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深
摘 要:眾所周知,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不僅能夠有效輔助學生閱讀理解以及表達等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還能夠助力初中學生良好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尤其隨著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廣,越來越多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被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構建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因此,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分析,探究如何構建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希望能夠切實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組合作;高效課堂;寫作教學;構建應用
一、科學合理構建合作學習小組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想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就必須合理劃分與組建合作學習小組。首先,教師必須充分考量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學習水平以及綜合能力素養,在小組分配的過程中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分配原則,確保合作學習小組分配科學性的同時,保證語文寫作過程中各小組間的公平性和公開性。其次,4~6人為最理想的合作學習人數,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班級內部學生總數,按照4~6人的合作學習人數進行小組分配。與此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小組成員的明確分工,可以通過設置小組長、匯報員以及記錄員等不同的角色,引導學生在語文寫作學習過程中各盡其責,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并通過定期的組間角色輪換與調整,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得到鍛煉和提高。通過科學合理地構建合作學習小組,學生在語文寫作學習過程中形成合力,為高效寫作學習奠定了合作基礎。
二、結合寫作內容創新合作方式
初中語文教學囊括了閱讀、理解、寫作和表達等多個模塊,多個模塊共同助力學生良好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以及人文情感價值的養成。但是不同的模塊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和特點,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寫作模塊內容創新合作方式,以更加靈活和多樣的教學路徑切實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效率。在語文寫作模塊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自身掌握批閱大權的模式,開展小組合作評改作文活動,將各小組的作文發回本小組內,結合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提出的批改要點和文章主旨大意等要求,組織小組內成員按照A→B→C→D→A順序批改。學生通過參與作文實時評改活動,對組內其他成員的錯別字、標點符號、病句等進行標注,也能夠反思自身在語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與此同時,學生通過對組內其他同學的作文進行評改,賞析好詞好句,再依據教師所提出的寫作要點,按“內容”“語言”“結構“文面”逐項給分,也能夠學到其他成員寫作的思路和優點,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這種創新的小組合作方式在提升初中學生作文學習參與感和體驗感的同時,以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構建了初中語文寫作的高效課堂。
三、立足課程標準強化多元評價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學生學習整體水平的評價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作文成績以及學習結果,越來越多的初中語文教師開始注重學生寫作學習過程的評價,通過更加科學和多維度的評價反饋,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探究熱情,還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在小組中的高效合作。因此,在利用小組合作構建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以科學的課堂評價對學生進行鼓勵。首先,在評價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可以結合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兩個方面,讓學生既為了集體而努力,也要為了個人而向上,在這種科學合理的過程性評價目標下,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滲透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語文寫作的學習熱情,使語文寫作課堂更加高效化和高質量化。其次,科學合理的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在語文寫作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和小組互評相結合的形式,對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學習態度進行鼓勵和肯定,而對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要予以委婉的引導。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不斷激發學生參與語文合作學習的欲望,進而在寫作學習過程中合力積極收集資料、汲取學習經驗,不斷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寫作交流能力,還能有效提高初中語文寫作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并創新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對策和路徑,巧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構建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李玲.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及實踐[J].課外語文,2013(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