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云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小學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總結天河區漁沙坦小學足球梯隊建設家校結合的經驗措施,為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社會化發展提供方向指引。
【關鍵詞】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策略
2010年4月國家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發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強調學校開展校園足球的重要性。同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長期發展方案》制定完成并發放到學校開展實施,依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會議內容指示,力爭創造各個省市校園足球特色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起動,在中國足球的發展歷程中將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證明國家將校園足球運動作為未來重中之重強力發展。與此同時,教育部也發布了《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將家庭教育納入了“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重要議程,對教育而言,人才的培養較以前更加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協同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是拓展協同教育領域、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的一個重要課題。我校大力開展體育活動,走特色發展之路,把開展校園足球運動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
本文主要針對校園足球中的“家校合作”進行研究分析,首先解析“家校合作”對校園足球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礎上解析怎樣利用“家校合作”來促進校園足球發展。我國在進行教育體制改革中,一直以來注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體育教育是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在進行體育教育過程中,如果充分發揮社會和家庭教育的功能,必將極大提高學校教育的效果。
廣州市天河區漁沙坦小學是校園足球開展較好的學校之一,開展校園足球已近20年,是首批國家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配備足球專業的體育教師,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非常支持學校的體育工作。自2016年以來,在家長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大力開展全方位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小學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總結天河區漁沙坦小學足球梯隊建設的經驗措施,為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社會化發展提供借鑒和幫助。
一、小學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小學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的必要性
1.中小學足球師資匱乏,不能滿足日常訓練比賽需要
國家在大力發展足球戰略方針,全力推進校園足球普及的同時,存在一個比較大的矛盾就是缺少專業的足球教師,目前很多學校都是以非足球專業的體育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和訓練。以天河區漁沙坦小學為例,目前是全國校園足球推廣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校園足球推廣學校,現有男子高中低和兩支女子足球共5支梯隊,三個專業足球教練(已是相對比較好的狀況)。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因教練員不夠配置經常出現兩支隊伍一起合練的情況,如果出現不同梯隊同時比賽,更是難以分身,只能安排非專業老師和家長臨時帶隊參賽,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足球專項資金投入不足,來源渠道單一
隨著校園足球普及和競技的全面開展,加上市場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目前國家對于校園足球經費的投入遠遠滿足不了足球開展過程中的所需,場地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教練員的費用補貼,外出比賽的交通等等費用都存在比較大的支出,按照目前大力開展校園足球的發展方向,一般學校經費遠遠滿足不了這方面的開支,需要引進更多的資源服務于校園足球的發展。
3.家庭體育的提升與專業理念的貧乏形成巨大反差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在家庭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使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于是能夠有剩余的資金享受更多更高層次的體育消費。于此同時,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逐年下降也使得社會和家庭產生警覺。隨著家長自身面對社會壓力而產生的健康問題,人們越來越愿意為家人的健康付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從而促進了家庭體育的開展。但是由于家長缺乏專業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以及在思想上產生“花錢能夠買健康”的誤區,導致家庭體育開展的盲目性和非專業性更加明顯,甚至會造成適得其反的局面,這就需要家長和專業的體育教師在知識和技能上做更多的互動和交流。
(二)小學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的可行性
1.良好的足球大環境是家長參與校園足球工作的基礎
目前我校配備充足的足球學習和訓練場所,擁有200米田徑場和七人制足球場一個,五人制和三人籠式足球場各一個,足球訓練的器材設施齊全,為學生日常的訓練和比賽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學校是廣州市足球傳統學校、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專項經費的支持為校園足球班級聯賽的開展奠定基礎。目前全面實現保證每班一節足球課,每周一節足球大課間,每學期一次班級聯賽,足球氛圍濃郁。
2.家長參與校園足球工作的欲望強烈
每個新學期的開始,學校都會專門安排對學校足球梯隊的家長進行參與校園足球工作的專項調研,了解家長對參與學校足球工作的具體情況,表格如下:
通過調查,如2018學年第二學期,共有124個家長參與調查,其中愿意參加學校足球義工和愿意成為學校足球家委成員參與學校足球管理的人數都占了大多數,雖然家長們工作都比較繁忙,但是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夠參與學校的各項足球活動,共同推進這項工作的發展。
二、小學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的策略分析
(一)搭建平臺,完善制度
一直以來,學校校園足球的開展好像都是學校自己的事情,和家長沒有太多的關系,學校與家長是在兩條平行線上行走。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并不滿足于被動接受相關的信息,而是想更多的了解和參與這項工作,隨著學校對社會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也希望有更多的家長能夠參與到學校教育管理中來,形成一個雙方互動的交流平臺;所以搭建家校結合這個交流平臺是校園足球全方位發展的基礎,在這樣的平臺上家長和學校以及教練員之間才能互相了解,相互支持,共同解決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目前我校根據梯隊建設情況:共組建有五個足球微信家委平臺,各平臺共同推選出會長一名,副會長二名,委員若干名。家委成員在校領導的組織下直接參與學校的球隊后勤管理,對于較大的事項經請示校領導后落實執行,其他一般日常事情告知學校后即可自行組織開展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為學校和教練員們解除了很多后顧之憂,成為學校名副其實的足球后備大軍。當然,因為平臺較多,必然會產生不利于校園足球發展的問題。比如,個別家長以個人利益出發,利用平臺進行商業宣傳;有的家長從自己角度出發,對于教練或者家委的工作安排有不同的意見,在平臺上吵鬧等等。針對這些情況和發現的問題,學校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除了學校領導和各梯隊教練是各平臺的主要負責人外,要求會長、副會長、委員一切以學校大局出發,把發展校園足球和培養孩子發展作為平臺討論的頭等大事,通過表先進揚正氣等風氣引領家長們遵守學校各項要求,做有利于學校和球隊有益的事,共同將學校校園足球工作做大做強。經過這幾年的嘗試和不斷改進,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在目前學校開展的校園足球各項活動中,無論球隊訓練、比賽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家長已成為學校足球工作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發揮社區和家長優勢,整合各種資源
近年來,隨著學校校園足球運動的蓬勃發展,學校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比賽,通過家委會平臺,由家委成員發動家長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活動的籌劃和實施,在校園足球班級聯賽、足球嘉年華等活動中,助力提供各種資源進行支持和幫助。各個班級家長委員會為班級足球聯賽等活動提供后勤服務,各班統一購買班組隊服,印上自己班的隊名、學生姓名和號碼。在裁判員人手短缺的情況下,很多家長自告奮勇積極參與,為校園足球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在比賽日,有比賽的家長主動到賽場邊為學生加油助威,為學生拍照留下精彩畫面,協助班主任組織學生參加比賽。在日常工作中,家委成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聯系相關的學校或足球俱樂部利用周六日和假期與本校梯隊進行友誼教學比賽,并在組織過程中解決交通飲食等方面的問題,這些方方面面工作的完成體現了家校結合所帶來的效果是顯著的,也有待于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進行推行和優化。
(三)參與足球活動,提高工作認可度
為增加家長和學校之間、家長和教練員之間以及家長和學生之間對足球工作的認知,減少不必要的理解誤差,共同推進學校校園足球的健康發展;學校發動家委成員成立家長足球隊,參照正規球隊的標準建設形成自己的管理制度,并計劃好整個年度定期和教工足球隊以及各梯隊球隊進行教學交流賽的時間表,這樣每一到二周的課余時間就有一場家校結合師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足球賽事,讓家長真正走進球場,感受認知參與足球對提高孩子們整體素質的幫助,進一步提高對校園足球的理解和認識。學校還不定期的邀請周邊兄弟學校和社區的球隊到校進行交流比賽,讓家長和教師聯合組隊共同參與,加大平臺內成員的相互交流機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提高家長對校園足球理解和支持,進一步提高整個學校的足球氛圍,對于球隊的管理和學校足球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家長們對參與校園足球的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得到了加強。
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從摸著石頭過河,到不斷地嘗試、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提高,并逐漸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希望這樣的管理模式能夠給正在實施和準備實施的同行和兄弟學校提供一定的幫助。當然,校園足球家校結合的方式和方法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需要不斷的改變和提高,我們一直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如何通過社會、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為推動校園足球的大力發展提供最大化的幫助,是我們校園足球發展研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莊謙.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情況調查分析——以濟南市為例[J].競技體育,2011,26: 37-38.
[2]鄭華威.家校結合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J].當代體育科技,2019(11).
[3]陳華,賈珍榮.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反思[J].體育文化導刊,2012,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