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張麗宏
【摘 要】:目的 總結骨科圍手術期患者精細化護理的作用和重要性。方法 :對住院215例骨科手術,包括髖、膝關節置換、軀干的骨折、骨折外固定手術等患者圍手術期實施精細化護理。根據住院時間順序采取分組法探討住院215例骨折患者圍手術期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效果。結果:215例患者痊愈出院,實施精細化護理后,有效預防了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增進了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醫患關系進一步密切、和諧。結論:積極有效的術前術后精細化護理,是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的重要環節,提高了護理人員整體護理工作質量,病人及家屬滿意度提高,減少護患糾紛,提升了醫院的服務品牌。
【關鍵詞】:骨折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精細護理;實施
引言
精細化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服務理念,是指在常規護理服務基礎上,以病人為中心,強化環節護理,進一步把工作做細、做精,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的工作方法。隨著骨科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215例骨折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服務至今,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采取的具體措施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215例,男性98例,女性117例,平均年齡45歲,軀干骨折170例,人工關節置換術13例,脊柱手術11例,神經血管探查修復術21例。平均住院21天,經嚴密觀察,實施精細化護理,均進入康復期出院。
2 提升護理質量,強化精細化服務意識
我們對全科護士進行精細化護理服務知識培訓,灌輸精細化護理理念,強化精細化護理意識,通過學習和動員,護理人員轉變了觀念,注重臨床實效,提升護理質量及讓患者滿意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2.1 優化護理模式,強調班班護理連續化及精細化
2.2 推行小組責任制,護士長每日督查護理質量,床邊交接圍手術期護理效果,每日點評。
3 為病人提供全方位精細化護理
做到無縫隙護理,堅決杜絕治療護理分離現象,加強首診護理質量、環節護理質量及細節護理質量,真正落實對病人的全方位的精細化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評估心理,針對性宣教? 首先評估患者對手術掌握知識的情況,給予心理支持,適當講解手術配合及術后注意事項。告知其禁食禁水時間、戒煙戒酒的必要性、術前備皮的意義,做好術前指導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訓練床上大小便等。護理重點為:評估和矯正可能增加手術危險性的心理,給予心理支持,指導圍手術期的體位訓練。
3.1.2 各項術前指標評估與護理? ?評估手術各項指標是否正常,心電圖血常規、術前檢查、術前用藥等等,根據評估情況及時與醫生聯系,給予相應護理措施。專科評估:對肢體腫脹、末梢血運、皮膚皮溫等進行系統評估。
3.2 術后護理
3.2.1 術后患肢觀察與交接護理? ? 做好患肢專科護理,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感覺患肢皮溫,并與健側肢體皮溫進行比較,判斷皮溫是否正常;觀察患肢肢端顏色是否正常、蒼白或發紺,按壓患肢甲床,判斷毛細血管充盈時間是否正常或延長;評估患肢動脈搏動情況是否有力、微弱或消失;觀察和測量患肢腫脹情況,評估腫脹部位、肌張力、周徑的變化;評估檢查肢體感覺運動情況是否正常。班班對以上觀察評估情況進行床旁交接并記錄觀察情況,做到無縫隙精細觀察。
3.2.2 手術麻醉后護理? ?根據患者的手術部位、方式、麻醉等合理安排體位,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持續低流量吸氧,心電監測,生命體征監測,及時巡視,發現異常,立即處理。向患者家屬講解應用各種醫療器材的作用 :如心電監護、氧氣吸入等的作用和注意事項,麻醉后的禁食禁水的時間以及臥位的要求,給予飲食指導。
3.2.3 傷口護理? 保持局部傷口的清潔干燥,有無滲血或滲血增加;保持引流管通暢,做好管道護理及安全宣教,觀察引流情況,定期更換引流袋,做好引流情況的記錄,班班做好引流情況的交接。
3.2.4 活動、休息及功能鍛煉? 根據疾病的不同制定個性化的功能鍛煉指導方案,主動為主、被動為輔,循序漸進,責任護士分期指導鍛煉,并定期評估鍛煉配合效果。
積極有效的圍手術期精細化護理是保證患者治愈的重要環節,尤其現代患者需求高,心理壓力大,常因術前緊張、恐懼不安、睡眠差,術后顧慮多、配合差等因素造成術后恢復慢,必須緊抓精細化護理,關注護理效果,才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療與術后恢復,我們一定要不斷在日常護理中抓細節、抓治療、抓患者的感受,才能有效增加自身內涵素質建設,以更好服務于患者。護士對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服務后,增進了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也把部分對醫生的投訴消失在萌芽中。醫患關系進一步密切、和諧,營造了良好的就醫環境,贏得社會關注,擴大醫院在周邊地區的知名度,提升醫院的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