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偉
摘 要:開展有序思維訓練,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有序思維概念,使學生愛上思維;鼓勵自主思考問題,使學生善用思維;審清題目重要條件,使學生穩用思維;增加動手操作題目,使學生記憶思維。
關鍵詞:數學教學;有序思維;核心素養;思維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4-0076-02
有序思維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其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發生、發展的具體過程,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更為真實有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體驗有序思維的形成過程,靈活學習的思維方式,最終實現有序解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數學問題的解決需要有序思維,只有按照一定的規則和順序思考問題,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解題思路。有序思維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在面對復雜的數學問題時,能夠有條不紊地予以解決,數學綜合能力得以發展。那么,如何開展有序思維訓練,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呢?
一、明確有序思維概念,使學生愛上思維
有序思維可以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思路更加清晰,解題步驟更加嚴謹。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有序思維概念,引導學生運用有序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這樣,學生的參與性會更高,有利于形成有序思維的習慣。
例如,在“四則運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解釋什么是有序思維。為此,可出示這樣一道練習題:我校共有教師14人,學生326人,大車可坐40人,租金900元,小車可以坐20人,租金500元,怎樣租車最省錢呢?師:同學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運用有序思維。什么是有序思維呢?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考順序解決問題。我們先來看,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了解了這些以后,就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了。生1:老師,我知道,問怎樣租車最省錢,要先知道需要多少輛車。生2:老師,我覺得先需要知道有多少人坐車,然后看看需要多少輛車,再用一輛車的租金乘以車輛數就可以了。學生的思維在逐漸清晰,解題思路也在逐漸明確。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明確了有序思維概念,為實際運用打下了基礎。
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能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思考,使學生的思維具有邏輯性。學生了解有序思維概念,懂得它的作用,才會在解決問題時進行有效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運用有序思維,并逐漸形成習慣。
二、鼓勵自主思考問題,使學生善用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而就學生的心理特征而言,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善于思考尤為重要。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序思維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思考方法,有著思考問題的先后順序,能夠解決思考盲目性問題,非常適合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并養成習慣,以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在“利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有這樣一道數學題:2019年11月,張爺爺把兒子寄來的8000元錢存入了銀行,存期為3年,年利率為2.75%,單利計息,到期時張爺爺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錢?師:同學們,這道題該怎樣思考呢?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思考順序是怎樣的呢?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思考,很快就有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生1:老師,利息加上本金,就是取出來的錢。生2:老師,我覺得應該先算利息。不對,要先算出一年的利息。這說明學生的思維還不是有序的,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時間。很快,學生就找到了思路: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3,然后加上本金。這就是解題的思路,學生的思維在逐漸清晰。
學生的解題思路能直觀地反映其邏輯思維,這種思維是否正確有待于師生交流與討論。為此,教師需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為了使學生在解題時善于運用有序思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以便讓學生理清思維順序,明確解題思路,了解解題的步驟和思考的方向。
三、審清題目重要條件,使學生穩用思維
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往往不會解答問題,有的學生還會邊讀題,邊忘記,這樣會使思維陷入一種雜亂無章的狀態,不利于思維能力的發展。有序思維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使學生成為一個思維縝密、邏輯性強的人。在教學中,教師要要求學生把握題干,并對題干中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和整合,從而穩用有序思維解決問題。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思維訓練。有這樣一道題:有一個長方體的筆筒,長10厘米,寬6厘米,高12厘米,我想給它裹上漂亮的布,那么需要多少布呢?怎么計算呢?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題干,讓學生把握題干的主要信息。師:有了長、寬、高,求需要多少布,怎么計算呢?學生們很開心地回答,“太簡單了,按照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計算就可以了?!钡@種思維顯然是錯誤的。這是一個筆筒,它是沒有蓋子的,學生遺漏了這個重要的信息。因此,要穩用有序思維解題,就要了解題干的重要信息,不能忽視任何一個點。
審清題目,找準題目中的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系,這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分析有效信息是關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提醒學生不要遺漏信息,這樣才能提高思維的有序性和準確性。
四、增加動手操作題目,使學生記憶思維
增加動手操作是一種鍛煉學生邏輯思維的有效方法。著名數學家哈爾莫斯說,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動手——提問,解決問題。這充分說明了動手操作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數學需要思考,更需要動手實踐,也只有在動手實踐中學生的操作才能更有序、更有效。在動手實踐中,學生可以感悟公式的由來,懂得思維的先后順序??梢哉f,動手實踐的過程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不僅能記憶思維路徑,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圓柱的表面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動手實踐。師:同學們,怎樣才能做一個圓柱呢?學生們開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圓柱形的飲料罐,并動手把它剪開。師:同學們,將這個飲料罐從側面剪開,是什么形狀?它的上面和下面又是什么形狀?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側面是長方形,上面和下面是兩個相等的圓形。”學生明確了圓柱的構造,就可自己動手做一個圓柱體,感受圓柱的構造。在此基礎上,求圓柱體的表面積,思路會更加清晰。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增加動手操作題目,能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不僅使數學教學更具有趣味性,還能使解題思路更加清晰,對學生有序思維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要使有序思維方式得以踐行,就要立足學生的實際。為此,教師要明確有序思維概念,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題干要求去思考問題的解決策略。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多設計一些動手實踐類題目,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強化思維,讓有序思考貫穿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在有序思維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叢曉紅.培養學生數學有序思維“三策略”[J].數學大世界,2018(06).
[2]陳翠燕.由感性孕育理性從無序變向有序——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中有序思維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2).
[3]桂俊嬋.讓核心問題為有序數學思維的培養助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6(11).
[4]高舟舟.深化體驗過程,培養有序思維[J].小學教學參考,2019(35).
[5]黃龍玲,沈海玲.淺議數學有序思維的培養策略[J].小學數學教育,2019(23).
[6]崔燕.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有序思維——以《軸對稱圖形》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