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
摘 要:基于校企合作平臺,在校企互動過程中,雙方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與優勢共同培養人才,這是目前校企合作的共同點及目標所向。本文以《PC構件生產實務》課程為例,研究并分析了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之下,將課程的教學場地由教室搬進企業現場,運用現場教學法組織教學等一系列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效及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為本門課程的后期建設提供了參考依據,并為同類實踐性課程的教學實施提供借鑒。
關鍵詞:PC構件;現場教學;協同機制;校企合作
1課題研究背景
高職教育的與其他類教育的不同之處在于,高職教育是為社會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用人單位十分看重學生的技能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在對學生培養過程中,課程建設及教學實施落腳點應放在學生能掌握多少知識、會應用哪些技能。基于此,對于實踐類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不能僅僅限于課堂講授,更應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裝配式建筑是目前國家推廣的一種綠色、環保、節能的一種新型建筑模式。與傳統的建筑物施工作業相比,裝配式建筑的施工作業可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在工廠完成預制柱、梁、板等構件的生產,然后在施工現場進行組裝并做可靠的拉結錨固。本文中的PC構件生產主要是指在工廠預制構件環節,故本門課程的實踐性很強,企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之下,限于校內實踐場所的限制,學校可依托企業作業場所,開展教學。將教學場所放在施工現場,企業人員參與課程教學中來,對學生開展真實的實踐教學。
2現場教學法實施準備
2.1師資力量建設
能把學生教好,首先教師自身要好。但目前大部分職業院校的面臨的問題就是,在校教師理論教學能力強,而本身的實踐知識不足、企業一線經歷較少等情況。故本門課程實施現場教學法首先要解決教師的問題。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之下,我們采用企業師傅當老師的方法,他們雖然理論知識不足,但在企業一線工作經歷豐富,實踐動手能力明顯強于在校老師,可解決在校老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校企雙方的優勢與劣勢互補,建立校企聯合教學團隊,為項目的開展奠定基礎。
2.2教學場所建設
對于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開展實踐類的課程教學目前僅限于校內的實訓基地。此種教學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大多數的實踐項目均是老師演示,學生觀看。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動手能力得不到訓練。另一方面,目前的施工技術在不斷的革新,實訓場所內的設施及實訓技藝往往滯后與實際的施工現場技藝。對學生后期的就業及企業新員工的培訓埋下了隱患。
基于校企合作平臺,采用現場教學法的精髓就是“現場教學”。把企業的預制構件生產現場作為課程的教學場所,學生能夠在眼觀、手做的情況下進行實踐能力訓練。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現場教學場地需滿足如下幾個方面的要求:1)具備良好的教學空間,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實踐操作中來。對于特殊的操作環節可分場地、分時間開展。2)能夠為學生提供實操實練的機會,現場教學應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通過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企業老師找出問題進行總結和輔導。3)滿足安全要求,學生在企業教學過程中,應時刻注意安全問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開展企業現場教學。
2.3課程教學實施方案設計
1)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是要規劃好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PC構件生產實務課程教學內容可分為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對于理論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對各類預制構件的認識,掌握預制構件的構造要求及相關的實操注意事項。本部分內容可由在校教師擔任教學,采用小班化教學的方式開展。實踐教學內容主要集中于了解和掌握在預制構件生產過程中操作注意事項及解決的方法。本環節的教學由企業師傅在現場進行教學,融入到預制構件生產步驟中去。
2)教學實施設計
本部分設計主要是解決課程的教學內容怎么組織和實施。大致分為理論教學和實操教學。理論教學內容由在校教師負責,可在學生去預制構件廠之前完成該部分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做到以理論指導實踐。采用小班化教學、項目化教學,引入信息化教學手段等組織開展。實操教學主要包括PC構件生產操作、工藝設計、質量檢查等。在教學實施環節,采用分組教學模式。學生5-6人為一組,根據企業安排進入構件生產工位,在企業師傅的帶領下進行構件生產學習。小組之間實行互換制度,使得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構件的生產操作。現場教學師傅由企業方安排,學院安排教師現場隨班指導。
3現場教學法的實施
3.1安全教育
在組織開展現場教學法之前,對學生進行統一的安全知識教育。學校要始終把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加強與企業的聯系,確保學生的安全。在安全教育環節,強調每一位學生要服從學院和企業的安排,相關規定必須要執行到位。在教學開展期間,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企業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時要把握機會,努力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
3.2現場實踐教學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行業對《PC構件生產實務》課程有需求的工作崗位包括工藝工程師、品質工程師、模具工程師等。現場教學的重點應放在針對不同的崗位需求,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為了使得每一位學生均能參與到不同工作崗位的訓練,在實踐教學環節對學生采用輪崗制度。不同的構件,不同的崗位人員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實踐。在企業現場教學,首先是師傅進行基本實操知識的講解,對于突出的重點內容,現場師傅可進行演示示范,學生進行提問并做筆記。通過師傅的邊講解與操作,學生亦進行實操實練。在學生獨立進行實操訓練的環節中,企業師傅進行臨場觀摩指導。對于普遍的問題統一進行講解并示范正確的做法,對于個別同學出現的問題可進行單獨輔導。依次循環進行,提升學生的實操動手能力。同時,前期教授的理論知識,也可融入到實踐操作中,強化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在實踐作業中,學生不但能夠看到實體模型更能直觀的看到模型成品的外觀質量,進而可評測自身實操能力的好壞。這樣不僅使理論知識得以鞏固,而且對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為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4考評制度
本門課程考核方法采用理論考核和實踐能力考核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統一的方式。具體分值占比情況為:理論考核占30%,技能考核占50%,過程考核占20%。理論考核以試卷形式開展,主要以基本的理論知識為重點,題目中要體現對技能素養的要求。技能考核包括四部分:1) 考核預制構件模具圖紙的識讀及構件的組模安裝;2)考核預制構件鋼筋及預埋件工位操作工序,完成相關構件鋼筋的綁扎及預埋件的預埋;3)完成預制構件混凝土的澆筑;4)完成構件的質量評價,并總結梳理出個工序的操作要點及質量控制措施。過程考核主要包括學生的出勤、工作態度等方面,以企業師傅的評價為準。
5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5.1學生方面
部分學生對于本次現場教學思想上不夠重視,沒有充分參與到實踐操作中去。在實踐操作環節部分學生眼高手低,在企業師傅講解的過程中沒有注意聽講,實踐環節低級錯誤出現較多。對于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在學校內只能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教育。同時在校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現場管理。
5.2企業師傅方面
主要問題就是企業師傅日常工作比較繁重,對于現場教學環節的實施有時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期開展現場教學時,應盡量安排的靈活,錯峰開展,盡量照顧到企業師傅個人工作。同時加強學院與合作企業的交流,對于一些制度、配合度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商討,尋求一種雙方滿意的方式。
結語
通過依托校企合作背景,在《PC構件生產實務》課程中采用了現場教學法。通過本次教學過程的實施,可以得出:1)發揮了企業師傅與在校老師的雙方優勢,彌補雙方劣勢,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依托校企合作,采用現場教學法,學生充分參與到實踐操作中去,實現了“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模式。3)通過現場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現場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快速成長為理論知識扎實和實踐能力過硬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何啟賢.現場教學法在冶金技術專業課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高教研究,2009,(4).
[2]王秀蘭,楊慶豐.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方式方法的研究[J].職業技術,2007,(4).
[3]梁德光.現場教學法在建筑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改革,2011,(8).
基金項目: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本科)2018年度校級課堂教學改革項目,項目名稱:校企協同機制下現場教學法在PC構件生產實務課程中的應用(項目編號:18KG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