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高峰 曾紹信
摘?要:初中數學和其他學科相比是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而且數學可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有利于其他課程的學習。傳統的教學方式都以老師講解為主,把老師當作主體,學生被動接受。而當下的新課程改革就是把傳統的教學方式轉變成新型的教育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作用是輔助性的,而根據生活實際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把學生作為主體,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本文從多方面對怎樣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進行探討,根據具體問題采取相應的策略,不僅能順應時代的發展,還可以在教學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初中數學課程在整個學習生涯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起到關鍵性作用,對于學生而言,初中階段也是最關鍵的時期,此階段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由于我國初中數學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學校把升學率作為主要目標,導致學生的負擔相對比較繁重,再加上傳統的教學方式思想落后,教學內容單一,導致學生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因此,作為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基本的數學知識出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關系,把數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筆者對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根據問題給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同行有所幫助。
一、 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最關鍵的是要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數學教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老師是主體,老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初中數學教學,作為初中數學老師,不僅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而且教學方法要適合每一位學生,學生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生的成績就會顯著提高,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也相對輕松,對于老師來說,提高了其教學質量。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減輕壓力
由于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人們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很多人都覺得學生沒有壓力,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其實不是這樣的。處于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由于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還沒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且承受的困擾得不到釋放,比方說,與同學發生矛盾、和父母吵架等。不僅如此,在學習上也有很大的壓力,在初中時期,特別是九年級,父母和老師希望學生考上理想的高中,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無形中就會給中學生施加很多壓力,所以,對于初中生而言,父母和老師不能給他們過多的壓力,每個學生都希望有個好成績,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壓力會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有調查可知,大部分學生都是因為成績提不上去而焦慮,面對父母和老師的壓力真是力不從心。因此,老師有必要采用策略去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安撫學生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的成績有所突破,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二、 初中數學教學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未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提出,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把學生當作主體。但是,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把自己當作主體,只注重內容的講解,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被動地去學習,由此一來,學生會覺得學習數學枯燥乏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二)教學內容未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
初中數學的學習其實并不難,很多知識點都貼近生活,比方說,概率、旋轉、軸對稱等內容。作為中學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把這些知識點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必定會加深學生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被老師忽略,大多數老師都是根據教材內容講解,很少對知識點進行拓展,不能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那么,學生就不會更深層次的理解所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要想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對于老師而言,要用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然而,很多老師的教學方法都比較單一,他們習慣把所學的知識點寫在黑板上,從某種方面看既簡單又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學生積極性,不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其實,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更容易接受,對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都有所幫助。
(四)課堂評價不科學、不合理
目前,初中數學課堂評價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把學生的成績和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樣的評價方式是不合理的,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是不公平的,會嚴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作為初中數學老師,對課堂評價不能只看淺表,要采用多樣化評價方式,在語言方面要注意言行,不能諷刺或者侮辱學生,保留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維護課堂秩序,保證課堂評價的正常進行。
三、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一)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加強教學輔導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他們主要是復習,在復習期間,老師和學生都是主體,從而形成“雙主體”模式,要嚴格要求老師的教學水平,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作為一名老師要正視自身、端正態度。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作為主體,但是新課程改革要求采用新型教育方式,體現“雙主體”理念,但是作為老師,要嚴格要求自己,順應新課程改革,不斷的引導鼓勵學生。其次,有效進行輔導。課堂上可以通過設立情景教學對學生進行輔導,例如,在學習圓這一節時,根據公式用代數方法求圓的半徑,可以通過事例設立情景進行教學:1400多年前,我國隋朝建造的趙州石拱橋的橋拱是圓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對的弦的長)為37.4m,拱高(弧的中點到弦的距離,也叫弓形高)為7.23m,求橋拱的半徑(精確到0.01m)。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而是通過生活中的事例解決所學的知識。例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輔導,老師可以根據作業中出現的問題給學生提供正確的解題思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倡合作學習
九年級老師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作為數學老師其壓力更大。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老師在黑板上講解內容會占學生很多時間,老師只顧自己講課,而學生忙于記筆記,一節課很快過去,學生卻沒有時間去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老師要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思考問題。例如,分析二次函數圖像的平移時,學生先分別作出y=2x2,y=2(x-1)2,y=2(x+1)2的圖像,然后合作探究這三個函數圖像之間的關系,對平移的規律進行總結。但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組織學習,老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例如“經過任意的一點可以作幾個圓?”“經過任意的兩點可以作幾個圓?”這種問題不需要相互合作,學生自己就能完成。很多問題都沒有唯一的答案,就要通過學生的不斷思考想出解決方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
近幾年以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有了快速的發展,網絡逐漸普及,人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高科技技術也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網絡的發展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新課程改革教育事業也蓬勃發展,多媒體的發展方便了教學工作。把多媒體融入教學中,通過設立情景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把圖片和文字很好的相結合,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接觸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側面展開圖”這一章節時,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首先,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圓柱體,比方說油桶、柱子、鉛筆等,通過圖片讓學生說出圓柱的特點。然后,老師在多媒體上切換圖片,讓學生看到圓柱的側面,了解圓柱的側面積,通過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對所學的解答方法進行總結。最后,分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分享學習成果。把多媒體融入教學中,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枯燥乏味的知識通過多媒體可以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圖形的不斷變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
(四)營造良好教學氛圍,開展個性化教育
我國一直秉承著“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學思想,但是在教學中還沒有具體落實。對于初中數學老師來說,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顧及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避免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跟不上老師進度,打擊了其積極性,隨之逐漸厭惡學習。但是,差別還是存在的,作為老師要盡可能去彌補,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在自己的承受范圍之內學習,可以擁有自信心和滿足感,由此一來,才能更好地激勵學生學習,才能讓學生覺得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四、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初中數學的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要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探索、研究,作為中學數學老師,不能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要學會創新。由于多媒體的不斷發展,已經融入了教學之中,多媒體的運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其邏輯思維。然而這些都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改變教學模式,順應新課改要求,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尚平,鐘共明,郭肖紅,等.關于新課改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C].2018.
[2]金萍.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新課程(下),2019(2).
[3]沈玉娟.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華少年,2018(34).
作者簡介:
崔高峰,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云山學校;
曾紹信,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花都區秀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