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濘靜
摘 要:體育與健康是一門可以幫助學生增強體質技能的學科,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綜合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使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目標逐漸由應試教育與理論知識考核向素質教育轉化,導致體育教學對學生的核心素養越來越重視。因此,體育與健康教師必須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措施。只有將積極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全面滲透到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健康知識與體育技能。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實踐措施
1 引言
體育與健康作為一種偏娛樂性的科目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繁瑣的文化課學習中得到良好的調節,而且還能幫助其增強體質。然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將重點放在學生應試成績的提升上,卻忽視了培養其核心素養,從而不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 運動認知技能的培養
學習指的是以舊知識為基礎建立新知識的認知過程,因此教學以幫助學生完善認知結構為核心,即從幫助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轉化、完成對知識的思考評價等方面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將這種完善的教學方式應用到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完善豐富。同時,舊的知識經驗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意識,不僅幫助學生更容易學習新知識,而且也有助于促使學生進行思維發散,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教學方式可以使教學內容豐富連貫,體育與健康課教師要將這種教學方式積極應用到實際教學中[1]。例如,在背越式桿前訓練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采取自由形式的助跑不過桿訓練,完成直線以及斜線形式的起跳,然后在此基礎上加以約束,即要求學生沿著弧形線路起跳且以外側腳為固定腳。這樣便可以完成教學內容的自然過渡,從而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學習新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有以下兩個優點:①由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在舊知識經驗上過渡的,因此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更容易,而且也容易激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②由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可以使課堂導入與知識銜接更為流暢自然,而如果直接講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新知識則可能導致學生感到新知識乏味枯燥、難以掌握,從而影響教學效率。
3 社會適應技能的培養
社會適應技能的形成需要長時期的教育培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體育與健康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策略與手段幫助學生培養社會適應技能。高中教學中學生常以班級為單位,各個班級中的學生便是一個集體。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班集體中扮演者特定的角色。因此,在實踐教學中體育與健康教師可以班級為單位讓學生在互相競爭與配合中鍛煉社會適應技能[2]。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合作性訓練幫助其培養相互合作能力,從而為學生建立團隊意識。這樣也可以促使學生通過與其他人接觸而逐漸學習團隊合作的相關技能與優秀品質。對籃球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在班級建立籃球運動技能探討小組,從而讓學生在組內互相探討籃球比賽技能,增加學生的團隊合作技能。同時,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并告知學生將其組內探究出的相關技能應用到籃球比賽中。
4 健身實踐技能的培養
健身實踐技能屬于健身運動的實際操作范疇,指的是將健身理論應用到實踐操作中的技能。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輪流教學指導以及分組練習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健身實踐技能。輪流教學的好處是可以讓所有學生在健身實踐過程中的錯誤與不當之處都真正暴露出來,此時教師便可以為每位學生都采取針對性的糾正指導,從而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毫無例外的掌握正確的健身實踐技能。例如,在排球教學中教師講解完排球運動的相關內容后讓所有學生排隊按照順序進行實踐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便可以有時間發現所有學生存在的實踐操作問題,并對每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點。與此同時,其他學生便可以此為戒,避免自己出現同樣的錯誤,從而有利于確保每位學生都掌握排球運動的各種動作要領[3]。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將注意力集中于排球運動的實際操作步驟,而且還能通過一對一教學找到每位同學在排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實現針對性教學。
5 結語
高中學生的學習任務量較大,體育與健康課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節奏在繁忙的文化課學習中獲得有效的調節,而且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改善身心狀態。核心素養是體育與健康課的靈魂,體現在學生對所學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社會適應技能以及個人的實際操作水平等。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必須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全面提升運動認知、社會適應以及健身實踐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從而促進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曼玲,劉暢.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實踐探索[J].江蘇教育,2019,14(43):25-28.
[2] 史仲武.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學周刊,2019,18(2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