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瑩
【摘 要】 新課程改革指出,學校要致力于提高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質量,打造學科高效課堂,從而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地接受和掌握知識。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所以小學語文課堂要循序漸進地展開,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與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本文在綜合分析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現實情況的基礎上,提出課堂導入、課堂內容以及課堂總結這三個環節來循序漸進地展開課堂教學,希望能夠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循序漸進
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效率,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目標,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大勢所趨。因此,本文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展開了探究。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現實情況的綜合性分析
第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仍然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仍然將學習成績擺在重要位置,而往往忽略了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培養;第二,由于教師過度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在課堂上仍然是教師講課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很少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與思維的培養;第三,語文課堂比較枯燥的氛圍使得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抵觸的心理,他們認為語文學習同樣是枯燥乏味的,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第四,教師往往以領導者的身份要求學生進行學習,沒有將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還給學生,同時并未給予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時間與機會,使得學生養成“等答案”的不良學習習慣。
二、循序漸進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1. 設計具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充分博取小學生的眼球。
小學生對未知的事物往往具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在課前認真設計能夠吸引小學生眼球的課堂導入環節,從而順利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并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知的欲望。例如在講《端午粽》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兒歌“端午節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得蹦又跳。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永記牢。”之后教師可以問學生這樣幾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都會做什么?你們認識屈原嗎?”等等。學生學習兒歌后,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回答,教師要把學生的答案寫在黑板上,并給學生講述關于屈原的故事,并順利將學生帶入到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由此可見,教師設計能夠吸引學生好奇心的課堂導入,不但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理,而且也能夠更好地保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進而使得課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 合理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與專業素養,同時要具備一定的教育機智,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鉆研教材內容,并在課堂上合理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向往。例如在講《安塞腰鼓》這一課內容時,教材中關于這一民間傳統藝術僅通過文字的形成呈現給學生,雖然描寫的文字很清晰,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卻并不能夠很好地領會這一民間傳統藝術。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施,為學生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以及令人陶醉的表現力。在視頻播放之后,學生回歸到課文中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文字的描述,并因此產生了更深的理解。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要拘泥于一種形式,還可以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等方式,從而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3. 通過趣味化的語言進行課堂總結,加深學生的記憶。
課堂總結由于所占課堂時間比較少,經常被大多數教師所忽略,但是可以說課堂總結是十分重要的環節,缺了課堂總結,這堂課就變得不再完整,也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通過趣味化的語文來進行課堂總結不但能夠對這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而且還能夠有效升華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回味無窮,期待下一次課堂教學的到來。
綜上論述,循序漸進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能夠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獲取知識,讓教師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在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征以及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計具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合理調整課堂教學內容以及進行充滿趣味的課堂總結,循序漸進地進行課堂教學,從而使小學語文課堂更加高效,學生的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杜希良.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 (28):132+125.
[2] 王廷麗.建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A].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