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莉
摘 要:學前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個性發展越來越重要。從學前教育入手,簡要分析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并結合幼教實踐探究相應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培養;個性發展;重要性
學前教育是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階段。但是目前我國學前教育構建中,基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幼兒的個性發展被忽視,或者對個性的培養存在偏差,導致一些幼兒或者缺乏個性,或者在過度強調自我中陷入發展困境。針對此,深入解讀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并由此探索教學實踐方法。
一、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幼兒能夠健康成長,教師以及家長要系統地利用一些教學方法,刺激幼兒的大腦發育,使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能夠逐步完善自身。良好的學前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是必不可缺的,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以及家長一定要結合幼兒成長的規律。在很多時候,教師和家長都會忽略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幼兒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學,由此對幼兒產生了極大的壓力。為此,我們要注重幼兒個性發展規律,給幼兒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1.學前教育有利于幼兒情感價值的發展
在學前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環境氛圍,激發幼兒學習、游戲的情感需要,強化動機,并在主動探索中初步樹立情感價值。例如,在大班美術欣賞活動“京劇臉譜”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圍繞孩子的自主設計、創作,引導孩子在豐富的色彩、流暢的線條中初步了解傳統戲曲文化,產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從而奠定文化自信的情感基礎。
2.學前教育有利于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學前教育中,教師可以基于孩子充分的自我發展空間,引導孩子在學習、游戲中,動手實踐,促使孩子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形成自我體驗;在外界因素的反饋中,主動控制自我行為;在實踐過程與結果中形成自我評價,從而為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以及自我發展奠定基礎。
3.學前教育有利于幼兒個性心理的發展
幼兒正處于氣質發展、性格形成的萌芽階段,其可塑性極強,在學前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創造孩子發展環境,培養孩子主動思考、探索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優化心理環境,實現身心協調發展。
二、學前教育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的方法
1.加強教學活動設計,在學習中培養幼兒個性
學前教育擔負著一定的幼兒課程教學任務,而教師應善于挖掘課程的育人價值,將幼兒的個性發展與課程實踐相融合。在進行教學時,不能簡單地對幼兒進行智力教學以及知識教學,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例如在小班“平衡木組合”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走一走”環節,讓孩子在走平衡木的過程中逐漸學會找到平衡;利用“搭一搭”環節,引導孩子進行自由組合,并發表觀點,促使孩子在實踐與思考中展現并發展個性。
2.優化游戲活動,在活躍的氛圍中培養幼兒個性
游戲是學前教育實踐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游戲設計中應充實材料,優化環境,促使孩子在愉悅情緒的帶動下,自主參與、設計游戲過程。學前教育要注意當前階段幼兒的發展規律,為幼兒創設出比較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結合幼兒的性格特點,減少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壓力,使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到游戲過程中。例如,教師在“益智區”可以為孩子提供各種游戲材料,鼓勵孩子自主探索,發現不同材料的潛在價值,并通過獨立思考、與同伴合作等方式經歷游戲過程,并實現自我個性的呈現。
3.強調一日生活,激發幼兒自我管理的動機
個性發展并不意味著我行我素、特立獨行;相反,良好的個性發展,對幼兒是非常重要的,應當從小就培養,為幼兒的未來成長打好堅實的基礎。幼兒正處于思想發展、行為規范的啟蒙階段,教師在學前教育中應善于運用生活化情境,引導孩子自我管理,逐漸在展示個性與適應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例如在吃飯、穿衣、午睡、如廁等生活活動中,教師應為孩子確定明確的規范,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而在運動、游戲、學習活動中可以給予孩子充足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在充滿彈性的一日生活規劃中發展個性。
4.加強家園溝通,鞏固幼兒的個性發展
孩子的個性培養不僅需要幼兒園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教師應加強與家長協調溝通,明確孩子個性發展的內涵以及重要性,并從教學行為上達成一致,促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發展并穩定個性。
總之,個性發展對于一個人的一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學前教育從幼兒啟蒙階段滲透個性教育,通過科學的方法指導孩子初步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并奠定良好的情感心理系統,這自然能夠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亞麗.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淺析[J].科技資訊,2019,17(35):128-129.
[2]王璇.基于學前教育中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教育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