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培吉
摘 要:把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和情境巧妙地帶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應用,可以更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本文結合我上課的一些具體做法,談談個人在這方面的看法。
關鍵詞:巧用;生活情境;道德與法治;課堂
道德與法治知識源于生活實踐,服務于生活實踐,又高于生活實踐,在具體教學中,我們把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具體生活事例、學生現實生活中體驗過的、正在發生的、大家關心關注的人、事、物等帶入課堂,讓學生用學習過或正在學習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討論,充分交流思想,發表見解,使知識活學活用,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才能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朝氣蓬勃,生機盎然。
一、 情境創設要合理
備課時,我對教學情境的選擇慎之又慎,唯恐選擇的教學情境不被學生認可,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給課堂帶來負面影響。于是,我首先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在眾多的選項中,總是要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對于那些看上去非常適合這節課的內容,但對于我們的學生不熟悉或遠離學生的生活的情境,我盡量沒有選擇,只有這樣,才可以滿足情境教學對學生的帶入感,才能在不知不覺間把學生帶入課堂教學活動中,讓他們很輕松愉快地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和領悟,掌握其中的道理。例如:在講解法律知識時,我們生活的周圍,隨時都發生著法律糾紛事件,如:我們從網上購買到假貨、兩輛車在路上的刮擦、快遞的破損和丟失等情況,如何申請賠付或處理,這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和接觸到的法律問題,帶領他們分析和掌握法律知識,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并引導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自我。這些身邊小事的話題,課堂上能夠引起學生的參與意識,并能與同學之間產生互動,還會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法律道德知識的實際意義。當然,選擇教學情境,創設課堂活動的資源很多,也可以從學生熟悉和熱愛的影視作品、書籍、發生的新聞、重大事件、體育比賽、歌舞表演等感興趣的活動和場景中選擇、創設。
二、 情境創設要豐富
教學情境是為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服務的,同時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因此,在創設情境時,我盡量別出心裁,獨具匠心,擺脫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的框架,設法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與好奇,設法使形式多樣,花樣翻新,從形式上可以創設朗讀、講故事、講笑話、看視頻、聽音樂、唱歌、演講、辯論、猜謎語、表演、討論、合作、比賽、評價等各種參與活動的情境,使學生參與其中,既培養興趣,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加強了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實際應用。比如: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建相互競爭教學情境,把同學們按一定的規律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學習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活動,組與組之間可以通過記分的形式進行比賽,對分數高的小組進行獎勵,對分數低的小組適當懲罰,獎罰的內容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淡化學生的物質追求,如:好的進行表揚、鼓掌、獎勵少寫作業、少搞衛生等等,而對于分數低的罰多搞衛生、多寫作業、講故事、唱歌或表演節目等,獎罰雖然只是一種形式,但對于學生而言,長期堅持下去,會培養學生適應將來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能力,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機制;當然,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主創設一些學習情境,參與設計一些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一些課外實踐活動等,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某一場境,讓學生扮演場景中的各種人物,自由發揮學生的想象,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激情,使學生在表演中展示和發展自己的表演天賦,鍛煉自己的才干??傊?,創設情境不能局限一格,要豐富多彩。
三、 營造情境要和諧
和諧的教學氛圍要從老師開始,從微笑的課堂開始,在課堂上,老師不能老是板著臉,高高在上,應該面帶微笑,和藹可親,甚至要與學生打成一片,共同商議,不能獨斷專橫;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精心細致地設計好每一節課,注意每一個教學細節的處理,注意前后環節的過渡與銜接,巧妙安排各項活動。同時,為了活躍氣氛,拉近與同學的關系,課堂上可以通過開展一些小游戲、小情境等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在學習《青春期的煩惱》時,我讓同學在紙條上匿名寫出自己的一些煩惱,然后,收齊并從中隨機抽選出一些“煩惱”,在班上,讓同學宣讀一些“煩惱”,并與同學們共同討論如何解決、應對和消除這些“煩惱”,你一言我一語,辦法總比煩惱多,在大家的討論中這些“煩惱”灰飛煙滅了,學生也輕松愉快了。大家寫的這些煩惱都是共有的,能產生同學之間的共鳴,討論起來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各抒己見,會有好多套解決方案,在老師的分析引導下,大家逐漸達成一致,既輕松愉快地完成了課堂學習任務,又增進了師生、生生相互了解,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使課堂氣氛活潑熱烈。
四、 實現角色扮演
把生活情境帶入課堂的方法還有角色扮演,這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活動,我們可以模擬一些現實場景,把學生扮演成場景中的人物,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會、去嘗試,在體會與嘗試中感受當時人物對事件的百態冷暖。例如:學習法律知識之后,我們在課堂上建立模擬法庭,讓同學們分別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律師等人物,然后就某一事件,在法庭上展開陳述、辯論等過程,使學生感受法庭上的各種心態和體會,鍛煉了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使法律知識學以致用。還比如:我們選擇近來在報刊、電視上播放的關于公交車上乘客與公交司機發生矛盾,乘客打司機的事件,讓學生分別扮演乘客ABCD、公交司機等不同的角色,模擬公交車上發生的一幕,通過模擬各種人物的心理心態、言行舉止,讓學生深刻體會和領悟人性的千奇百怪,還可以拓展、想象,使不同身份的人之間發生的故事。當然,老師可以設定故事的情節,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自由發揮創造,演繹不同的情感、人物、事件。采用場景模擬,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把課本中枯燥的文字知識轉化成一幕幕短劇,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感悟、體驗,活學活用,并啟發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采取怎樣的處理措施,心中有數了。值得一提的是角色扮演和場景模擬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需要學生提前做好充分準備,甚至在課外進行多次的排練,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成功扮演或模擬,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會使適得其反,課堂亂成一鍋粥。
五、 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具
隨著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道德與法治課堂也一樣,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具,通過播放聲音、圖像、游戲、動畫、文字等情境,為學生帶來形象直觀、新鮮生動的視聽感受,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開啟興趣的閥門,誘發學生學習,為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在選擇和應用多媒體課件時,也要精挑細選,充分設計,不能拿來就用,要用得恰到好處,用得不露聲色。
六、 情境營造要注意
(一)結合教學內容
教學情境的設計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你設計的教學情境再好,學生再感興趣,如果與所上的教學內容無關或關系不大,那么,這樣的情境設計只能是為情境而情境,既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更使課堂教學任務無法按時完成,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長期這樣下去,教學質量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受到打擊。
(二)控制好時間
課本教學內容是有目標要求的,課堂教學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提高效率。所以,在設計情境時,我們一定要提前預計好此情境創設所用的時間,打有把握的仗,否則,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情境創設上,把學生的精力花費在情境中,而到課堂教學任務時,時間不夠了,先松后緊,倉促而過,很難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使課堂只有熱鬧而沒有內容,如果長期這樣,教學效果和質量可想而知。
(三)注意參與度
不管創設怎樣的情境,不管采取怎樣的活動方式,一定要設法使全體學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其中,要照顧到大家,不能只關注極少部分學生,要靈活應用教師的指揮棒,及時點化注意力分散的學生,時刻注意全體學生的反應表現,隨時調整課堂教學進程,不要讓學生思想拋錨,精力分散。
(四)充分應用課堂生成資源
課堂是動態的,不管你提前做了怎樣充分的準備,課堂上“意外事故”的發生總是難免的,尤其是開放的課堂,在情境創設過程中,有許多你想象不到的情況出現,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要沉著冷靜,因勢利導,變被動為主動,化干戈為玉帛,讓課堂“意外事故”成為課堂的亮點。
七、 總結
總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生活情境的有效應用,可以使課本中那些固定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動態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參與其中,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自己的實際生活,自覺養成良好的法律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美]W·迪克等.系統化教學設計(第六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孫瑞欣.打造精彩課堂有妙招[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