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保
【摘要】近年,我國中小學的校園欺凌事件又有抬頭趨勢。特別是初中生,他們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所以,不僅學校要非常重視,初中班主任也要積極采取預防和規避措施。為學生創造和諧、健康、穩定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是學校和教師的主要責任與任務。為此,對初中校園欺凌事件的特點進行介紹,然后分析事件發生背后的原因,最后結合實際工作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能給一線初中班主任提供新的思路,并且幫助初中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關鍵詞】校園欺凌 班主任 預防 規避
班主任既是班級授課教師,又是班級事務管理者,在學校、學生和家長之間起到良好的溝通作用。初中生的“三觀”還未正式形成,心智還不夠成熟,特別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加上他們的克制力不足,所以他們極易走上“歪路”。這時候,初中班主任應該履行職責和義務,為預防和規避校園欺凌事件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確保課堂教學擁有正常的秩序,學生學習和成長有一個和諧、民主、健康的環境。
一、當前我國初中校園欺凌事件呈現出的主要特點
(一)越來越多的社會閑雜人員參與其中
從當前的形勢來看,參與校園欺凌事件的不只是校內學生,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閑雜人員參與其中。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各級法院接觸的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中,有將近12%的案件有社會閑雜人員參與其中。這些人員一般沒有正式工作,且學歷、文化都不高,甚至有的是家里的獨生子。這些社會閑雜人員制造的校園欺凌事件往往非常暴力,對學生形成的傷害更深,他們根本不會考慮會產生怎樣的惡劣后果,甚至對校園內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摧殘。
(二)越來越多的女學生參與其中
初中女學生的發育相對比男生早,但是最近幾年女學生參與校園欺凌事件的案例越來越多。她們一般處于發育青春期,為了獲得男生的好感,而錯誤地選擇了暴力,依靠欺凌軟弱學生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從而吸引別人的注意。在對女學生的欺凌事件進行調查后發現,他們參與欺凌事件的另一個勇氣來源是有“關系”,而這樣的“關系”往往來源于女學生產生好感的對象。由此可見,校園欺凌事件已經發展到“成對惡劣”程度。
(三)越來越多的教師卷入事件當中
人們大多會認為,校園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一定是學生。但是,從這幾年的“湖南沅江弒師”“云南昭通辱師”等接二連三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教師卷入事件當中,并且是作為受害者。教師在人們的印象中是高尚的職業,被譽為“人類靈魂工程師”,但是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教師受到校園欺凌事件的牽連,使得有些教師怨聲連天。
(四)利用網絡釀造欺凌事件
網絡的發展滲透到了教育領域中之后,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越來越多,甚至有的學生已經有筆記本電腦、iPad、智能手機等。通過這些先進的科技設備,學生可以在網絡上肆意發布攻擊人身傷害的素材,對相關人員的名譽權、生命健康權進行了傷害。還有的學生養成了動不動喜歡在網上發帖告狀的習慣,違背事實、任意捏造后放到網上,只為了博得關注和點擊率。這種新型欺凌方式已有發展苗頭,如果不及時制止,將會給網絡安全帶來嚴重影響。
二、初中校園欺凌事件背后隱藏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嚴重缺失
家庭教育是學生接觸的最初級的教育,對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當前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成本提升,不得不讓家長在穩定家庭經濟來源方面花更多的精力。這樣一來,必定會造成關心孩子的成長過少。特別是離異后的家長,其教育子女的方式更是簡單粗暴,從而讓家庭教育一直處于嚴重缺失的狀態。
(二)學校教育忽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當前學校教育的關注點仍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上面,而很少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有的教師在班上講課時,明顯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級別,讓學生心理產生了陰影。還有的班主任對尖子生非常喜愛,而對后進生非常厭惡,恨不得班上所有的后進生全部轉學。在種種不公平的待遇作用下,學生的身心開始扭曲,逐漸對教師產生了抵觸情緒,和同學之間的關系也非常緊張,特別是和尖子生的關系非常矛盾。還有的教師仍存在各種體罰問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大影響。
(三)社會環境造成的負面因素
當前的科學技術非常發達,電子產品、影視作品、網絡傳媒文化等給初中生制造了太多的負面因素。初中生明辨是非能力有限,他們的理性思維能力還不夠,所以一旦將精力投入過多,日后非常容易成癮。例如,現在的網絡游戲產業非常發達,他們的消費對象很大部分是學生,而且學生一旦深陷其中往往難以自拔。這種不良的負面因素,正在一步步地侵蝕初中生的思維,正在引誘他們做出與自己本性存在較大出入的行為。
(四)法規法律不夠完善
我國當前的法律規定,如果學生不滿14周歲,那么該生即使犯罪但是不用負刑事責任,而超過14周歲卻未滿16周歲的學生,只對一部分犯罪承擔形式責任,國家對未成年人有保護的義務。正是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初中生更肆無忌憚,置法律于不顧。事實上,根據當前人的身心發展規律,16周歲已經在思想、行為、觀念等方面都非常接近一個成年人。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倡議將成年的界限由原來的18歲改為16歲。
三、初中班主任對校園欺凌事件采取的有效預防和規避措施
(一)和家長一同關心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培養新型的師生關系、家庭關系
初中班主任一方面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思想動態等。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在會上自由表達,從而讓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更準確的把握。另外,班主任要和教師就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多溝通,一旦學生出現任何不良情況,教師都要和班主任第一時間取得聯系,并且班主任要和教師一道形成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小組,依靠每個人的力量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構建新型的、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最后,初中班主任還要與家長多取得聯系,建立應急響應機制,一旦教師有任何問題都能第一時間找到學生家長共同協商,從而讓家長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給予更多的關注。這樣一來,就可以培養新型的、和平、民主、平等的家庭關系。
(二)對初中女學生進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女學生的成熟發育時間比男生早,所以他們更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關注。因此,教師應抓住女學生的這點心理需要對其進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指導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從而讓他們的精力全在學習方面。另一方面交給他們處理問題的技巧,從而讓他們生活和學習中的煩惱越來越少。
(三)加強學生網絡道德與安全教育借社會各界之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一方面,初中班主任要加強學生網絡道德與安全教育,引導他們正確利用網絡,和自己的學習結合起來,從而讓網絡成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利器。另一方面,要借社會各界之力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造好優良的社會文化環境。一些暴力游戲、色情文化場所等,應該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取締,特別是網吧、游戲廳等地方要第一時間整改,加大未成年人上網監督力度,一旦發現網吧、游戲廳接收未成年人則立即停業或吊銷營業執照。
四、結語
校園本身社會中的一片凈土,但是現在中小學的校園欺凌事件又出現了加劇的趨勢。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畫面,不得不讓廣大教師開始反思當前的教育。初中班主任作為直接與初中生接觸的教師,更應該承擔起這份工作。不僅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和義務,還要和家長、社會主要力量一道,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校園欺凌事件的有效遏制,尋求預防和規避方法,從而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