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跨境電商這一新的國際貿易方式在最近幾年獲得較大發展,目前我國在此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極度匱乏。論文就基于校企合作培育跨境電商人才專業綜合改革的思路及措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校企合作 ?跨境電商人才 ?專業綜合改革
一、跨境電商行業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針對這一貿易方式,國家密集出臺政策加以支持,《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3]89號)2013年首先先在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5個城市試行上述政策。目前全國共批準設立15個保稅區。目前跨境電商,尤其是跨境B2C方面的人才較為匱乏,目前專門此類專業人才培訓計劃的高校較少。高校應該以跨境電子商務這一新服務產業及新業態為依托,全面推進“教產合作與校企一體”模式的跨境電商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樹立“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構建具有產學一體化特色的教學運行機制,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
二、校企合作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改革思路
(1)修訂人才培養目標,加強與企業溝通。加強校企合作,全面構建“校企對接、能力本位”校企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體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務驅動法”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主要完成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完善。同時圍繞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為中心,構建雙線齊進的教學模式,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實施“訂單式”培養,突出實踐應用特色,促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及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結合行業資格準入政策,實施畢業生的“一書多證”制度。
(2)建立和完善“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培養和評聘制度。促進專業骨干教師積累企業工作經歷和樹立行業影響力,促進來自生產一線的兼職教師承擔相應比例的教學任務。通過校企合作,建設專兼結合專業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教學機制,推進校企之間技術研討和經驗交流的制度化建設,提高技術服務能力;突出教學團隊的梯隊建設,發揚傳、幫、帶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形成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學團隊。
(3)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專業綜合改革不能僅局限于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的簡單調整,要在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結構、合作辦學途徑、教育質量評價、教學條件保障等方面進行綜合化的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校企聯合育人的可行、有效模式,校企聯合培育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可以利用學校、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教育資源,注重課堂理論學習和學生實踐工作技能鍛煉相結合,培養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生產實踐要求的綜合素質,以滿足市場對人才能力結構的要求。
三、校企合作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改革措施
(1)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組建專業指導委員會,按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崗位群的需要,確定從事行業應具備的能力,明確培養目標。再由學校組織教學人員,以這些能力為目標,設置課程、組織教學內容,最后考核是否達到這些能力要求。 以企業用人需求及崗位設置為依據,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進行人才培養模式課題研究。將企業對員工的前期培養內容引入課堂,形成教學課堂與企業崗前培訓的融合。讓學生真正能夠實現“進校有門、畢業有崗”,最終形成“校企對接、能力本位”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基于學生中心改革課程教學方法。重視教學內容的更新,正確處理好傳統內容與現代內容的關系,特別要改變課程內容陳舊、分割過細或隨意簡單拼湊的狀況,避免脫節和不必要的重復。一方面,用現代觀念審視、選擇和組織好傳統的教學內容,真正保留傳統內容的精髓所在,并不斷對傳統內容進行推陳出新、補充完善;另一方面,要時刻把握學科發展方向,把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前沿性的現代內容引入到教學中,如用現代主流經濟學的范疇、邏輯和模型來研究貿易問題,把新理論、新方法、新的商業模式引進課堂。
(3)推行“教產合作與校企一體”創新協同育人機制。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密切聯系經濟實踐的一門學科,企業的參與使課堂教育能夠隨時反饋職業技術、技能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注重課程建設的實用性和前瞻性。與企業合作辦學,能夠切近地感受社會對人才的知識、素質、技術、能力的需求,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配套設置和課程、教材調整,建立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從而確立人才質量定位,增強人才培養的適用性。
(4)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學院與電商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探索訂單合作、資金合作、教學合作、研發合作及產業合作等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合作內容要具有確定性,人才培養方式、合作形式等方面有明確的方向;合作權益要具有保障性,雙方均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信守做出的承諾。通過合作協議,規范雙方合作行為,保障校企合作的穩定開展,防止短期行為和流于形式。學院積極與相關企業推行“訂單培養”教育與培訓的新模式、校企聯辦“雙元制”等模式。
參考文獻:
[1]陳長英.浙江省跨境電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養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15(2):184-187.
[2]張黎明,胡娟.基于職業能力構成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 河北職業教育,2016(6): 68-71.
[3]袁麗娜,高文海.以能力為導向的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108-112.
基金項目:項目資助: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XJK015BGD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