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琨
摘要:美國波士頓音樂學院(Boston Conservatory at Berklee)是美國成立最早的私立音樂學院之一,在新英格蘭地區頗具影響力。學院綜合了音樂表演、歌劇表演和舞蹈表演等藝術表演學科,辦學頗具特色。在這樣的辦學環境和教學背景下,其室內樂課程設置有值得研究和借鑒的地方。
關鍵詞:美國波士頓音樂學院 ? 室內樂訓練 ?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J60-0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7-0114-02
有針對性的室內樂訓練是西方古典音樂學習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位專業學習西方古典音樂的學生每周都應有1~2小時的獨立練習和2~4小時合奏排練經典室內樂曲目的時間。筆者將依托多年美國留學經驗,結合教學經驗,以伯克利波士頓音樂學院室內樂課程設置為范例,分析總結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一、伯克利波士頓音樂學院背景介紹及在美國古典音樂學院中的影響力
伯克利波士頓音樂學院(原名波士頓音樂學院)建校于1867年,是全美最早成立的表演藝術學院,其前身是由歐洲小提琴家、作曲家Julius Eichberg創辦的社區音樂學校。作為一個獨立的私人音樂學院,波士頓音樂學院在新英蘭地區頗負盛名。學校學生人數一般不超過500人,國際學生數量約占學生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學校下屬三個分院,分別為音樂表演院、戲劇表演院和舞蹈表演院,各自由分管院長管理,可授予Bachelor、Master和Certificate 三種類型的學位。這一點與“音樂哈佛”——朱莉亞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 )相同。學校校友大多活躍于世界一流職業樂團,如波士頓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等。2016年1月,學校董事會又與美國流行音樂明星的搖籃——伯克利音樂學院簽訂合并合同,地理位置毗鄰的兩校正式合并。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建校于1945年,是世界上聞名遐邇的現代音樂學院,培養了大批百老匯明星和格萊美獎獲得者。兩校的優勢互補,教育資源共享使在校學生受益匪淺。
二、其室內樂課程設置的創新性
波士頓所在的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教育環境最好地區。伯克利波士頓音樂學院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環境,師資隊伍強大。波士頓音樂學院的辦學宗旨在與在于培養多元化和多維度的未來藝術家。
(一)豐富的圖書影像資料,提供學習研究的優渥土壤
樂譜,是作曲家為演奏者繪制的地圖。正確理解樂譜上的信息是學習音樂的必要條件。在演奏工作準備過程中,一份樂譜版本的優劣,往往影響到演奏者對于樂曲詮釋的準確性和感染力。伯克利波士頓音樂學院擁有兩間圖書館(Albert Alphin Library&Stan Getz Library at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資料權威,內容豐富海量。強大的圖書館索引工具使得學生有條件調用全美公共圖書館的影像、刊載資源。由于學校優越的地理位置,學生可以步行到達古老的波士頓公共圖書館(Boston Public Library)。作為美國最大的公共城市圖書館,這里的藏書超過1500萬冊。例如,斯特拉文斯基在波士頓首演他的代表作《春之祭》的樂評,著名鋼琴家霍洛維茨與他的經紀人討論美國巡演的細節等等第一手資料,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哈佛大學圖書館和麻省理工圖書館也在可借閱范疇之內,學生可以自行前往或跟圖書管理員聯系借閱。由此可見,波士頓音樂學院的學生在課前的準備學習中,可以更便捷地接觸到原始的優質資料信息,研究權威版本樂譜和聆聽珍貴錄音,會使學習研究過程更加準確高效。
(二)課程設置細節
特有的室內樂課程設置提供給學生在不同曲目風格和藝術形式中訓練的機會,增加其技巧和經驗,以應對未來豐富多變的藝術世界。它的創新性具體表現在室內樂曲目的選擇、室內樂組合的形式和舞臺表演經驗上。曲目不僅僅包括傳統的古典作品,還要求學生涉獵20世紀及21世紀的新作品。教授們會在每學期的開始選定重奏組人員并布置曲目。一般一個小提琴專業的學生會被安排一組,由一名教授負責的重奏,每周上課一小時五十分鐘。這樣的重奏組通常會學習一整部的古典或浪漫時期的室內樂作品。另外,每位管弦和打擊樂專業學生每學期會有兩組風格差異較大的合奏組課程。學校會在每學期的第一周舉辦考試,由教授們根據考試情況分析甄別后分配出不同的合奏組合和樂隊座次。合奏組類別如下:一是Sinfonietta,小型室內樂樂隊,由管弦樂專業學生組成,曲目范疇為20世紀或當代新作品,一年舉辦一場音樂會;二是弦樂專業合奏樂隊,由弦樂學生組成,主要演奏傳統曲目,一年舉辦兩場音樂會,由弦樂系主任、大提琴家Andrew Mark 負責;三是Hemenway Strings,由榮譽學生組成的無指揮樂隊,曲目難度較大,富有挑戰性,一年舉辦一場音樂會(世界現象級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多次受邀擔任演奏嘉賓),由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賽銀獎獲得者(金獎空缺)Lynn Chang負責;四是 Composer′s Orchestra,演奏學校作曲專業學生的作品,一年舉辦兩次音樂會;五是木管合奏組,曲目類型涵蓋木管室內樂、協奏曲、改編曲或新作品,一年舉辦四場音樂會;六是銅管合奏組, 由學校銅管和打擊樂專業學生組成,演奏不同風格的銅管合奏曲目或改編版本,一年舉辦兩場音樂會;七是打擊樂合奏組,由學校打擊樂全體學生組成,主要演奏20、21世紀或當代曲目,一年舉辦兩到三場音樂會;八是薩克斯風合奏曲,有全體薩克斯風學生組成,主要演奏美國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如Charles Wuorinen、Henry Brant、Robert Morris,一年舉辦兩場音樂會。綜上所述,這種多種類、多層次、全方位的室內樂訓練課程設置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它既保證了傳統曲目演奏技法的傳承,又加入了豐富的、多時期的音樂養分,對培養學生對不同風格的駕馭和舞臺演奏的掌控力意義非凡。
(三)多元化的藝術形式培養學生多維性
在美國,古典音樂會觀眾群體正在縮小。觀眾群體普遍老齡化、音樂會票價日趨低價都是美國古典音樂界面臨的棘手問題。為了應對現實問題,迫使各大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們推陳出新,打破常規來吸引觀眾。波士頓交響樂團作為歷史悠久的世界級著名交響樂團,在傳統交響樂團的基礎上,增加了波士頓流行樂團(圣誕節等重大節日時舉辦的慶典性質的音樂會,曲目風格多樣,包括流行、爵士、搖滾、電影音樂、百老匯音樂劇選段等)和Tanglewood音樂節(每年夏季在波士頓郊區舉辦的音樂節,由波士頓交響樂團樂手與優秀的音樂學院在讀學生組成,邀請如王羽佳、馬友友、郎朗等世界級演奏家每周舉辦室外露天音樂會,曲目范疇涵蓋古典及流行,是波士頓夏季的城市亮點),突破傳統音樂會拘束刻板的框架,以達到吸引年輕觀眾的目的。由此可見,未來的世界音樂舞臺是充滿變化的,“多維性”將會是年輕音樂家的競爭力之一。波士頓音樂學院的辦學理念是培養多維度、多元化的藝術家,這一先進精神也體現在了音樂學院室內樂課程設置的邏輯上。結合伯克利音樂學院和波士頓音樂學院的優勢資源,音樂學院表演院的學生們有機會與舞蹈表演院以及戲劇表演院的演員同臺合作。在學習經典古典音樂曲目的同時,可以接觸到例如古典歌劇、芭蕾舞劇、現代舞劇、 20世紀音樂劇和百老匯音樂劇等形式多樣的舞臺藝術形式。在學習排練的過程中,豐富自己對不同音樂風格的理解掌握、多樣藝術形式針對性的排練技巧和結識不同領域的專業音樂人才,對學生未來發展道路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三、關于可借鑒性的思考
目前國內音樂院校的小提琴教育,在培養“獨奏式的尖端人才”的基礎上,也越來越重視對室內樂和交響樂的教學投入。在發展學生個人技術能力的同時開展室內樂和交響樂課程的訓練,來達到符合專業舞臺和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傳統弦樂四重奏作品如W.A.莫扎特、約瑟夫·海頓、弗朗茨·舒伯特使用較多,而梅西安、肖斯塔科維奇、勛伯格等人的作品甚少涉獵。目前大部分學生在進入音樂學院前對于室內樂演奏幾乎是零經驗的,而傳統的德奧派曲目對于入門級的室內樂學習頗有益處。建議可以在大學部的重奏課程中主要學習傳統曲目,增加室內樂合作經驗,掌握好基本的演奏排練技巧;在研究生階段開設室內樂選修課,強調20世紀和近現代不同流派的室內樂曲目的學習。每學期在分組之前對選修重奏的學生進行考試,根據他們的演奏水平、音樂素養和自主偏好來進行分組。
武漢音樂學院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各院系業務能力過硬,教學科研成果成績斐然。通過研究波士頓音樂學院的課程設置,筆者建議各院系應加強在科研教研項目中的交流合作,打造形式多樣的跨界新作品,以提供給學生和教師更寬廣的平臺和機遇,提高個體和學院舞臺作品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