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具體從培養學生正確的傾聽心態、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指導學生養成傾聽的姿勢、教師率先樹立傾聽的榜樣、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激發學生樂于傾聽的興趣、用目標問題引導學生傾聽等八個方面,論述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提升課堂實效。學生上課認真傾聽,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會大大提高課堂實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傾聽;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05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2-0014-02
新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要營造出一種既輕松又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展現自己。然而,課堂上經??吹竭@種情況:①一名學生正在發言,講得頭頭是道,其他的人有的東看看西看看,有的做小動作,有的與同桌聊天,有的看課外書,有的扮鬼臉……②發言的學生還沒有講完,其他的學生卻大聲喊……③教師指名學生發言時,沒被叫到的學生嘆氣,鬧情緒不聽課……這些現象,不由得引人深思:這樣的課堂真的有效嗎?大家都知道,傾聽,是指一個人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安靜地聽他人講述。葉圣陶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蹦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提升課堂實效呢?下面,筆者將從八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傾聽心態
小學生愛動,貪玩,喜歡展示自己,喜歡讓其他同學聽自己說,而沒耐心聽其他同學說。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要講有針對性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周恩來從小就樹立遠大的抱負,怎樣才能實現這種抱負呢?教育學生要認真學習,上課注意聽講,認真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講《少年包拯學斷案》的故事:包拯斷案為什么如神?教育學生從小認真學習知識,博覽群書,樹立遠大的志向,特別是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養成學習的好習慣,這樣長大后才能斷案如神,為民除害。講《司馬光警枕勵志》的故事:司馬光為什么能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文豪,長大后寫出《資治通鑒》?告訴學生任何壞習慣都是可以改變的,以前有不想聽課或者聽課不認真、打斷其他同學的發言等壞習慣,只要像司馬光一樣持之以恒,克服一切困難,就能學有所成……這些故事,讓學生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
二、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觀念,要常常與學生交流,對每一個學生應一視同仁,因材施教,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例如,下課后教師與學生一起玩游戲,在游戲中引導學生,如果學生的某項游戲玩得很好,就要抓住機會,引導學生:學習與玩游戲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認真傾聽,解答完一道數學題,特別是難題,會有一種很放松的感覺,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教師經常與學生聊聊家常,如“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呀?誰對你最好呀?你喜歡誰呀?怎樣報答父母呢?長大后你想做什么呀?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從小就要怎樣做呢”;聊聊自己的童年,講些自己小時候引以為豪的事,講些自己成長的經歷,講些自己如何獲獎的情況,講講自己是如何學習的,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如“每節課上課都要認真傾聽,課后要想一想這節課老師教了什么,早上背會的知識,中午有空再回想一遍,晚上有空時再回想一遍,這樣經過多次的回想,知識就記牢了”,讓學生知道“老師真厲害,知道這么多的知識,我要多請教老師,以老師為榜樣”;聊聊學生喜歡的事,講一講自己的女兒是如何考上重點大學的,高三時其他人做作業要做到晚上11點鐘,甚至凌晨,而她只做到9點半左右,為什么她會這樣快呢?原因是上課認真傾聽,做好筆記……這樣,在學生心目中,我們不僅僅是教師,還是可以交往的朋友,并且愿意告訴我們他們的心里話,碰到問題時,他們會主動求助,師生的情感融合恰當,學生就愿意傾聽教師的課。
三、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由于年齡特征的限制,小學生都存在喜歡讓其他人聽自己說,而自己不喜歡聽其他人說的問題。因而我們就要教給他們傾聽的方法:①無論是教師講課,還是其他同學發言,腦子里不能想其他的事,要“專心”;②不能隨意插話,要聽完其他人的話,才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要“耐心”;③當其他人發表完自己的見解時,要學會評價,把自己的想法與他們溝通,要“細心”;④當其他同學的見解與自己不一樣時,要認真聽,一邊思考一邊學習,要“虛心”。
四、指導學生養成傾聽的姿勢
學生的一舉一動最能體現其有沒有傾聽。課堂上,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養成傾聽的姿勢。例如:學生聽其他同學發言時,教師要求學生的雙眼盯著書本或者教師展示的各種教具,做到心與神合一;假如其他同學的發言與自己想的結果相同時,就笑一笑、點一下頭表示認可或贊同其他同學的發言;教師要經常巡視課堂,當發現學生沒有認真傾聽,在做小動作或走神時,教師就應該慢慢走到學生面前,用手輕輕敲一下學生的課桌,或用手輕輕撫摸一下學生的頭,或用眼神盯一下學生,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已經發現自己的不良舉動了,要引起注意,認真傾聽。當然,教師還可以通過觀察,了解每個學生聽課的效果,及時得到信息反饋。
五、教師率先樹立傾聽的榜樣
傾聽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他們的榜樣。在與父母的交談中,他們會說“我的語文老師如何好,我的數學老師如何好,××老師上課表揚我了,××老師下課與我交談,××老師上課向我提問了,我的作業及時完成,字跡端正,××老師夸獎我了,××老師今天又表揚我認真聽課了”,可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而要求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教師要率先樹立傾聽的榜樣。第一,在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時,教師應專心傾聽,不管學生的見解如何,絕不能在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時忙其他事;第二,不要隨便叫停學生的發言,要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恰當的點評;第三,下課后教師與學生交談、處理學生的“告狀事件”時,也要注意耐心聽完學生的講話,給學生一個表達自己的機會。這樣,既達到了課內外與學生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樹立了傾聽的榜樣。
六、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
恰當地去評價每一個學生,是讓學生養成良好傾聽習慣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恰當地進行評價。例如,“大家看一看,××同學坐得非常端正,雙手放在桌上,豎起耳朵,聽得多認真啊”“××同學在聽取其他同學發言時,能指出不足,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同學上課聽得很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喲”“ 你看,××同學善于把自己的觀點與其他同學的觀點進行對比,找出不同點,這種學習方法非常棒”“大家看一看××同學的眼神,他聽得可真入神呀”“大家看××同學不但能聽懂其他同學的發言,還能融入自己的想法,多棒呀”……當學生的回答較好時,教師可豎起大拇指夸獎學生,引導其他同學鼓掌,當成績較差的學生進步了,可在班上適時表揚他,“××同學上課認真聽講,這次考試成績進步較大,老師相信大家如果認真傾聽,成績一定會進步的”,教師給一個鼓勵的眼神,說一句表揚的話,不用花時間,也不用費力氣,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認真、細心去尋找學生的閃光之處,表揚他們,這樣自然而然地能讓學生慢慢養成傾聽的好習慣。
七、激發學生樂于傾聽的興趣
對事物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但是貪玩、好動、活潑的小學生對傾聽并沒有興趣。所以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創造興趣。教材中有許許多多學生喜歡的人物形象,教師要充分挖掘并利用這些素材,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依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一些故事;也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改變教材中例題的呈現方式。教材中有些故事很深奧,與學生的生活環境不符,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就可根據實際情況,引入現實生活中的事例,這樣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八、用目標問題引導學生傾聽
課堂上常常出現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其他同學覺得與自己無關,沒有耐心去聽這位同學說,甚至做小動作、開小差的不良現象。所以教師在叫學生發言之前要給其他學生設定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傾聽。比如,比一比、評一評誰上課聽講最認真。上課期間,對于重要的語句,教師可針對性地讓學生復述,讓學生知道“老師會隨時提問我,如果不認真聽課,就不知道問題是什么,更不會回答問題,因而要認真傾聽”;對于同學的回答,要求其他同學想一想:別人的回答與自己的想法一樣嗎?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這樣就不會覺得自己無事可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帶著問題認真傾聽的習慣。
總之,學生的傾聽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的,要求教師不斷去督促和指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找尋和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逐步養成傾聽教師的講解,傾聽其他同學的意見的習慣。這樣,學生的傾聽能力就會逐步提高,而課堂的實效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珊珊.培養學生傾聽能力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J].中國教師,2018(S1):139.
[2]張建廣.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研究[J].學周刊,2018(21):100-101.
[3]徐厚英.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3):47-48.
[4]邵 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9):120.
[5]梁桂芹.小學數學傾聽能力培養策略[J].林區教學,2017(8):80-81.
[6]易莉川.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分析[J].人文之友,2020(2):284.
[7]孫丹丹.低年段小學生課堂傾聽問題及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35(12):135-138.
[8]劉 平.傾聽花開的聲音 ——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傾聽的藝術[J].語文課內外,2019(33):44.
[9]張 靜.如何通過觀察傾聽教育學生——智斗哭豆豆[J].神州,2019(32):146.
[10]符文英.傾聽,讓教育“落地”[J].新課程·上旬,2019(10):284.
[11]王莉萍.傾聽花開的聲音 ——我的教育故事[J].科學咨詢,2020(7):123.
作者簡介:余遠明(1967—),男,福建將樂人,福建省將樂縣水南學校教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