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英
摘 要:素質教育作為當前我國教育領域的教學原則,數學素養的教學對開展素質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初中教育體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學生數學素養的呈現方式就是數學思維能力水平的提升,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找到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突破口,還要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同時還要做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措施
素質教育目前已經成為學校教學的基礎,數學作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也要重視對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數學素質的主要體現形式,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就必須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關于數學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看到某一事物后產生的思考,也是自身對世界的反應。數學思維也是一樣的,只存在于數學的框架中,數學思維是系統性地應用數學邏輯,針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數學思維能力包括應用能力、轉換能力、抽象能力等,數學思維在數學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及知識應用能力有重要影響。
二、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過于傳統
數學是一個思維活動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最終只能讓學生掌握表面的知識,而不能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大多數教師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學觀念還停留在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單一目標上[1]。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已經有一些教師轉變了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不過在教學中依然過度重視學生的成績,采用題海戰術提高學生解題的熟練度,這種方式雖然對提高成績有效果,但是也降低了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和解決難題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措施
(一)掌握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技巧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思維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以及創造性進行培養。初中數學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通過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問題加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需要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散思維,轉變教學方式來進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創造性需要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質疑。學生數學思維批判性則需要學生學會自省和自我調節,因此找到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突破口,就是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不同能力。
(二)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保障數學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也是新時期教育體系中重點關注的能力之一。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為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對一件事有了興趣自然會主動地探索,學生對數學有充足的興趣,能夠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思維的意識。要調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教師就要認真做好備課工作,采用創造性、形象的教學模式,構建不同的教學情境,營造一個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好奇心。初中教師通過調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最終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2]。
(三)指導學生掌握思維的方式
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就要先讓學生了解該如何思考,指導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同時還要重視督促學生掌握更加充足的基礎技能和基礎知識。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指導學生掌握解題的思路,讓學生做題前能夠先認真審題,從題目中發現很多隱藏的條件和內容,然后利用這些條件進行分析和推斷,按照數學思維模式來解決問題。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師在指導學生如何思考的基礎上,還要重視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一線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性和邏輯性。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重視指導學生按照一定流程分析和解決問題,復雜的問題可以從局部到整體的方式進行解決。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要選擇一些代表性強、靈活性高的習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進行問題解決,經常進行一題多練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小結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從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獨立性和能力受到限制,數學思維能力也無法被調動。因此在新課改下,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廣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0):152-153.
[2]李曉林.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消費導刊,2020(39):134,136.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