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琴霞
摘 要:情感教育是促進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在當前社會的教育背景下,幼兒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這其中,繪本教育也越來越重要。因此,從幼兒教育相關要求出發,結合繪本中的情感元素,探究繪本在情感教育中的應用方法,以期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參考。
關鍵詞:繪本教學;幼兒;學前教育;情感教育;應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教育應當以幼兒度過快樂的童年生活為前提,讓幼兒學習到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知識,幼兒園方面,應當為幼兒提供可以滿足多方面發展需求的場所,讓幼兒可以健康快樂地生活。繪本是幼兒學前教育中的重要資源,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兒教師應充分挖掘繪本中的情感元素,展開情感教育,為孩子創造健康、豐富且充滿情感關懷的成長環境。
一、合理選擇繪本,挖掘情感元素
繪本是一種包含圖畫,且主題簡單、情節內容簡短的故事書。利用繪本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發揮其對幼兒感情發展的引導作用。在學前教育中,教師應根據情感教育要求,合理選擇繪本,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讓孩子在閱讀中接受情感熏陶。
幼兒正常需要的繪本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親情元素的繪本。家人之間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而感受家人之間的情感和溫暖,并學會感恩和付出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可以選擇《我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的爸爸真麻煩》《爺爺一定有辦法》等講述家人之間情感的繪本,讓孩子在不同的親情關系中體驗愛的力量。(2)以友情為主題的繪本。同伴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后建立的最重要的社會關系。幼兒在同伴交往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可以選擇《大熊有個小麻煩》《鼠小弟系列》等繪本內容,引導孩子認識同伴、朋友的重要性,并指導其如何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3)以生命的意義及環境為元素的繪本。生命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前階段,教師可以為孩子提供《小房子》《小蠟筆頭兒》《花婆婆》等繪本,引導孩子認識自然環境,初步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培養其情感的深度。
二、注重問題引導,喚醒幼兒情感
在繪本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孩子主動閱讀這一契機,設計問題情境,促使孩子在思考的過程中深入探究情感,喚醒其內心蘊藏的思想情感。
例如,繪本《我媽媽》用孩子氣的語言展現了一個既溫柔又強悍的媽媽,并傳遞出媽媽對安東尼無私的愛。在閱讀指導中,教師在各個環節提出問題:通過你的閱讀,你知道安東尼的媽媽有什么本領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的媽媽有時候像獅子嗎?你覺得這樣的媽媽棒不棒?在最后一頁,安東尼想對自己的媽媽說什么?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安東尼的媽媽是個什么樣的媽媽嗎?你的媽媽和安東尼的媽媽像嗎?你能說一說自己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嗎?這些問題有利于孩子深入挖掘繪本情感主題,并通過繪本內容遷移,感受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
三、引導互動溝通,傳遞幼兒情感
在繪本閱讀中,孩子會針對其中的情節產生交流表達的欲望,而教師這時可以為孩子創造互動溝通的空間,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閱讀感悟,傳遞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而在繪本中獲得良好的情感教育。
例如,在大班繪本閱讀中,教師為孩子推薦了《愛心樹》,并創設了自由閱讀與表達的教學情境,鼓勵孩子在閱讀中思考大樹與男孩的情感,并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在閱讀中,孩子對于大樹與小時候的男孩一起蕩秋千、捉迷藏的故事非常感興趣,教師則趁機引導孩子說一說為什么。有的孩子說大樹看起來很可靠,有的孩子則表示希望有一個人和自己一起玩,有的孩子說自己喜歡蕩秋千……在孩子的自由表達中,教師了解了孩子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向往,并引導孩子理解大樹在男孩的童年時光中給予的陪伴,促使孩子從稚嫩的情感層面體會大樹與男孩的情感關系;然后,教師圍繞“大樹是否會一直陪伴男孩”這一話題,引導孩子進行討論和猜測,并促使孩子類比遷移,在愛心樹身上感受父母的愛。
四、組織實踐活動,發展幼兒情感
繪本中豐富的插圖、有趣的情節能夠吸引孩子主動閱讀,并在溫馨的閱讀氛圍中體驗情感。在學前教育指導中,教師應圍繞繪本組織孩子展開生動有趣的閱讀活動,引導孩子在活動中豐富情感體驗,深化情感理解。例如在《換換吧!鼠小弟的小背心》的繪本閱讀中,教師組織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的體驗中,經歷用小背心換氣球,用氣球換海獅的球,用球換蘋果,用蘋果換小吉他等一系列過程,從而讓孩子體驗分享的樂趣,為孩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奠定基礎。
總之,繪本教學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幼兒繪本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合理選擇繪本,強調問題引導,加強互動溝通,組織實踐活動,發展幼兒情感,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體驗情感、發展情感。
參考文獻:
[1]秦好.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效果的提升[J].教育觀察,2020,9(16):51-52.
[2]吳國蕓.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華夏教師,2019(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