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公司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但人們在享受其利好的同時也應警惕危機降臨。本文效仿霍布斯對國家的比喻,將公司比作“利維坦”,分析公司的形成過程和帶來的利益沖突。在公司利益相關者中,本文重點描述雇員在利益分配中的困境,并強調人文關懷在雇員關系管理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 公司治理 “利維坦” 人文關懷
公司的出現被稱作“人類的成就”,它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顯示了足以撼動世界的能量。但公司在解決舊矛盾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矛盾,在平息舊爭端的同時又引發了新爭端。權利失衡、貧富懸殊等一系列副作用,讓越來越多的人產生疑問:公司是不是沒有靈魂的“利維坦”?
一、公司的誕生與特性
“利維坦”是《圣經》中一種力大無窮的巨獸,霍布斯在其政治學著作中用“利維坦”比喻君主專制政體的國家。在霍布斯看來,文明優于野蠻,社會狀態優于自然狀態。他認為人性是惡的,因此在社會和國家出現之前,人們處在一種互相爭斗、恐懼不安的自然狀態中。但同時,人人都有保存自我、追求幸福的欲望。出于理性,人們相互訂立契約,將個人的自然權利交付給某一個人或一個多人組成的集體,個人或集體把大家的意志化為一個意志,大家則服從他的意志。像這樣通過社會契約統一在一個意志中的一群人便組成了國家,霍布斯說這就是偉大的“利維坦”的誕生。
與國家的形成過程相對應,公司也是由一系列利益相關者賦予權利而成的,包括股東、債權人、經營者、消費者、雇員等。社會為公司提供了物質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等生存條件,并給予公司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法人資格。市場經濟要求市場主體擁有明晰的、獨立的、平等的財產權,使公司得以超越其他合伙組織,在市場經濟中充當起日益重要的角色,成為能量遠高于個體的“利維坦”。
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
當公司擁有歷史上任何一個經濟組織未曾有過的地位和力量時,它開始超越社會控制的能力,進而成為一個支配者,越來越疏離于人類的傳統情感。公司由股東投資成立,因此人們習慣把股東等同于公司,把股東利益等同于公司利益,股東相當于“利維坦”的實際操縱者。股東與非股東的利益沖突隨著公司的大型化和社會化日益凸顯。
雇員作為非股東一方中較為弱勢的群體,其權益保障一直是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在公司萌芽時期,資本家占有全部的剩余價值,甚至借助優勢過度占有勞動成果形成剝削;工人階級不但超負荷工作,而且工資極為低廉。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跨國公司是最主要的推動者和受益者,但這種資本擴張使勞資力量對比處于極端不平衡的狀態中。跨國公司從世界各地獲取了驚人的超額利潤,而雇員在“工資和勞動條件向下競爭”的驅使下就業日益艱難,生活日益貧困。顯然,公司發展帶來的矛盾不少于其解決的矛盾,公司正顯現出“利維坦”的弊端。
三、人文關懷在雇員關系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知識經濟社會中,擁有知識的多少和能否正確運用知識是公司是否成功的關鍵,而人是創造知識的主體,也是知識運行的載體。在現代公司治理中,人文關懷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管理方式。有融洽的雇員關系,管理才能出成績,公司才能增強競爭力。
根據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影響雇員工作動機和滿意程度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保健因素,當保健因素達到一定水平時,雇員會覺得很舒服,但起不到激勵作用,而當它低于一定水平時,則會引起雇員的不滿。公司治理者首先要做的是確保保健因素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包括工作安全、工作環境、工資薪金、雇員關系等,這是保證工作的基本條件。二是激勵因素,這可以說是更高層次的人文關懷,主要是指精神上的關懷,比如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視等。當這些因素具備時,可以起到明顯的激勵作用,取得企業與雇員雙贏的效果。沃爾瑪被奉為重視人文關懷的企業典范,它在處理雇員關系方面運用最多的就是激勵。如果雇員做了一件正確的事,公司就會稱贊“你做得很好”;如果雇員做了一件錯誤的事,公司則會提醒“換種方法你會做得更好”。據說,沃爾瑪總部和各個商店的櫥窗中都懸掛著先進雇員的照片,公司還會授予特別優秀的管理人員“山姆沃頓企業家”的稱號。顯然,沃爾瑪的管理者試圖通過人文關懷防止公司成為沒有靈魂的“利維坦”。
(作者單位為中央財經大學)
[作者簡介:姜嚴卿(1999—),女,江蘇人,本科在讀。]
參考文獻
[1] 黃建洪.“利維坦”的誕生:霍布斯政治思想論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893-897.
[2] 常凱.論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性質[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36-43.
[3] 閆小龍.公司治理中的利益沖突與平衡[D].中南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