排食堂的位置和出入口,規避噪音的影響,減少對生活區和教學區的影響。
4.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在時代的影響下,高校食堂承擔了大學生的就餐需求和對校園生活的向往。很多高校雖然有著大學生活動中心,但是功能比較少,而且使用的時候也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很難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所以高校的食堂有著固定的消費群體,要打破固有想法,營造多樣化的空間,實現更多的功能性和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所以,現階段高校食堂要勇于打破傳統,建設一個多樣化的空間,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展示自我、表達自我的場所。
(二)發展趨勢
1.“雙線”經營服務模式
雙線經營服務模式是指網絡的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開展雙線的經營模式是時代的發展和高校師生的需求,通過網絡下單的模式可以給學校后勤和師生帶來方便和快捷,是當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雙贏的模式。
2.校園文化傳播重要載體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園文化,涵蓋了校園發展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精神等等,是高校的綜合實力和魅力的集中體現。高校食堂中,將校園文化傳遞的一些理念和精神融入到食堂的建設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3.高校“第二教育課堂”角色
高校教育逐漸與國際化接軌,教育已經發展為多種多樣的渠道、多方面進行學習,打破了以往固有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國家也對高校培養綜合性、全面性的人才更為重視,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
4.“餐飲+綜合服務體”
未來高校食堂的趨勢一點是餐飲和活動綜合服務中心,向多功能、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高校食堂除了提供餐飲服務以外,還要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目前國內高校普遍校園用地比較緊張,大學生的思想不斷開放,高校教育日益的開放化,很多的設計和規劃空間,都給學生提供交流和溝通的場所。大學的教育不光要給學生知識上的啟迪還要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對高校食堂空間和時間上的合理設計,能夠讓食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功能,更好為高校師生服務。
二、對高校食堂空間高效利用設計的建議
1.多功能空間組織
在食堂規劃和設計的初期,要考慮食堂除了餐飲以外的其他使用功能,在設計時要進行一些特殊空間的布局,摒棄以往的傳統的大空間就餐的布局模式。比如可以講就餐的位置進行合理的設計,將空間分割為幾個不同的主題空間,有不同的桌椅和擺放模式,比如有圓桌、四人桌等等。多樣化的設計能夠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和審美,也方便多功能的使用,也方便學生在就餐時溝通和交流。
2.空間復合的設計
在多功能空間布局的基礎上,對食堂餐飲空間進行裝飾,整個裝飾以不同的主題進行設計。比如想要在空間滿足表演類的需求,就在整體的裝飾上選用,鮮艷活潑的色彩,燈光照明多樣化,體現青春、活力的特色;如果是想進行學術討論或者辯論比賽這種,就要塑造一個比較濃厚的學術的氛圍,以白色和黑色為主。通過對空間復合的設計,能夠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3.餐飲桌椅的可移動式設計
在綜合性食堂設計的最開始階段,就要充分考慮公共活動的使用空間,所以在食堂內部的就餐空間的桌椅應該是方便移動的,能夠迅速轉換空間。桌椅的選擇應該更加的多元化,比如說圓桌可能更加適合聚會等活動,不同功能區選擇擺放的桌椅可以不同,但是一片區域的桌椅還是要保證統一性。
4.功能空間與校園文化匹配設計
學生最經常去的一個校園建筑,食堂是可以排在首位的,所以食堂對于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有相關的研究表明,學生對于學校的評價很大部分都是來源于對食堂的印象。因此,設計之初要考慮將校園文化融入食堂,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比如可以再食堂放置大屏幕宣傳校園文化。
5.相關功能配套的設施進行設計
在食堂的設計時,首要考慮的因素是學生的需求,所以食堂的建設要在滿足師生需求的基礎之上,進行相關功能配套的設施的設計。比如長期需要、短期需要的設施,如果食堂想加入學生能夠進行自習學習的功能,就要在燈光的設計上滿足這一需求。
6.保留空間靈活性
目前,關于食堂空間的高效利用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并沒有成熟的理論和設計作為參考。所以,在開始設計規劃的時候,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能夠靈活進行設計,便于后期的調整和變化。
參考文獻:
[1]王梓涵. 高校食堂室內空間功能多元化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2]賀麗潔. 高校餐飲建筑空間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
[3]李曉艷. 高校食堂內部就餐空間高效化利用設計研究[D].新疆大學,2018.
[4]孫方園. 南華大學博學園食堂室內環境改造設計[D].湖南工業大學,2020.
[5]張謙. 高校餐飲空間多元性設計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作者簡介:
張娜(1998—8),漢族,黑龍江省綏化市,沈陽化工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17級在讀本科生,專業:環境設計,研究方向:室內設計。
老師:蘇會人,1982.3,漢族,遼寧沈陽人,沈陽化工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師,魯迅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設計藝術學。
(作者單位:沈陽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