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夢茜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教師通過應用學習遷移理論,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基于此,本文探索了學習遷移理論應用策略,希望分析能夠為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遷移理論;分析
學習遷移理論的應用能夠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利于教師有效的開展課堂教學,為了更好地應用學習遷移理論,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才能總結更加完善的教學途徑,以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
1 分析學習遷移理論
所謂的遷移,是指在完成某一學科的學習后,會對其它學科或者領域產生學習方式、態度或技能等方面的影響。在實施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這種遷移可從時間角度劃分為順向與逆向遷移。順向遷移為先完成的學習內容會對后續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逆向學習恰恰相反。此外,遷移還可從其他角度分為情境遷移、側向或縱向遷移等種類。熟練掌握遷移理論的特征和影響效果,可有效豐富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從而輔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形成學科的核心能力。
2 學習遷移理論應用策略
2.1 數學教學趣味化,誘發學習遷移
首先,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業素質和技能,以個性和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使學生建立主動的探究興趣。此外還需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切實考慮到差異化問題,并設置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可以與教師近距離進行思想交流,充分挖掘學科的趣味,從而形成一定的投入熱情。如在開展《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可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來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了解未知的信息,進而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陌生感。同時教師也可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思維刺激,使其能夠積極分析知識內容,理解核心的意義。
其次,初中數學中的概念、表述方式及內容等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邏輯性,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應加大對信息科技的利用頻率,通過翻轉課堂或者微課形式,盡量豐富傳授知識的途徑,讓學生在內部動力的驅使下自覺投入到知識的探求中,從而實現知識的遷移。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幫助其發現學科的樂趣和魅力,還能輔助教師不斷嘗試創新教學方式,提升課堂實踐活動的效果。在更具有趣味的課堂中,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以靈活的方式探求到新知識,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架構,從而形成學科素養的積淀。良好的學習方式與環境的熏染,可輔助學生在高效完成數學學科學習的同時,還能借助遷移作用對其它學科的把握形成積極、有效的影響。
2.2 關注聯系,促進舊知識向新知識的方向遷移
熟練掌握已學知識是完成向新知識遷移的前提基礎,但僅存在前提基礎還不能完成整個遷移過程,需要學生在特定的條件下,有意識地完成遷移過程,才能實現舊知識向新知識的有效遷移。大多數的遷移過程均要受到一定學科原理的支撐,這種原理為學科思想,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側重對學生學科思想的培養與滲透,是促進形成遷移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師可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注重輔助學生將目前的知識經過歸納、重組等處理,與以往學過的知識建立一定的聯系,讓學生把握好新舊知識的契合點,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順利進行知識的遷移。如在進行《相似三角形》部分的學習時,由于以往已經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且二者之間在知識的結構、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關聯性,因此可將全等三角形看成相似比例為1的特殊相似形式。因此教師在實施相似三角形內容的教學時,可將二者的定理等內容的異同點進行深入對比分析,通過類比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快速掌握新知識的核心內容,從而發揮正向遷移對學習的推動作用。
2.3 走進生活,促進理論知識向實際應用的方向遷移
雖然初中數學知識呈現出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在理解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但如果教師能夠在知識與應用途徑之間建立準確的對應關系,則會有效幫助學生快速把握知識的核心內容,并掌握知識的應用性意義。將課堂向生活拓展,將知識向應用拓展的理念已在初中教學實踐中受到了較大的重視,教師會有意識地將教學內容與應用途徑建立關聯關系,從而實現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在應用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科能力。例如,在求解圓錐側面積部分教學時,教師可事先準備相關的教具,如“現實版”的燈罩以及“理論版”的圓錐圖形。通過展示觀察可知,圓錐實際上是由一個圓形和一個曲面構成的立體圖形,此時再用燈罩進行具體的解說,學生便自然將圓錐圖形的實際應用——燈罩作為理解圓錐知識的工具,這樣更能促進學生對抽象信息的深入把握。在有實物參與教學時,學生往往能夠表現出更大的積極熱情,樂于將知識通過實例途徑進行了解和認知,在完成掌握學習內容的同時,感受到探究過程的樂趣。燈罩的側面積即扇形面積,學生通過計算扇形面積公式可輕松求解圓錐側面積。此外學生還可充分發揮想象,進一步列舉出其他生活中的圓錐實物,從而逐漸形成理論向實際遷移的習慣,借助知識實際的用途來反向理解和運用知識,不但可以提高對知識的掌握效率,也能讓學生理解學習的意義,并提高對理論和技巧方面的應用能力。
3 結語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教師要提高學習遷移理論的研究能力,要重視結合數學教學內容,有效地構建學習遷移理論模式,從而才能不斷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 費麗超.學習遷移理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141-142.
[2] 王茂東,李芳.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習遷移理論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