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雯 孔玉生 祖靜琴 李靠隊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創新能力越發重要,創新績效逐漸成為行業的研究熱點。對于企業而言,組織創新氛圍及內部控制都會對創新績效產生影響。已有研究成果證明組織創新氛圍、內部控制兩者對創新績效產生影響,但是目前還沒有研究將三者結合在一起,文章將對文獻進行回顧與述評,以期豐富三者之間關系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組織創新氛圍;內部控制;創新績效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市場環境錯綜復雜,國家越發需要提升創新能力從而增強核心競爭力。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的推動。對于企業而言,創新非常重要,企業往往通過創新績效來衡量創新能力。從長遠看來,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需要從組織內部入手,加強組織創新氛圍從而提升創新能力。組織創新氛圍屬于組織文化,相對于其他的競爭力而言,更具有獨特性,很難被其他企業效仿。因此組織創新氛圍是對創新績效能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除此之外,就制度而言,內部控制也會對創新績效產生明顯的作用。理論界對于兩者之間的影響有一定的研究。然而,迄今為止,尚未有文獻將兩者結合起來研究對創新績效的協同影響。本文將對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進而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二、關于組織創新氛圍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
(一)組織創新氛圍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
國外對于兩者之間的研究開始的比較早,Amabile最先提出組織創新氛圍評估量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后面的研究,但是該階段的研究主要是理論研究,幾乎沒有涉及到實證研究。對于國內而言,組織創新氛圍與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研究開始的較晚。吳慶松、游達明(2011)通過研究湖南省六家機械制造企業的樣本,研究表明組織創新氛圍會影響機械制造企業的技術創新績效。解學梅、陳斐(2016)提出工作特性、組織創新氛圍與內部動機的三項交互效應可以顯著提升員工創造力,研究表明,組織創新氛圍的進一步增強可以使得企業的員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創造活動中。陳建軍(2018)通過搜集宇航企業的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創新氛圍、動態能力分別在組織集權與創新績效,以及組織規范和創新績效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通過上述的文獻綜述可以看出大部分學者認為組織創新氛圍會進一步影響企業創新績效。
(二)度量組織創新氛圍的方法
現有研究大多通過向樣本企業發放調查問卷進行組織創新氛圍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評分。該方式較為主觀,被調查者很容易受到企業一些特征的影響,很難獲得與企業組織創新氛圍實際情況完全相符的結果(王艷,闞鑠,2014)。因此,本文采用王艷等(2014)的做法,通過對企業財務報告以及相關公告等公開披露信息進行分析梳理,具體從3個方面研究企業的組織創新氛圍:即價值導向氛圍、評價激勵氛圍和人際互動氛圍。
第一、價值導向氛圍。理論導向主要體現在企業的愿景中是否提到創新,這一維度主要關注是否具有宣傳性,即企業的愿景能否使得企業員工構建創新的價值觀。在量化時,本文選擇“是否在愿景中提到創新“為觀測指標。此外,市場導向方面主要選擇“是否關注市場需求,以創新御風險”為觀測指標。如果有,為1,否則為0。主要根據企業互聯網主頁相關介紹判斷。
第二、評價激勵氛圍。對于企業而言,應該鼓勵創新。因此可以依據“是否公開創新獎勵機制”這一觀測指標來衡量。組織應該樹立典型模范讓其他人員一起學習先進事跡,因此設定“是否在媒體上宣傳創新榜樣”這一觀測指標。如果有,為1,否則為0。主要根據企業公開披露的信息以及企業主頁相關信息判斷。
第三、人際互動氛圍。企業往往通過培訓來提升員工的學習動力,激發創新能力,因此設定了“是否開展員工創新能力培訓”這一觀測指標。企業內部良好的溝通方式也能夠進一步激勵員工進行頭腦風暴,因此選擇“是否注重員工的溝通合作”為觀測指標。如果有,為1;否則,為0。主要根據企業主頁互聯網主頁相關信息判斷。
具體指標構建參見表1。
三、關于內部控制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
(一)內部控制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
隨著學界對社會責任的關注,內部控制也逐漸成為熱點話題。企業的創新績效會隨著內控有效性的增強而相應提升。委托代理理論指出,因此創新類項目風險較高、投入較大、回收期長、投資回報率具有不確定性,管理層往往不會主動推進企業的創新項目(Shleifer A & Vishny R W, 2005),而通過內部控制則可以激勵企業積極的進行創新。內部控制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從內部降低風險,進一步保證創新項目的正常開展,并通過一定的激勵機制促進高管進行技術創新(Cheng S,2004;Kato T,Long C,2011)。同時,股份制企業中的不同持股比例的股東往往會因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發生決策上的沖突,而內部控制可以通過監督來緩解沖突的發生,避免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就外部而言,內部控制能在某種程度上有效抑制融資約束對創新績效所造成的反作用,并使得市場風險得以控制(張芳華,2016)。林鐘高(2018)提出就董事會行為和創新戰略選擇之間的關系而言,內部控制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二)創新績效的研究綜述
對于企業的創新活動而言,主要通過投入及產出來評價創新活動的成效,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般將投入及產出進行量化,設定相應的指標來進行衡量創新績效,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從定性的角度對創新績效進行評價。與其他績效一樣,創新績效可以有多個測量方法。創新績效可以分為三個維度:創新意愿、創新行為及創新能力。對于無法定量衡量的績效而言,需要通過創新行為以及創新能力等定性的方法來衡量。有學者借助創新行為、創新產品、創新過程、市場和戰略創新這五個維度對創新績效進行測量;Chen(2009)將創新績效劃分為管理和技術兩個維度進行衡量;郭愛芳(2010)提出可以通過新產品開發速度、創新項目成功率、新穎程度等這些指標測量企業的創新績效;除此之外,部分學者通過專利數量增長速度、研發投入、投資回報增長程度等定量指標進行測量。張麗(2018)通過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強度、企業的市場價值等指標來量化創新績效。
四、研究述評與研究展望
已有前人的研究提出并證明了組織創新氛圍對創新績效的作用。然而,關于兩者影響機制的研究還不夠充分。也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內部控制被證明可以使得企業的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企業創新的效率。然而,迄今為止,尚未有文獻將兩者結合起來研究對創新績效的協同影響。基于此,本文將對組織創新氛圍、內部控制與創新績效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行分析,針對組織創新氛圍與創新績效的關系,在其中加入內部控制作為調節變量進行研究,以期為不同組織創新氛圍的企業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提供新的視角和經驗。本文的理論框架圖如下圖1所示。
本文將在回顧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深入探討組織創新氛圍對創新績效的影響、內部控制對創新績效的影響以及內部控制在組織創新氛圍與創新績效之間的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紅,納超洪,雨田木子,韓翔飛.內部控制與研發補貼績效研究[J].管理世界,2018(12).
[2]王震,宋萌,彭堅,張雨奇.服務創新靠“領導”,還是靠“制度”?服務型領導和服務導向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對員工服務創新的影響[J].管理評論,2018(11).
[3]陳建軍,王正沛,李國鑫.中國宇航企業組織結構與創新績效:動態能力和創新氛圍的中介效應[J].中國軟科學,2018(11).
[4]王素蓮,趙弈超.R&D投資、企業家冒險傾向與企業創新績效——基于不同產權性質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2018(06).
[5]李志斌,章鐵生.內部控制、產權性質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7(10).
[6]張娟,黃志忠.內部控制、技術創新和公司業績——基于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經濟管理,2016(09).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