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課程思政教學往往流于形式,只做表面功夫,不考慮學習效果,或是僅注重增添部分教學內容,忽視學生的產出,本末倒置。基于產出導向的OBE理念,以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倉儲管理實務》為載體,探索課程思政改革問題,首先從課程的現實基礎入手,以企業需求調研為依據,確立具體的課程思政改革目標,深入分析課程思政改革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倉儲管理 課程思政 OBE理念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8-0032-02
當代大學生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精神追求、理想信念缺失,人生觀、價值觀庸俗化,這種危險的思想變化有部分已經成為各種惡性社會現象,比如頻頻發生的校園網貸糾紛、大學生自殺事件等。師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高校的根本任務可以歸結為四個字:立德樹人。當前,形勢的變化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課程育人,每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盡到自己的責任。本文是以《倉儲管理實務》課程思政教學為載體探究課程思政改革的問題。
一、《倉儲管理實務》課程思政改革的基礎
《倉儲管理實務》課程主要針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而開設,是一門專業核心必修課。課程開設年限雖然很長,但由于長期以來專業教師流動性較大、學校缺乏建設條件等原因,這門課程的建設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課程思政改革之前,總體看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完全沒有課程思政的相關教學內容,二是課程考核方式簡單粗暴,三是教學資源較為貧乏,四是課程教學方法較單一。
二、《倉儲管理實務》課程思政改革內容調研
課程思政改革之前,項目組走訪了用人單位和我校多家校企合作企業,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素質要求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物流行業,對物流行業的發展有較為清晰的認知,進而有從業自豪感;了解物流行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以及物流產業發展對當前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影響;客戶滿意導向,合作共贏的服務意識;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的綠色物流發展理念;守信敬業,團結合作,精益求精等。
三、基于OBE理念的《倉儲管理實務》課程思政內容改革思路
以調研結果為基礎,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畢業生反饋情況和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我們梳理出了當前課程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向,并根據這些內容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課程思政改革。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首要的當然是愛國主義教育。最低的要求是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深層次的要求就是要樹立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深入理解共產主義的遠大追求,從而能夠從根本上愛黨愛家愛國,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泛泛地講愛國主義,講理想信念,絲毫不能觸及學生心靈和內在感受,反而會激起正處于叛逆年齡的學生們的逆反心理,因此這部分的課程思政內容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學會落地,找到其與專業知識的契合點,巧妙地融合到專業教育中,并從專業知識領域升華出來,使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領會其意、激發感想、感同身受,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育人目標。例如,在講倉儲業的歷史與發展時可以適當介紹我國的倉儲歷史:我國最早的倉儲記載在殷商的甲骨文中,最早的倉儲制度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比世界其他國家要領先好幾千年。通過這種實例可以直觀地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樹立民族自豪感,極大地鼓舞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安全和責任意識教育
安全和責任意識教育主要包括崗位安全操作規范、安全生產意識、勞動保護和工作責任意識等內容。這部分思政內容與行業相關性強,與專業知識聯系緊密,較容易找到其與具體的專業教學內容的結合之處,而且可以配合知識目標和技能要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倉儲管理實務》這門課程很多內容都需要及時增加安全責任意識教育,如倉儲管理原則、倉庫選址因素、倉儲設備管理等,因此重新修訂教學內容時,可以首先考慮增加這部分的課程思政內容,既容易實施,效果又好。
(三)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1.職業規范和職業操守
這是工作的底線,也是必須遵循的基礎,更需要學生銘記于心,不能隨意動搖和變更。這部分內容可以添加到教學環節中,作為獨立的模塊實施教學,也可以化整為零,分散添加到與職業規范或職業道德相關的專業知識或技能的模塊之中。另外,物流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也有這方面的考核內容,可以結合資格證書考試,督促學生主動學習這部分內容。
2.誠實守信
誠信是每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但如何讓大學生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各種社會風險和誘惑中堅守誠實守信的原則,還要從細節抓起。最重要的一環是抓好誠信考試教育,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踏實做事的好習慣,除此以外,還需要將誠信教育加入課程教學內容中。比如,在講授商品驗收、入庫、出庫管理等內容時,都可以結合案例適當增加誠信教育的內容。
3.團隊協作精神
團隊協作精神主要包括與他人協作、包容團結、與人為善、合作共贏等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因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客戶服務和企業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用人單位極為重視畢業生這部分的素質和能力。我們原有的課程培養目標中有很多體現,但是缺少實際教學內容的對應比照關系,同時缺少配套的考核方式和標準,使得團隊精神教育流于形式、空洞無味。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在課程思政建設時將原來空泛的目標具體到課程內容設計中,同時設立相應的考核標準和合適的考核方法,從而有的放矢,落實教學效果。另外,還要加強這部分內容在實訓實驗教學中的體現,增加團隊協作的比重,在實訓考核中重點考核這方面的能力。
4.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是建立在基本職業道德與理想信念之上的職業精神,是一種較高水平的職業道德要求,它以踏踏實實堅守崗位為基礎,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為體現,是各行各行都在呼喚的時代精神追求。針對這方面教育的特點,可廣泛搜集各種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找到相關知識技能的結合點,插入教學內容之中,并以多種媒體的形式傳遞給學生。例如,在進行庫存控制方法的授課過程中插入《大國工匠》紀錄片的相關片段,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將工匠精神教育很好地融入教學之中。
(四)綠色物流發展理念
在調研過程中,很多企業都表現出對提高能效、節約資源等綠色物流發展的極大興趣和強烈需求,在云物流和大數據興起的背景下,物流行業也表現出明顯的綠色環保發展方向。綠色物流理念在倉儲管理中主要體現在倉儲信息化、倉庫布局設計和庫存控制的科學方法中,因此要在這些專業知識的教學設計中,貫穿節能提效、避免資源浪費及環保理念,給學生樹立起綠色物流的發展意識。
按照設計思路,我們項目組首先對《倉儲管理實務》這門課程的培養目標進行了重新修訂,對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和能力目標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有的是增加德育的相關要求,有的是整合課程目標的原有內容。然后進行了《倉儲管理實務》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開發,先將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進行系統梳理,歸類,再深入挖掘課程思政與專業知識點或技能點的結合點,建設具體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與內容開發同時進行的是考核方式的改革,把課程思政的內容納入了考核體系,并制定了具體的考核方案,切實考核學生的獲得和產出。最后,進一步改革教學方法,按照先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再進行立體化教學設計的過程逐步推進。
參考文獻:
[1]張亞萍.基于OBE理念的汽車構造理念的課程思政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9(2).
[2]尹雪娜.課程思政的思考與探索:以有機化學為例[J].大學教育,2019(12).
責任編輯:趙世鵬
[基金項目]中國物流學會2019年物流教改教研計劃項目“基于OBE理念的物流管理專業《倉儲管理實務》課程思政教學研究”(JZW2019127)。
[作者簡介]李海頻,山東華宇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