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婦女是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力量,既要照料家中的孩子和老人,還有操持家務,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她們為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她們面臨著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困難,身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關注農村婦女增權,是社會工作的重要內容,用小組工作的方式介入農村婦女增權行動,也是一個新的路徑和方法,文章主要探討了農村婦女的相關增權問題,包括經濟增權和心理增權,分析了小組工作在進行介入時,要關注農村婦女的需求,發掘婦女的自身潛能,重視小組系統功能,加強社會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為農村婦女脫離生活困境提供方法,增強自身面對生活的能力和信心。
關鍵詞:小組工作;婦女增權;行動研究
我國的文化源于農耕文明,農村更是農耕文明的重要載體,因此我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中也存在著一些現實的阻力,而社會工作的介入,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方法,在現行農村的日常生活和勞動中,有著一個重要群體,那就是農村婦女,她們擔負著照料家人,操持家務的重要任務,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特別由于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大量青壯年農民向城市流動, 其中男性居多,大部分家庭的婦女留在家中照應兒童老人,操持家庭的日常生活,農村婦女的生活圈子較為封閉,她們的生活觀念,社交娛樂,家庭地位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困惑和問題,調動她們自身的力量去解決這些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用小組工作的理論和方法介入農村婦女增權的行動研究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一、農村婦女增權問題探討
農村婦女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要為家人的起居擔憂,被繁雜的家務纏身,農忙期間還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勞動強度比較大,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會經常感覺力不從心,這些都使她們身心疲憊,但對一部分農村婦女來說,她們為家庭所做的貢獻與她們在家庭地位并不對等,她們其中一些人還面臨著困難和問題,精神壓力較大,夫妻關系不和諧,甚至還有家庭暴力現象,由于知識有限,維權意識淡薄,常常使她們處于不利地位,在小組工作的理論架構中,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增權,通過調動婦女自身的潛能來解決她們面臨的問題,對于農村婦女而言,經濟增權和心理增權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
(一)農村婦女經濟增權
經濟生活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而在農村生活中經常有這樣一個情景,男性外出打工,或在村內務農務工,女性在家照料孩子老人,操持家務,男性被就自然的被認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這種絕對的經濟權利增強了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經濟收入成為衡量家庭地位的重要指標,因此對于農村婦女來說,經濟上的增權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幫助農村婦女拓展經濟來源,可以相對提高她們的家庭地位,同時增加了家庭的經濟收入,改善了家庭的生活質量,農村婦女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權時,也會影響她們自身的心理增權。
(二)農村婦女心理增權
農村婦女的生活和社交圈相對狹小,照顧家人和日常家務占據了她們的大量時間,社交娛樂的機會比較少,家庭成為了她們的生活重心,生活圈子的閉塞使她們的觀念也有所束縛,心理上也會產生自卑感,缺少動力和信心,因此她們在家庭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甚至有的還不得不面對生活的不幸,例如家庭暴力問題,這些會導致她們的內心有著無助和迷茫,因此關注農村婦女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心理增權也是社會工作者要關注的重要方面,當農村婦女遇到困難時,能夠給予自己信心,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到和承認自己的價值,樹立良好的自我和自主意識,強大自己的內心,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生活的信心。
二、小組工作參與農村婦女增權行動
人在面對困難時,總是會感到壓力,我們在群體中生活,而且通過群體達到發展和改變的目的,我們可以從群體中獲得力量,進而增強自信,小組工作是一個群體參與性較高的工作方式,將它應用于農村婦女增權中,可以獲得直觀性效果,通過開展小組活動,采取互動互助的方式,激發小組中組員的潛能,增加她們的自信力,幫助農村婦女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困境,促進她們自身的改變和發展。
(一)關注農村婦女需求
小組工作在介入農村婦女增權過程中時,要以她們自身的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需求,招募組員,明確小組目標,例如,一些農村婦女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力不從心,就需要一個針對子女教育的小組;有些農村婦女夫妻關系不和諧,就可以開展相關的小組活動;另外有的關于就業方面需要指導;當地可以結合相關條件,組織婦女參與一些娛樂活動,舉辦興趣娛樂小組;還有關于家庭關系,親子方面的問題,也可以利用年末農村返鄉期間,開展關于家庭親子的小組活動,農村婦女增權既要考慮她們經濟上,生理上的因素,也要考慮心理精神方面的因素,幫助農村婦女鑒定她們自身真正迫切的需求,這就需要社會工作者幫助她們了解和探索自身的需求,針對自己的問題,參與適合自己的小組活動,從而真正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二)發掘農村婦女自身潛能
社會工作者在開展相關的小組活動時要注重培養農村婦女自身的潛能,農村婦女每天都要高強度的勞動,面臨著生活中的重重壓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她們身上的吃苦耐勞的品質,也有一定的心理適應能力,這些都是她們身上重要的潛能,在小組活動中,通過一些活動,讓她們看到自身的良好品質,幫助她們建立自信,其中抗逆力是一個重要方面,她們本身也有良好的心理適應力,通過小組活動,比如一些容易完成的任務,可以讓她們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強自己的抗逆力,除了抗逆力之外,農村婦女的人際交往,社會功能方面,可以讓她們理清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學會利用自己的外部資源條件,幫助自己渡過眼前的困境,開發和挖掘農村婦女潛能,讓她們學會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自己的能力,學會利用外部資源環境,增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農村婦女增權問題就是要關注她們自身的潛能,社會工作者要給予她們信心,鼓勵和支持她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走出困境。
(三)重視小組系統功能
小組是一個互動和互助的系統,互動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對于農村婦女來說,小組內部良好的互動,通過組員的支持,分享經驗,可以增強她們的歸屬感,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小組的這種互動,也會轉換成互助,組員間的互助,不僅促進了小組內部的發展,在小組之外,也對組員有著幫助,組員在小組互助中更容易獲得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經驗和能力也會延伸到她們的日常活動中,幫助她們在小組之外也能增強自己的生活信心。另外小組作為一個系統,小組整體呈現的特性會影響小組成員,小組成員也會影響小組整體的發展,因此在小組活動中,社會工作者不僅要關注小組的整體力量,也要關注每個組員的態度和情緒,每個組員對于小組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非常重要的,讓組員認識到這點,這樣她們在小組活動中會積極參與,組員的積極參與會促進小組的發展,小組更加充滿力量,組員為了小組的共同目標,積極做出自己的貢獻,小組的功能性增強,同時又對組員產生良性影響,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除了小組的內部環境,同時外部環境也會對小組產生影響,例如社會地理環境,小組活動也要與外部環境建立良好的關系,社會工作者在小組活動中也要加以注意。
(四)加強社會學習能力
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會被別人的行為所影響,甚至會學習他人的外顯型行為,這就是社會學習的能力,而農村婦女在參與小組活動中,她們相互之間的互動和互助也離不開社會學習能力,在她們的交往中,會發現某些人有著她們自身想要學習的品質,或者某些人成功的解決了她們現在感到困惑的問題,就會想要去學習,小組中的相互交流和互動給她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社會工作者在小組活動中,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婦女學習一些經驗和能力,小組活動中,除了良性的行為會被學習,一些認識和行為有所欠缺但也會影響組員,小組工作者要幫助組員辨別行為和認識,讓她們在小組活動中獲得真正有用的知識和能力,組員在小組活動中習得的經驗和知識對她們今后解決問題有著重要幫助。
參考文獻
[1] 馬慧芳.農村留守婦女發展困境之思考——以陜北地區為例[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0(04):66-69.
[2] 黃元羚. 旅游從業對婦女的增權效應[D].海南:海南師范大學,2018.
[3] 王玲,吳清祿,蔡惠敏.社會工作增權視角下婦女庇護所防治家暴實踐[J].社會工作,2016(05):80-87+127.
[4] 牛璐.農村留守婦女能力發展的小組工作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5] 郭瑋鈺,方治遠.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留守婦女的多元角色分析[J].農家參謀,2018(06):25-26+28.
[6] 牛璐,司漢武.淺談優勢視角下農村留守婦女的潛能及其開發[J].新西部(理論版),2015(20):6+2.
[7] 李云.中國夢視域下提升農村留守婦女幸福感的路徑探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8(27):15.
[8] 中共中央,國務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J].農村工作通訊,2018(18):8-35.
作者簡介:葉芳艷(1997- ),女,漢族,安徽黃山人,碩士,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研究方向: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