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和學習中,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聽眾的聽力理解能力、口語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英語老師在英語課堂上組織朗讀教學,應注重選擇用于朗讀的材料,讓學生課前預習和練習朗讀內容,課中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 朗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作用;應用模式
眾所周知,要想學好英語,必須要從聽說讀寫譯幾個方面著手,需要掌握很多技巧(skills)。而reading aloud(朗讀)作為一種學習語言的技巧,在英語學習中有著它特有的作用。下面將從朗讀者和聽眾的角度分別做具體解釋。
一、大聲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聽眾的聽力理解能力
聽和讀在接受信息和處理信息方面是緊密相連的。reading aloud 給學習者或聽眾提供了有關語言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發音,音調,語氣和停頓,聽眾在聽到之后必然在腦海里形成相應的圖片場景,如詞匯,句法結構,句子含義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判斷,分析和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嬰兒學說話的第一步就是模仿大人發音,而朗讀活動本生其實也就是一種高級的模仿,朗讀者本人也可以從朗讀中去模仿寫作者的用詞,去揣摩理解單詞,句子和文章的意思及作者的感情,從而提高本人的認知能力。
二、朗讀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英語中有一說法:Practice makes perfect. 朗讀同樣有此效果。大家知道,學好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跟人交流,表達思想。有些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很強但是卻不敢開口說英語或不知說什么。英語課堂上讓學生朗讀英語,不僅能幫助學生克服在公眾面前講話的緊張感和焦慮感,建立自信心,獲得并積累在公眾面前做演講的體驗和經驗;同時還能有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緩解同齡人之間的壓力,建立很好的師生情和同學情。大家好像身處一個非常融洽的社區,通過有聲有色的朗讀,將大家帶進另一個世界,使大家獲得認同感,增加彼此信任,幫助和支持。朗讀者通過朗讀能立刻從老師和同學那里得到反饋和糾正,不僅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發音,糾正錯誤的發音和語調,增加語感,而且通過朗讀能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單詞,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增加對語言的熟悉和應用技能,因為熟能生巧。上課老師可以通過聽學生朗讀單詞,句子,段落和課文來判斷該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所學內容,因為英語中每一個單詞都有重音,句子有意群和語氣,課文段落朗讀要求合適的停頓,語氣,節奏和情感。同時大聲朗讀這個動作本身對朗讀者來說也很有益處。它是一項積極的運動,它可以充分調動朗讀者的面部和喉部肌肉,將朗讀者的聲音,思想和情感一并表達出來,俗話說言為心聲,語言尤其是聲音能很好地表達出朗讀者的心聲。在座的學生聽眾通過聆聽朗讀者的語音語調,語氣和停頓,通過與朗讀者的目光交流,一方面能很好地使自己集中精力,凝神專注,充分調動每根神經去捕捉,儲存,篩選,判斷,歸納和理解所聽到的每個信息。另一方面,聽眾可以充分利用想象力,將所聽內容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幅圖片,從而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英語的理解能力和大腦的記憶力。同時朗讀還能提高大家的課堂關注度,尤其是在做Jigsaw reading 時,更需大家集中注意力聽讀,否則跟不上課堂節奏。英語老師在課堂上親自做朗讀,不僅對學生有示范作用(modeling example),而且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對朗讀的興趣,師生都沉浸在朗讀的愉悅中,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氛圍和效果,培養學生對讀書的熱愛。
三、朗讀能提高聽眾的分析判斷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比如在英語教學課堂上,老師常做閱讀分析,其中一種方式是老師要求學生通過對所聽內容進行分析討論,邊朗讀邊討論,這要求聽者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邊聽邊做筆記邊思考,邊儲存記憶邊分析所聽內容,同時還要整理好思路,組織好語言表達。做筆記和聽寫要求聽者將所聽內容在聽懂和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分析和歸納總結,學生聽眾通過對所聽內容的理解,分析,然后歸納成文字,這一過程有助于提高聽眾對語言文字的認知,掌握文章主要觀點,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同時朗讀能提高聽眾的記憶力和想象力。小組討論還能提高聽眾的口語表達能力,擴大思維,提高認知水平,獲得更多的信息,學到更多的知識。
四、英語老師在英語課堂上組織朗讀教學的應用模式
首先讓學生課前預習和練習課堂上所要朗讀的內容,這樣學生有備而來,一方面有效減少朗讀者的緊張和壓力,另一方面學生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所聽內容,從而增加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否則如果學生聽眾聽不懂朗讀者所言將會對課堂失去興趣,課堂氛圍會被破壞,朗讀者只會感到很尷尬和無所適從,大大減弱課堂學習效果。所以課前準備很重要。其次是選材,選擇用于朗讀的材料很關鍵。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比如說繞口令,詩歌,歌詞,故事情節,電影臺詞,演講稿或者課文,句子,單詞等等。朗讀活動一方面可以鍛煉朗讀者的口才,發音,語感和頭腦靈活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自信心和激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聽眾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提高學習興趣和英語的聽力理解能力。置身于聲音的世界,借助語言的力量和聲音的魅力,學生聽眾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充分調動大腦的篩選,儲存,加工,分析,處理和吸收信息的功能,同時還能享受朗讀帶來的愉悅感和身臨其境的奇妙感覺,大大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果。在寫作課上可以讓學生朗讀自己寫的段落或文章,其他學生聽眾可以就所聽內容進行討論,提出修改建議,這樣學生可以獲得新的思路和靈感,寫出更好的文章。朗讀者本人也會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自己寫作文中的一些錯誤,比如說用詞重復,句子累贅不通順,用詞不當等等,朗讀者本人越讀越有感覺,越能識別自己文章中的欠缺,做出更好的修改,同時也提高了朗讀者本人的聽力和閱讀能力。朗讀者和學生聽眾通過目光交流,讀和聽,學習和討論,問答辯論等這些交流能營造出輕松活潑,團結友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加深彼此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釋放出巨大的潛力和創造力。
朗讀教學中使用Role play(角色扮演)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使課堂閱讀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閱讀記敘文時,如人物對話,短篇小說等,為加深學生的印象,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可讓學生自由選擇文中角色來朗讀課文。生動的語言文字描繪,通過朗讀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表演--朗讀或對白,使文章內容非常逼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優美,語言的力量,人物的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變化的理解和記憶及回味,同時學生更能在朗讀中體驗到角色扮演和合作學習的樂趣,同伴的期待和鼓勵,增加了自信,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加深同學之間的理解和感情。
Dictation(聽寫)可作為另一種朗讀形式在英語課堂上使用。可由上課老師朗讀用于聽寫的句子或文章段落讓學生去寫出所聽內容,老師也可請一位學生朗讀文章段落或句子,其余的學生寫下所聽內容。通過聽寫,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聽力水平和標準發音,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和單詞拼寫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和課堂學習效率。
Jigsaw reading(也叫拼圖閱讀或合作閱讀或互補式閱讀)也可作為朗讀的另一種形式推薦用于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對于那些文本比較長,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閱讀的文章,老師可以采用jigsaw reading。課堂上老師依據學生能力與興趣,座位設置和文本材料等因素,先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然后將同一主題的不同語篇或同一語篇的不同段落抑或詞匯,結構等不同的成分分成幾個部分,分配給各組學生,每組負責一個部分,各組讓每一位組員學生用拉鋸式方式朗讀任務書中的一段或一句,其余的學生在專心聽讀后要復述出所聽內容,在各組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完成小組任務后,老師再從每一組挑選一位代表到全班同學面前朗讀或陳述所讀內容,從而將整個文本故事完整地展現出來。這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和多樣性,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所讀文章的綜合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印象深刻,效率大增。合作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
Oral presentation(口頭陳述)也可作為一種朗讀形式在英語課堂上使用。學生可以將自己或小組的研究成果以朗讀或演講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現出來。一方面可以提高演講者的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增強演講者在公眾面前表現出來的自信能力,掌控能力和與聽眾的互動交際能力,為演講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口語和發音,才智和思辯及應用總結陳述和現場發揮能力技巧的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獲益終身。
綜上所述,朗讀作為一種有效的閱讀技巧,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和英語學習過程中有著其獨有的作用,大家不妨一試,定有成效。
【作者簡介】
徐太平(1967—)女,漢族,江蘇泰興人,上海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