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專業的教學內容十分廣泛,專業性和實踐性極強。現如今,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給中職學校的中職專業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基于此背景,本文詳細分析如何改進中職學校種植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并進一步闡述對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合理化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對我國中職學校中職專業教學效果的優化以及教學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職學校 ?種植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課程體系
中職學校的種植專業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為社會培養一大批從事植物生產、植物種植技術推廣以及植物農業營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個專業的人才雖然在社會上有著極高的需求度,但是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業現代化程度也在漸漸提升,這對中職學校的種植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加艱巨的挑戰。
一、中職學校種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實施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
所謂的模塊化教學就是將根據專業的性質和教學任務,將日常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模塊,在不同的模塊當中著重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和專業技能,這樣能夠更加明確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清晰的思路。針對種植專業的學習特點,可以將其分為專業基本能力培養、崗位能力培養以及個人素質拓展三個主要培養模塊。
首先,專業基本能力培養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對植物生長環境、植物保護技術等能力。其次,崗位核心能力的培養需要和具體的用人單位相互合作,安排學生在具體的工作環境中從事植物的播種、育苗、病蟲防治以及肥水管理等工作。讓學生們以單位員工的身份參與到具體的種植生產活動當中;第三,個人素質拓展教學木塊主要是涉及到植物的營銷、種植品種的改進和創新以及園藝設計等,以提升學生個人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以上三個人才培養模塊之間有著高度統一的關系,共同為了實現中職學校中種植專業中”必需、實用、夠用”的人才培養理念。
(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轉變教師思維
在中職學校的種植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們一定要努力轉變教學思維,把自己看作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以及答疑者,而不能把自己當作是學生行為的主導者和控制者。教師可以采取行動導向法來引導學生成為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人,以此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們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具體的任務當中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成長。當學生們遇到具體的問題和困難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大量搜集相關信息、篩選信息、設計解決對策、在實踐中檢驗設計方案、不斷改進和優化解決方案。學生在自主尋找、探索的過程中,能夠讓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和不斷的提升,這對于學生們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將是大有裨益的。
二、中職學校種植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建議
(一)實施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
中職院校的學生理論學習能力較差,如果只安排學生們進行理論學習,那么他們會因為無法理解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而產生厭煩、逃避心理。但是,考慮到學生們有著極強的動手能力和參與能力,因此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實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完成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并在實踐當中檢驗理論的實用性和正確性。在組織學生們進行實踐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5人。教師安排他們完成每個季節的植物培養任務,并要求每個人撰寫實踐日記。在每個重要的生長時間點處,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具體的思考問題,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實踐來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完成完成所布置的任務。整個過程里,學生會對所學專業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同時他們通過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解決了現實問題,會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這對于他們今后的成長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完善專業課程考核制度
目前,中職院校的種植專業課程考核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考核指標單一、考核方式片面以及考核結果反饋缺乏指導性。基于這三個問題,本文認為應當全面改革該專業的考核制度,通過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制度來提升學生們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
首先,制定多元化的考核指標。由于中職學校的種植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比較豐富,并且比較注重學生在世紀項目中的表現們,因此在考核指標當中,可以在遵守過程性原則和發展性原則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的種植成果、過程表現等進行全方位地考核。其中,種植成果可以按照產物產量、成果品質、成果長相等多個指標進行評比打分,為學生的提供多維度的考核標準更有利于對他們今后改進學習方法起到指導作用。其次,考核內容中還應當對學生的日常表現進行考核,因為這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的細節,客觀反映出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最后,還可以增加學生互評和師生互評的內容,互評能夠讓老師和學生都充分發表個人對教學方法的建議,更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相互理解的情感,也有利于學校今后對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優化。
三、結束語
我國是世界性的農業大國,國家的發展和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對農業水平有著極高的需求。中職學校的種植專業對于我國農業生產以及農業安全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中職院校中職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們應當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們提供更優質的教學環境,從而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這對于學生們個人今后的健康成長和人生價值的實現也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雨夢.基于中職種植專業學生特點的教學對策[J]. 科技資訊,2018(11).
[2]付永貴.把握職教改革契機 加快種植專業發展[J]. 河南農業,2017(22).
[3]牟生海.中等職業學校強化種植專業實踐能力教學[J]. 中學教學參考, 2018(21).
[4]朱莉.關于中職學校種植類專業教學改革的認識[J]. 課程教育研究,2017(02).
[5]陳亦蘭.中職學校種植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 科技信息,2019(17).
作者簡介:劉敏(1974-),女,漢族,山東省濟寧市任城人,1998年7月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農學師范專業,本科,農學學士學位,現就職于濟寧市高級職業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種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