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婧
摘 要:文章通過對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的研究,思考游戲精神與環境創設、師生關系、自主探索、教學游戲化、規則確立、創造性等方面的聯系,得出提升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水平的若干建議,指出教師應提高課程游戲化專業素養,考慮幼兒水平,辯證地使用信息技術,合理使用繪本,重視評價。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學;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3.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5-0100-02
幼兒的年齡及身心特點決定了其普遍對游戲充滿興趣和好奇心。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讓幼兒課程具有多樣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可以讓課程實施過程轉化為具有游戲特征的過程。因此,幼兒教師應將游戲滲透于教學中,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主動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本文對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進行探討。
一、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的若干思考
第一,游戲精神與對話性環境創設。要想在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首先要做的就是創設有趣的、有利于幼兒與之對話的環境。對話性環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幼兒可以互動的游戲場地、游戲材料等,二是幼兒可以在其中自由、自主探索的游戲化氛圍。良好的對話性游戲環境是課程游戲化的前提,教師要盡力為幼兒營造游戲化環境,重視環境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參與教室環境的布置,使環境中富含想象、探索與創造的機會。環境需要跟隨著課程的開展,不斷改變和創新,這樣才能始終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教師要保證數學活動材料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為幼兒準備充足的材料,以促進幼兒與材料的對話。
第二,游戲精神與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愛護、信任、理解幼兒,尊重幼兒的心理生理發展規律,滿足幼兒的需求,還要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用愛去理解幼兒、關懷幼兒。教師要建立與幼兒平等對話的關系,多與幼兒進行溝通對話,傾聽幼兒的心聲,關注幼兒的需求,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理解、幫助、支持幼兒的行為,讓幼兒感受到教師是自己的朋友,可以在活動中和教師積極互動,共同游戲與學習,從而消除焦慮、害怕的情緒,積極投入到探索中。教師要在活動中觀察、解讀、分析幼兒,隨時給幼兒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幼兒在活動中信賴教師、積極參與、自由探索,達成課程游戲化目標。
第三,游戲精神與主動探索。教師要重視幼兒在游戲化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推動幼兒的主動探索。教師要肯定幼兒的個性化需求,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權,創設條件讓幼兒積極體驗。在幼兒開始探索活動時,教師應盡量減少對幼兒的干預,把主動權交還給幼兒,合理指導幼兒,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教師還應給予每名幼兒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因材施教,促進幼兒自主探索、主動表達。
第四,游戲精神與教學游戲化。游戲化的教學能夠使幼兒富有興趣地學習,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教學除了以游戲的方式進行,也不排除其他能體現游戲精神的方式,如給予幼兒自由的探索空間、自主的選擇權利、愉悅的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中也不要一味地想將每一節課都穿插很多游戲,應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而決定。
第五,游戲精神與規則的建立。游戲化教學的自由、自主并不排斥規則的存在。幼兒可在游戲化教學中享受自由,但是不能妨礙他人的自由,這時就需要規則。必要的規則是實現自由的前提,要使每位幼兒在游戲中有自由權,必須要有規則的保障。教師要和幼兒一起探討規則,建立規則,充分利用環境、材料等提示幼兒規則的存在,促使幼兒理解規則、接受規則,在愉悅體驗、自主探索的同時,自愿遵守規則,共同維護規則。在幼兒沉浸游戲中忘記規則時,教師必須加以引導,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根據幼兒的特點加以考慮,準備對策。
第六,游戲精神與創造性的表現。幼兒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隨時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與想法,并努力去尋找答案。在集體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發現、積極思考,對幼兒突發的新奇問題,要予以重視,及時回應。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尋找答案,必要時給予一定的支持,肯定幼兒創造性的表現。
二、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的若干建議
第一,提高教師課程游戲化專業素養。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課程游戲化專業素養,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正確認識教學與游戲的關系,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調整,提高自己的游戲化教學水平,努力為幼兒打造自由、自主的學習氛圍,使之在探索中有所創造,在游戲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第二,考慮幼兒水平。教師應充分了解班內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在進行游戲化教學時,要充分考慮班內幼兒的不同層次和能力,了解他們的最近發展區,盡可能地創設不同的探索活動,鼓勵和支持每名幼兒,讓他們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第三,辯證地使用信息技術。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已經慢慢融入幼兒的學習和生活,給教學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幼兒對此也很感興趣。在信息技術介入的活動中,幼兒學習熱情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也大大提升。但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教師需要引導幼兒知道科技產品的利弊,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手段。
第四,整合使用游戲化策略。幼兒的年齡不同、數學學習的內容不同,會影響游戲化策略的實施效果。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精確地分析教材,尋找最適合的策略,如小中班適合運用生活化游戲、生活化情境創設策略,中大班適合運用探索性數學游戲、操作情境、競賽性數學游戲。教師可以對活動綜合考慮,使用多種合適的策略達成教學目標。
第五,合理使用繪本。在使用繪本開展情境教學時,教師要精心選擇繪本,分析繪本中的有效數學元素,充分挖掘數學繪本中故事里所包含的豐富的數學知識,引導幼兒用數學思維理解數學繪本中所講述的故事,從而解決數學問題。教師還要準確把握繪本中的數學元素,精準制定教學目標,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適當調整目標要求,從而引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運用數學繪本:可以用在教學導入環節,激發幼兒興趣;可以將繪本故事作為數學學習的背景,并對數學概念加以擴展;可以用繪本故事貫穿教學始終,使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
第六,重視評價。教師要善于創設條件,讓幼兒對自己的操作進行評價。教師可以把幼兒的探索結果用信息技術呈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所在,探索解決的辦法。教師還要創設生生互評的機會,讓幼兒交換操作結果,互相評價,在互評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向同伴學習。
參考文獻:
[1]王鵬杰.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發展困境[J].教育觀察,2019(12).
[2]鄧亞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審思:內涵、意義與策略[J].教育觀察,2019(22).
[3]駱愛紅.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6(12).
[4]鄭潔.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實踐與思考[J]基礎教育參考,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