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仁燦
【摘 要】 初中階段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理科的基礎,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初中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在此階段,教師提高教學效率需要規劃課堂任務,改變課堂模式,根據不同教學階段進行具體分析,從而構筑高效數學教學模式。
【關鍵詞】 初中數學? 高效教學? 應用策略
初中階段,數學是學生學習化學與物理的基礎,因此進行高效的數學教學對于學生學習各個學科都有極大的幫助。在構筑高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常常忽略課堂的三個階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即課前準備階段、課堂講授階段以及課后鞏固階段。在高效課堂構筑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不同階段的特點,改進教學模式,實現高效數學課堂。
一、課前準備階段
初中數學教學的核心在課堂,而課前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為課堂教學規劃主要方向,因此教師要注重改變思維誤區,重視課前準備。初中數學在初中階段相對于其他學科難度較高,教師在傳統教學思維的指導下認為學生需要的是多做題,而這種高壓教學加重了學生對于數學恐懼心理,而且沒有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不可取。因此教師需要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讓課堂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指出明確的方向。這需要教師進行課前教學的一系列準備工作。首先教師需要根據課本以及教學大綱為整個學期的教學進行規劃,制定帶有彈性空間的教學計劃,讓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節奏。其次,教師需要根據教學計劃制定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并根據章節內容從兩方面規劃教學重點。第一,教師要標出重點知識,規劃知識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課本基礎知識。第二,教師要總結數學綜合素養與能力教學重點,為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做好準備。最終教師需要根據自身教學模式進行細節的補充,讓課堂教學計劃更加完善,從而在課前準備方面構筑高效教學策略。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因此高效教學模式的構建離不開學生的配合。學生需要在課前準備方面所要做的是預習。預習能夠讓學生在腦海中留下一個知識的初步印象,幫助教師更快地介紹重點知識和學生根據自身弱點知識進行重點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點明一些將要學習的重點知識,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構筑高效課堂。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向學生初步滲透課本例題所應用到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根據例題嘗試自行運用,便于進行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課堂教學。
二、課堂教學階段
課堂教學階段是初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階段,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時間的教學過程。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只有讓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中,才能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因此教師的課堂構建要摒棄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主的策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教師可以大膽嘗試新的教育模式,如微課。初中數學有數學學科最主要的理性與邏輯性,層次鮮明,但是聯系緊密,與微課的主題式單元教學結構十分契合。同時初中數學雖然難度相對于其他初中學科較高,但是課容量并不算大,同時學生的理解能力滿足微課教學法的要求,微課教學法非常適用。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微課與課堂討論結合起來,讓學生根據微課視頻中教師的講解,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提示,將課堂交給學生。在學生的討論初現成果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例題的解題嘗試,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對于知識的理解,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提升教學的效率。
教師也可以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教模式下,教師的教學以大量的例題講解為主,枯燥而缺乏目的性,教師要進行相應的改變。教師在知識講解的階段要注重證明過程的講解,初中數學階段的素養能力一般體現在證明階段,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育下對證明的忽略,重視對于證明過程的講解,讓課本中的知識獲得完全利用。教師可以嘗試在例題中加入情景,讓學生增強自身代入感,如幾何例題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建筑,統計例題可以帶入生活中的經營問題等。同時傳統教學中的例題一般以教師講解為主,現在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地嘗試例題自主解決和講解,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自身才是課堂的主人,增強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鼓勵教學法,讓學生增強自信心,主動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增強課堂活躍度,提升教學效率。
三、課后鞏固階段
知識的學習主要依賴課堂教學階段,而數學中和素養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鞏固則需要課后鞏固階段的幫助。首先課后鞏固階段并不是籠統地指復習,它包括作業以及習題課,教師需要從這兩方面進行課后鞏固階段的教學設計來提升教學效率。
教師需要重視作業,作業是對課堂所學會知識最直接的鞏固。從作業角度中,教師首先要注重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教師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是依據自身能力和思考完成的作業,保證作業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另一方面,作業也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注重邏輯性與條理性,而初中數學思維步驟較為簡單,學生常常出現思維的跳躍,違反了數學的邏輯性,因此教師需要保證學生的作業步驟的完整性,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整體作業情況的角度來看,教師要找出學生錯誤率高的題目,思考自身教學的不足,并根據知識的重要程度決定是否在下節課進行補充教學。
結語
高效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從教學的三個階段入手,在教學時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成為真正的教學主體,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學后要注重課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梁康.論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新授課教學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6):36.
[2] 王艷芬.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