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霞
摘 要:我國十分重視幼兒的教育,而幼兒的美術教育正是幼兒教育中不能缺失的一部分。對于幼兒教育而言,美術教育生活化將會成為幼兒教育前進的指標。這種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兒教育的進步。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實踐;探索
美術教育生活化將成為幼兒教育發(fā)展的方向。幼兒時期是人各方面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把握好這個時期將會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而美術教育生活化正是教師通過幼兒的各方面行為習慣,將一般的教學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將教學融入生活,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挖掘幼兒更多的可能。這種專為幼兒定制的教育方式對幼兒的未來有很深遠的影響。
一、幼兒美術教育內容的生活化
幼兒美術教育內容的生活化可以讓刻板的書面知識活躍起來,讓知識融入生活,也讓孩子們以輕松的心態(tài)獲得知識。國家對幼兒美術教育的要求是根據幼兒的特性進行獨特的教育,對還未發(fā)育完全的幼兒來說,美術教育不必做強制要求,要根據現(xiàn)實適當增減內容[1]。也可以在不同的情景下進行不同方式的教學,重點在于結合幼兒的特征進行教學。而幼兒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一種理解與探尋,讓幼兒不經意間受到美的熏陶。
一個學校組織幼兒外出郊游,此時正值春天,花兒都爭相開放,地面也全是嫩綠的小草,蝴蝶在花叢中穿梭。孩子們都被這春天的景色吸引了,不由自主地停下來觀賞。教師靈機一動,進行《春天來了》這一課程的教學,讓孩子們把這春天的美景畫出來。孩子們紛紛從書包里拿出彩筆和畫本,不一會兒孩子們的畫本都變成五顏六色的了。大家爭相展示自己的作品。這種方式不僅極大地點燃了幼兒的學習熱情,還讓幼兒在嬉鬧中提升了美的感知能力。
二、幼兒美術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就幼兒的美術教學而言,只限制于教室內的講習往往是不夠的,需要走出教室,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將幼兒的創(chuàng)意能力極大地發(fā)揮出來,配合孩子們的想法進行合理的教學,將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提到最高點[2]。對于幼兒來說,將幼兒的美術教學形式與游戲結合起來會碰撞出火花。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也在歡樂嬉鬧中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識。
正如在進行《我們的演出海報》教學時,教師運用大量的圖片結合文字生動地為孩子們講解了關于海報的各種制作。再讓孩子們自己分工完成,自己提出意見,自己動手制作。最后再組織孩子們進行海報制作的評比。設置各種不同的小獎狀,讓孩子們?yōu)樽约旱某晒玫綕M足感,更加積極地進行美術學習。
三、幼兒美術教學材料的生活化
幼兒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在他們眼里,所有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進行不同的加工。而在這個廣闊的自然界中,又存在許多新奇的事物。孩子們對未知事物也都有一種獨特的渴求,他們會給這些事物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應該限制孩子的想象,要鼓勵孩子們運用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平時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紙盒、紙杯、牙刷、毛巾、飲料瓶、落葉等,這些看起來極為普通的東西都能在孩子們的想象下得到升華[3]。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讓幼兒體驗到生活的趣味,還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作能力。
正如在進行《葉子變變變》的教學時,教師組織幼兒在校園里尋找自己喜歡的落葉,并且收集起來。幼兒非常興奮,嘰嘰喳喳地討論這滿地的落葉,大家都積極地完成教師的任務。等到所有幼兒都收集完成之后,教師組織孩子們對自己撿拾的落葉進行介紹,幼兒非常積極。下一步教師可以向幼兒示范,利用自己所拾取的落葉進行創(chuàng)作。拼接或者剪裁成自己想要的形狀,例如蔬菜、水果、動物等。孩子們都興奮地創(chuàng)作著,有的幼兒還用彩筆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畫上細節(jié),各種創(chuàng)意作品層出不窮。在教學結束之后,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在課間還在討論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的孩子還很期待下一次這樣的教學。這種方法很大程度上點燃了幼兒的學習熱情。
四、幼兒美術教學環(huán)境的生活化
眾所周知,好的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做事的效率,幼兒也不例外。在幼兒的美術教學中,環(huán)境同樣是一個應該注意的因素[4]。將幼兒美術教育環(huán)境生活化,幼兒在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中會有一種特有的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也能減小其他因素對幼兒的影響,讓幼兒帶著輕松的心態(tài)來學習,更利于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走出教室進行教學,教師也可以利用現(xiàn)代的科技模擬環(huán)境,借助科技的力量帶領幼兒進行更多生活化的探尋,發(fā)掘幼兒的創(chuàng)作潛能,提升幼兒的美術能力。
五、結束語
幼兒作為時代發(fā)展的主要關注對象,國家對幼兒的發(fā)展非常重視。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是針對幼兒特征進行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兒的美術能力,也是對于幼兒教學最有效的一種途徑。作為這種方式的直接實踐者,教師應該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盡可能將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運用身邊的事物以及科技力量進行教學,讓幼兒的各種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幼兒的美術能力,推動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春麗.淺談生活化幼兒美術教育模式的構建[J].新校園(中旬),2016(5):158.
[2]顧葉萍.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模式構建探析[J].成才之路,2016(23):66.
[3]郭明霞.淺談幼兒園生活化美術活動的實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27):222.
[4]崔賀.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模式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