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高覺悟的主渠道。沒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就沒有學生的高端發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一直是老師們的追求。
關鍵詞:教師導航;激發學趣;自學互助;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詮釋疑難;
梳理歸納;強化訓練;課堂檢測;評價反饋
目前,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精致課堂,整個教育界都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自主構建,提高學生交流、感悟、體驗與合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成功感,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習壓力,增強學習效果。那么究竟怎樣做才能使課堂真正走上高效之路呢?
經過實踐,我們學校初步總結出具有我校教育特色的高效課堂五步導學教學模式,這是我們持續開展高效課堂創建活動以來結出的又一枚教學教研碩果!
一、基本思想
高效課堂五步導學教學模式以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讓學習真正發生在學生的身上為目的。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生命狀態,注重學生的自學、對學和群學,以導促學,促進學生主動的學習,從而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實現讓所有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都能學得好,都能為今后的人生發展做奠基。
二、基本教學環節
(一)教師導航,激發學趣
教師有效、簡潔導入新課,準確展示學習目標,導引學生明確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具體目標,從而指導學生結合自我學情,預先考慮自我達標程度和方法,學得有的放矢。
(二)自學互助,合作探究
學生根據《五步導學教學模式導學案》上的自學目標和提綱,參考自學方法指導,圍繞導學案自學教材,或利用參考書、工具書、學習資料來獲得新的知識,重點自學這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不必求全。
(三)交流展示,詮釋疑難
學生自主學習了十幾分鐘后,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內對學或群學,交流自學成果,梳理章節內容知識鏈,合作探究自學疑難點。
(四)梳理歸納,強化訓練
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學成果,小組間互動評價,全班交流解決小組疑難問題。教師察言觀色,適時加以指導、輔導和追問誘導,對教學重難點進行精講巧撥,以求得問題的解決和認識的深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檢測,評價反饋
達標應用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檢測達標的過程。達標應用中的問題設計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針對性。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有能力提升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當堂完成,力爭人人達標。
三、基本特點
(一)關注學習目標的清晰化。
制定學習目標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確要學什么。目標不僅要具體,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單元目標要求、章節預習提示和課后的思考和練習要求來確定,而且要重點突出,明確學習重點,但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輕。目標的表述要以學生為主體,要讓學生讀得明白,弄得清楚本節課到底要完成什么學習任務。
(二)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化
高效課堂五步導學教學模式將學習的重點前移,規定了自主學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課上學習采用的問題式教學、探究式學習,大大激發了學生求疑解困的欲望,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三)強調教學過程的動態化
課堂教學是師生不斷合、分的動態過程。教師不能去搶學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給學生,教師要在課堂實施中主動撤離和適時登場,做好主持人,注重問題生成,根據課堂學情不斷調整課堂。
四、實施五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徹底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思維定勢,樹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主體觀,改變原有角色,變權威性的知識擁有者為學生情感的反映者、學習知識的咨詢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師要變講為導,努力將“導”定位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上。
(二)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五步導學進行因時施教、因材施教,特別關注優生和學習困難生。
在提問討論過程中,應著重關注有待激勵的學生,把導學問題中簡單的重復提問的問題留給他們,迫使他們調動感覺器官與思維器官,變依賴觀望為積極投人。把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提問中上生,使各層次的學生人人參與。通過肯定、表揚、鼓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愉快或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喜悅,認為學習是“樂事”而非“苦事”,更加激發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三)要加強合作學習組織建設。
學習活動能否順利開展,與學生所處的學習組織是否堅強有力有很大的關系。要加強合作學習組織建設,首先要抓好學習小組長的培養,盡快讓他們能勝任主持小組學習的重任。其次,要求每人要明確在本組中的角色定位,主動承擔各自的學習責任和義務。
(四)注意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會不會學,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學生自學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是一個由低到高、由弱到強、由慢到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緒,也要克服消極等待的思想,特別要克服不敢放手的保守思想。
五、五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重大意義
(一)“五步導學”就是讓學生先自學,然后通過學生的討論、探索,使他們親身參與課堂教學,真正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條件和機會,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五步導學”把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具體化,可操作性強,并真正有利于教師樹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新理念
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教師單純講,學生被動聽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然后,根據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
當然高效課堂五步導學教學模式還處在起步階段,可能還存在某些不足,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因而需要說明的是,模式是靈活的框架,我們的五步導學教學模式允許有變式,主張各學科教師在五步導學的基本框架下根據具體教情和學情創新出一些“自選動作”,從而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生動高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