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基云
摘?要:高中是學生身心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而且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升學壓力,這個階段的德育工作至關重要,不容忽視。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德育工作開展的策略和方法,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范,有效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和全面發展。本文將對相關內容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德育是人才培養之本,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階段的學生即將步入社會或者進入更高學府深造,都需要良好的德育素養進行支撐。而且這個時期的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型,還有很大的可發展和培養空間。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是高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職責。以下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科學有效德育的方法和策略進行分析。
一、高中德育工作開展常見的問題分析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建設良好的精神文明,提升人們的德育素養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求。德育培養需要貫穿在學生整個的學習生涯當中。但是在高中教育活動中,可以發現德育培養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班主任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傳統的認知觀念中,高中就是以知識學習和升學考試為中心,其他活動一律暫緩或者取消,這種應試思想也導致對德育培養的忽視,沒有明確的德育目標,很多都處在情感激發的初級階段,在實踐落實方面存在明顯的滯后或者不足。另外,班主任的德育培養理念也由于長期的忽視或者不關注導致沒有得到及時的發展和轉型,在德育內容的豐富發展方面以及教育方式的創新探索方面,都不能和學生實際成長需求有效結合,導致學生德育素養不能得到實質提升。最后,班主任在以身作則方面也欠缺力度。在德育培養過程中,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產生良好的情感啟發效果,潛移默化中實現理念認同,并自覺進行相關的行為實踐。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沒有深入學生,師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距離感,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也缺乏深入的根源探究,德育教育趨向于空洞說教,造成學生德育培養無法有效落實。
二、高中班主任有效德育培養的方法策略
(一)提升德育理念,全面落實相關活動
實現有效的德育培養,首先是重視并且落實相關的德育工作。身為高中班主任,必須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認真學習新課改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的價值,反思傳統德育培養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所在,制定明確可行的德育培養方案,在日常管理中積極實踐和有效落實,營造良好的德育培養氛圍,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不斷提升。
比如班主任可以根據整體的教育教學活動安排,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挫折教育”“成長教育”等類似的活動計劃,引導學生在實踐參與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和感悟,進而實現德育素養的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培養活動的設計,需要對現階段的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符合時代發展和教育部門最新的人才培養宗旨,這樣才能從落后固化的教育模式中擺脫出來,遠離陳舊或者假大空的教育主題,切實提升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切實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另外,在平時的日常管理活動中,班主任也要認真分析適合德育教育的環境和契機,從課堂紀律、學習態度、課間表現、值日情況、衛生情況等多個環節進行觀察和指導,幫助學生意識到相關德育教育的內涵和作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并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另外,班主任也要引導學生積極落實相關的班級文化建設,利用和諧溫馨的班級氛圍對學生產生熏陶和浸潤作用。
(二)密切師生關系,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班主任作為班級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思想形成和行為引導有著巨大的作用。學生作為德育培養的對象,其主體地位必須得到貫徹落實,實現內在的認同感,才會真正實現道德素養的有效提高。因此,班主任想要實現良好的德育培養效果,必須密切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聯系和交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用實際行動去尊重學生和理解學生,這樣學生在信任的基礎上才會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議,進而實現有效的德育培養。另外,班主任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也要體現出良好的德育素養,處事公平公正,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信服和尊重,從而自覺主動地去聽從和落實,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良好的德育培養。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社會更是鍛煉學生的大課堂,班主任需要把這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創造各種機會,從多層次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綜合全面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綜上所述,高中班主任首先需要樹立現代的德育培養理念,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堅持以德服人,以生為主,以身傳教,在日常活動中積極落實相關的培養活動,在日積月累的科學培養過程中,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探討[J]. 陶濤.考試周刊.2016(78).
[2]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鐘水浩.考試周刊.2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