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儀 溫秀芳
摘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現在,幼兒園課程需要不斷進行改革,那么學前教育的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也需要不斷加強,對于舞蹈教學的能力培養,很多高校針對當今現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前教育課程中,其舞蹈教學已經成為了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在高校掌握舞蹈技能是當今必須的條件,因此本文探討了當今學前教育中舞蹈教育的現狀,以及研究了如何改革發展舞蹈教學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高校 ? 學前教育 ? 舞蹈教學 ?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7-0145-02
在高等教育學中,學前教育已經有了悠久的發展歷程,教學規模逐漸增大。近年來,社會對于幼兒的教學要求不斷提高,因此需要不斷增強幼兒的教育工作、幼兒教師的教學技能等。國家人才的培養與學前教學專業息息相關,其中幼兒教學中的一個獨立項目是舞蹈教學,因此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相關的師生,能夠探索出舞蹈教學的思路,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發揮舞蹈教學的特殊作用,完善加強相關的舞蹈課程,培養出新一代的幼兒教師,因此本文針對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現狀及如何改革創新培養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能力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我國高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現狀
(一)舞蹈教學要求達不到現代教學要求
長期以來,高校學前教育的重點內容是舞蹈課程教學。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是培養專業型的學前教育技能人才。因此在大部分高校中學前教育專業都增設了藝術類課程,其中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但是當前的舞蹈教學落后與現代化幼兒發展的教育水平并不適應。因為在新時代,幼兒的教育行業的發展速度極快,教授對象是幼兒,其舞蹈類型也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變化,傳統的古老舞蹈已經跟不上現代幼兒教育行業的飛速發展[1]。
(二)學前教育的舞蹈教育大綱沒有教學實踐環節
各大高校都開始重視舞蹈教學在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舞蹈教學的教學大綱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缺少實踐環節,減弱了教學大綱的引導作用。高校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單純注重學前教育學生的舞蹈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教授舞蹈能力的培養,學生掌握高超的舞蹈技能也只能說明單個學生的舞蹈修養和技能水平較高,但是怎么針對幼兒進行舞蹈教學,怎樣創編自身的舞蹈讓幼兒舞蹈興趣提升,這才是一個突出的大問題,這就顯得學前教育學生的實踐能力不過,還很難將自身的舞蹈技能帶入到實際教學中[2]。
(三)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模式單一
評價一門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依據是課程是否能夠吸引學生興趣,但是在當前的高校中的舞蹈教學課堂中,很多老師都是專業院校畢業,仍采用傳統的舞蹈教學方式,沒有改革自身的舞蹈教學模式,純理論研究,單純教授高難度舞蹈動作,照搬照做專業院校的舞蹈教學內容,完全沒有舞蹈創新能力,使得大多數學生的興趣降低,使得學生的舞蹈激情下降,導致舞蹈教學課程質量下降。此外大多數高校還是采用固有的教學模式,單調無味,缺乏創新性,學前教育的學生是為了幼兒服務的,在高校教師大學生現代化舞蹈動作,技能高超,大多數幼兒跟不上舞蹈步伐,缺乏新意的貼近幼兒生活的舞蹈創新。
二、高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學內容,吸引學生興趣
高校學前教育學生需要學習舞蹈的基本訓練、民族舞蹈以及幼兒舞蹈,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一般比較復雜,對于剛接觸舞蹈教學內容來說,舞蹈教學內容完成后比較困難,那么怎樣提高舞蹈教學質量,優化教學內容,吸引學生興趣,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此高校需要改革學前教育中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針對幼兒的培養和教師的舞蹈教學能力進行教材內容的改革。其次是現有的舞蹈教學主要由于內容和教學課程的制約,高校教師往往采取滿堂灌的模式,將舞蹈組合編排好后交給高校學生,過度強調動作的規范性,忽視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需要調整教學內容,預留創作時間,鼓勵學生進行舞蹈創新,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和創新能力,教師可以只講授單一的動作元素,讓學生進行多元素舞蹈動作的編排。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加以引導,學生創新的積極性提高了,其舞蹈的綜合素質和應用創新能力也隨之提高[3]。
(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效果
為了完成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任務,需要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教學工作方式以及高校學生學習方式,在現有的教學方法中,往往采用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方法,也就是教師通過講授和示范演練相結合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在舞蹈教學中采用言語講授以及動作理論相結合的模式,進行舞蹈動作的示范,讓學生進行模擬訓練。這是舞蹈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教學方式。其次高校教師還可以采用對照實驗法進行講解,例如將廣大學生存在的基本舞蹈動作問題與老師的規范動作進行對比觀察,讓學生進行對照,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清晰生動地鏈接自身動作的優劣以及動作錯誤的根本所在之處,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其三是在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還可以采用游戲法的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鞏固已經學過的基礎知識,通過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新動作的方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不斷地練習訓練,形成肢體記憶,使得學生能夠達到從模仿到創作的轉變。對于學生和教師而言,還可以采用賞析法進行教學,主要觀察優秀名家的舞蹈作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名家的舞蹈情感。最后還可以采取實踐法進行教學,當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后,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展現出來,在實踐中檢驗學習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學以致用,在實踐中不斷消化反思[4]。
(三)增加學前教育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學生舞蹈傳授能力
舞蹈教學在學前教育中處于一個很重要的地位,能夠推動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在進行舞蹈教學時還需要與幼兒教育機構接軌,實現體驗式舞蹈教學。在教學的實際開展時,增設民族舞和兒童舞,這些舞蹈都十分切合幼兒的發展特點,能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高校進行學前教育需要不斷增加幼兒感興趣的舞蹈類型,使得未來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5]。
培養學生的舞蹈教學示范的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在高校學前教育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讓幼兒感受到教師說話的親和力,讓學生們更加喜歡和老師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其次培養學前教育學生的動作示范能力,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舞蹈功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通過展示簡單易懂優美的舞蹈,吸引學生興趣,在實踐中糾正學生的學習動作,在幼兒心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6]。
(四)在舞蹈教學中創設生活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舞蹈教學的實踐活動中,不僅要注重“意”的特點,還需要結合“情”和“理”,實現意境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高校教師需要注重情景交融,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展示不同的藝術情境。舞蹈教學本身就具有很強大的藝術性,在舞蹈動作展現過程中能夠流露出個人的真實內心情感,創設意境能夠使得觀眾感受到由外到內的真實情感。同時在意境創設時,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找到符合意境最真實的音樂旋律,讓學生身臨其境,隨著音樂擺動身體,不由自主地展現音樂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舞蹈的美好,凸顯舞蹈教學的重要性[7]。
四、結語
現如今,學前教育在社會上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對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占據重要地位,對于學前教育學生,掌握舞蹈技能能夠很快在崗位中立足,能夠推動學生未來的專業發展。高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優化當前的學前教育舞蹈教學,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增加教學內容多樣化、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等方法,不斷提高學前教育的學生的專業素質水平,增強舞蹈教學的課程影響力,使得專業學生既能提高自身技能,還能促進幼兒教育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顧慧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基礎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9,(02):120-121.
[2]楊倩.關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藝術科技,2019,(10):232.
[3]黃亞.簡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基礎教學改革[J].黃河之聲,2019,(18):130.
[4]韓陽.淺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大觀,2017,(10):87.
[5]韓莉娟.淺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改革與創新[J].中外交流,2016,(04):239-239.
[6]田偉力.舞蹈教學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性[J].參花,2019,(17):86-87.
[7]白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大觀,2019,(0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