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開云 鄒曉川 惠俊敏 羅靜 任彥榮


[摘要]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GSP)是一門新興的藥學交叉學科和專業核心課程。在GSP教學實踐中,主要針對教學方式單一、雙師型教師短缺、學生實踐技能差和考核方式簡單等問題,牢固樹立“藥品質量源于養護”全新理念,以生為本,因材施教,采用情境模擬、校企合作和工學交替模式,綜合運用循序漸近法、模塊教學法、項目驅動法和小班教學法,對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評價方法進行系統改革與探索實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增強學生GSP管理能力、藥品營銷技能和綜合業務素質,為學生就業、擇業和創業奠定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關鍵詞]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教學改革;探索實踐;質量源于養護
[中圖分類號] G642.0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4(a)-0058-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good supply practice curriculum reform
SHI Kaiyun ? ZOU Xiaochuan ? HUI Junming ? LUO Jing ? REN Yanrong
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 400067, China
[Abstract] Good supply practice (GSP) is an emerging pharmacy interdisciplinary and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GSP, it mainly aims at the problems of single teaching method, shortage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poor practical skills of students and simple assessment method and so on, and firmly establishes the new concept of “drug quality by caring”. Based on students, students are taugh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ituational simula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learning alternate modes are adopted, and the sequential progressive approach,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project-based learning and small-class teaching method are comprehensively applied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t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students′ GSP management ability, drug marketing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business quality, and lay a goo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employment, career choice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 Good supply practic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Drug quality by caring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GSP)是一門新興的綜合運用化學、藥學、藥事管理學和制藥工程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方法,對藥品采購、驗收、儲存、養護、銷售和運輸過程進行科學研究和全面質量管理的交叉性藥學學科和綜合實踐課程[1-2],是培養學生從事藥品經營管理和綜合素質的專業核心課程。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以下簡稱“我?!保┰贕SP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主要針對教學手段落后、雙師型教師短缺、理論脫離實踐、考核方式簡單固化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欠佳和職業技能偏低等突出問題,結合學科專業特點,采取有效措施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評價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和探索實踐,科學引導學生參與課程建設,完善教學設施,提高學生從事GSP管理的理論水平、實踐技能和就業競爭力,以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更好地適應國家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滿足社會對應用型高素質藥品經營管理人才的精準需求。
1 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根據教情和學情調查,發現在GSP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雙師型教師短缺、忽視實踐技能訓練和考核方式不合理等主要問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1.1 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欠佳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手段落后,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知識的單向傳授而忽略知識建構者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難以適應當下學生“思想活躍、思維發散、追求多元和探究本源”的特點,使部分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原動力。同時,部分教師仍未完全擺脫應試教育模式束縛,教學內容陳舊,造成學生思維定勢,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影響教學效果。
1.2 重理論輕實踐,忽視實踐技能的培養
GSP內容豐富,實踐性較強,但實際僅34學時,造成課程教學大多以理論講授為主,學生缺乏GSP實訓和實踐鍛煉,不熟悉GSP工作流程,難以實現課程理論知識與GSP管理的高效對接,直接影響學生的實踐技能和任職能力。
1.3 雙師型教師短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
雙師型教師短缺,對搞好實踐教學帶來一定影響[3]。一方面,大多數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擅長理論課教學,但普遍缺乏醫藥行業背景和GSP實踐技能,難以開展課程實訓和指導學生課外實踐;另一方面,GSP管理專家,實踐經驗豐富,但缺乏必要的教育學理論支撐,很難勝任課堂教學任務。同時,由于理論課和實訓實踐教學側重點不同,造成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學生難以完成系統的GSP知識建構。因此,選拔和培養雙師型教師是搞好課程建設、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保障。
1.4 考核方式簡單固化,難以準確反映學生真實成績
傳統的課程考核主要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且卷面成績所占比重較大,導致部分學生“重課堂理論、輕實踐實訓和平時學習”的問題比較突出,甚至出現曠課、逃課或“臨時抱佛腳”現象,只在臨考前靠死記硬背,以期蒙混過關,嚴重影響教師授課積極性、課堂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難以為用人單位所接受[4-5]??梢?,全面改革課程考核方式,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當前亟待解決的焦點問題。
2 課程設計
如何改變傳統的以學科知識體系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主動適應新時代課程教學改革,實現專業教學向能力本位轉變的迫切需要,是搞好GSP課程設計面臨的首要問題。
2.1 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對已掌握知識結構的“同化”或“順應”,從而完成新知識的整合與建構[6-7]。其中,“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四大關鍵要素。因此,創設真實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充分利用積累的認知經驗去“同化”、索引當前學到的新知識,或對已有認知結構進行合理改造與重組以“順應”新知識要求,最終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為采用循序漸近法和模塊教學法提供新的教學設計理念。
智力多元論認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組合,開發學生智能時必須特別注意每個學生發展的不平衡性[8]。同時,實用主義教育論認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持續不斷的改造或重組”,強調立足現實生活,“從做中學”“從學中做”到“邊學邊做”,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9]。這為開展小班教學、項目驅動教學和角色扮演、情境模擬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理論支撐。
2.2 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
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已有知識結構,借鑒建構主義、智力多元論和實用主義的教學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8-13],改變傳統的“以課堂、教材、教師為中心”為“以經驗、學生、活動為中心”,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尊崇學生主體地位,對課程進行改革探索實踐,以期培養和提高學生GSP管理能力。
教學目標:通過課程改革,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愛崗敬業精神、誠實守信品格和社會責任感,熟練掌握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審核、藥品采購、驗收入庫、儲存養護、銷售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和GSP認證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流程,成為具有扎實的GSP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應用型高素質藥品經營管理人才。
教學思路: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寬基礎、活模塊”的基本要求,堅持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導向,牢固樹立“藥品質量源于養護”全新理念,優化重組課程教學內容,強化第一課堂理論教學、第二課堂藥品經營實訓和第三課堂醫藥營銷實踐的有效銜接,建立產教融合、校企結合和工學交替一體化、開放式新型GSP課程教學體系;以學生為中心,從反映當下藥品經營管理的重大社會關切點出發,改進課堂教學,突出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自主學習;以實踐能力為本,加大實訓實踐教學力度,通過開展“模擬藥品經營實訓”和GSP藥房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經營實踐創新能力[14-15]。
教學內容:根據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將藥品經營購銷存運主軸線細分為總論、全面質量管理、采購管理、儲存養護、銷售管理和GSP認證模塊,每一模塊自成體系,前后銜接,互為補充,構建完整的GSP知識體系。見圖1。
3 教學改革與探索實踐
根據課程教學目標,探索如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熟練掌握全面質量管理基本原理和藥品采購、驗收、養護、銷售、GSP認證知識,是課程教學實踐的重難點。
3.1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只有綜合運用循序漸進法、模塊教學法、項目驅動法和小班教學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才能輕松愉快地學習,積極主動地完成知識建構。
3.1.1 循序漸進法 ?采用循序漸進法進行理論課教學,有利于學生完成新知識的建構[10]。首先,復習管理學基礎知識,明確管理具有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五大職能,核心是創新;其次,通過典型案例,引入質量、藥品質量和質量管理概念,著重講授質量管理基本原理、影響藥品質量的主要因素以及藥品潛在風險與儲存養護之間的內在關系;最后,按照GSP工作流程,從藥品采購、養護、銷售和GSP認證等環節,依次講解整個藥品經營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質量風險評價和質量保證措施等。實踐表明,采取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循序漸進教學法,可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啟發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GSP基礎理論知識。
3.1.2 模塊教學法 ?堅持學生就業導向,以GSP工作流程為核心紐帶,重構模塊化課程體系[16-18]。根據任職崗位目標任務,從學生認知規律和能力本位出發,精選教學內容,精心準備課件和教案,注重授課技能技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系統學習全面質量管理基本原理和GSP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影響藥品質量的主要因素、潛在風險和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嚴把藥品進貨、驗收、養護、銷售、放行和運輸質量關,以保證藥品質量。結合GSP藥房實訓,真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踏實肯干、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引導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3.1.3 項目驅動法 ?采用項目驅動法,教師需特別重視在項目選擇、過程實施、成果展示和評價總結等方面的積極引導[9,11]。在“模擬藥品經營實訓”教學中,教師講授完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后,即引導學生結合我國公司法、藥品管理法和GSP要求,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架構,科學規范地編制公司章程和GSP主文件,通過實地觀摩藥企經營,以情境劇再現藥品經營全過程,包括模擬公司籌建、機構設置、法人推選、經營許可以及文件編碼、起草/修定、審核、批準、變更、廢止和銷毀等,以此鍛煉學生編寫GSP文件的語言功底和實踐技能,以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3.1.4 小班教學法 ?這是實施因材施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塑造優秀專業化精準人才的重要舉措[8]。針對課程教學中重難點和社會熱點問題,如藥品冷鏈運輸、電子監管與追溯系統和質量風險管理等專題,采用小班教學法,讓學生在自學基礎上進行自主討論、協同學習,或讓學生當教師講解對某個問題的看法或觀點,實現對學生的精細化、個性化輔導,促進學生多元智力發展,滿足醫藥界對高素質營銷人才的特殊需求。
3.2 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取講授討論、情景模擬、實訓實踐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增強對新知識的接納能力。
3.2.1 采取情景模擬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效能 ?教師將GSP知識和真實的藥品營銷過程融入到所創設的特定情景中,學生利用所學的GSP知識自由發揮其專業特長,扮演所擔負的職業角色,以此營造學生親臨現場的氛圍,在做中學、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從而彌補課堂教學概念抽象、理論枯燥和形式單調的缺陷,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高效學習,提高教學效果[14-15]。
3.2.2 采用校企合作法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辦學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藥品經營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新型教學模式。通過發揮高校智力、信息和人才密集優勢與企業緊密聯系市場特點,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整合企業設施設備作為學生實踐基地,采用“3+1”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學生在校學習3年理論知識和1年頂崗實習,打造全新的理論、實訓與實踐無縫銜接的學習氛圍,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19]。
3.3 加強“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全面提高學生藥品營銷技能
堅持“請進來”“走出去”雙輪驅動和“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培訓”雙向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推行課程負責人制,加大“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力度,通過學歷提升、專題培訓、訪學交流或到藥企掛職鍛煉,全面提高專兼職教師的整體水平和教學實踐技能,真正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優良、業務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堅實的智力保障[20]。
3.4 全面改革課程考核評價制度,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嚴格課程考核、科學評價學生成績是加強課堂教學監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保證。通過反復探索實踐,新建立的考核評價辦法是:課程總評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期中測試成績、實訓實踐成績和平時成績組成。其中,期末考試占40%~50%,包括基礎題、提高題、綜合題和適當的開放性非標拓展題,以全面考查學生對GSP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期中測試占10%;實訓實踐占20%~30%;平時占20%,包括課堂考勤、表現、筆記和課后作業或小論文等。結果表明,適當提高平時和實訓實踐成績比例,可以更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成績,引導學生建立開放型學習模式。
4 實踐成效
我校經過不斷的改革探索與創新實踐,全面融合循序漸進法、模塊教學法、小班教學法、情景模擬、校企合作和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創設真實的模擬藥品經營活動的“情境”,通過親驗性的“角色扮演”,積極主動地完成GSP知識的內化與建構,顯著增強學生的GSP管理能力、藥品營銷技能和綜合素質,能對GSP管理中可能出現的異常、偏差或潛在的質量風險進行獨立思考與及時處理,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據初步統計,我校已連續5年實現畢業生首次就業率為100%,且平均專業對口率在83%以上,學生在崗穩固率達到67%以上,比改革前提高20%。見表1。
表1 ? 我校藥品經營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統計表
同時,我校將繼續加大課程建設力度,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積極引入MOOC授課、課堂翻轉等新型教學模式,在搞好課堂教學、課程考核、全程評價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做到教考評徹底分離,真正建立客觀公正、高效透明的課程教學監督管理體系,為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堅實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梁毅,陳玉文.藥品經營質量管理-GSP實務[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2]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總局令第28號)[S/OL].[2016-07-20]/[2019-10-10].http://www.nmpa.gov.cn/WS04/CL2077/300691.html.
[3] ?于巧娥,王林毅.雙師型教師評價方案的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2):64-65.
[4] ?王菊鵝,張超.課程考試改革引領教學模式轉變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12-13.
[5] ?蘇湲淇,龔萍,付曉娟,等.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藥房,2014,25(40):3831-3833.
[6] ?王輝.借鑒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促進教學改革的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8):91-92.
[7] ?沙莉.在情境中的學習-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設計思想[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14-15.
[8] ?趙菊珊,廖旭梅.卓越小班化教學的典型特征與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9(3):13-18.
[9] ?卓敏,朱琴.項目教學法在本科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5,17(1):90-94.
[10] ?王慶高,鐘建,朱智德,等.“循序漸進”案例教學法在中醫內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研究[J].2015,18(1):133-135.
[11] ?郭建.模塊化項目教學法之實踐與探索[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12] ?朱宗乾,劉慶,胡海青.情景模擬經管類專業實訓教學體系創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5):199-202, 223.
[13] ?陳飛.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調整與改革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14] ?石開云,鄒曉川,李俊,等.藥品經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藥房,2017,28(18):2581-2584.
[15] ?吳佳新.GSP模擬藥房的建設與利用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12):3037-3038.
[16] ?錢詩.模塊化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案例分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17] ?薛偉明.高職院校專業實踐課程群教學模式探索[J].江蘇高教,2016(1):142-144.
[18] ?劉永麗,石雷,徐俊.高職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32):168-171,180.
[19] ?張華,汲霞,張平平.藥學專業校企合作、產學研用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醫學教育管理,2019,5(2):109-114.
[20] ?馮旭芳,張桂春.“轉型”試點高?!半p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40-144.
(收稿日期:2019-10-10 ?本文編輯:顧家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