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堅
[摘要]說播課是一種新形勢下的說課形式,它和傳統說課的最大差別在于教師說的是已經上過的課;它一改說課的缺點,繼承說課的精華,通過合理、有效地整合,將已經上過的優質課進行展示,進而實現智慧課堂。
[關鍵詞]說課;說播課;智慧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17-0069-02
2018年,在福建省示范性高中建設性學校的申報過程中,我校建設了三間學生人人平板電腦的智慧教室,用于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活動。為了試驗信息技術下的智慧課堂教學,筆者嘗試上了一節市級公開課,內容為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2中的《煤的干餾苯》,并在當年參加的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獲得省優稱號。
2019年9月,筆者在參加福建師范大學組織的福建省學科帶頭人培訓過程中,觀摩了幾位名師的說播課教學活動。回來之后,將自己的這節公開課用說播課的形式向學校教師進行展示。以下是筆者對說播課的一點體會和啟示,希望能夠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一、說播課的“說”
說播課是一種新式的教學研究活動,顧名思義,它應該是說課的一種,所以具備說課的一切要素。但它與說課的最大差別在于,說播課說的是自己已經上過的一節課,整節課的設計、活動、得失、收獲都已經在課堂中進行過。而傳統的說課既可以說已經上過的課,也可以說未上過的課。絕大部分教師在說課中經常說自己未上過的課。而教學是缺憾的藝術,每一節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這是說一節未上過的課無法展示的。
1.說教材和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三章《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中的第二節《石油和煤重要的烴》的第三課時,主要學習苯的性質,以及苯與乙烯等不飽和烴的結構與性質上的差異,為后面學習芳香烴打下基礎。
說播課的時間基本上在15分鐘左右,這樣,“說”的時間就不可能太多。在教學日標的描述中,不僅要在明線上實現對苯相關知識的學習,還要在暗線上培養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方面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2.說學情和教法
本節課的學生是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學的高一學生,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有機化學結構與性質的關系,也學習了常見的一些有機化合物,如甲烷、乙烯等,并具備初步的信息技術能力。
本節課使用的教學方式是翻轉課堂,由學生課前通過平板等終端自主學習教師布置的內容,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先通過互聯網自行解決,解決不了的再在論壇中進行相互交流。整個教學以云平臺方式進行,將師生的活動全部納入云教學中,學生的問題、教師的教學、同伴的互助均通過智慧課堂的教學云平臺進行,體現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在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極為關鍵,本節課的難點在于苯的結構特點,該部分恰好可以充分展示“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核心思想,引導學生認真思考苯的特殊性質的來源,培養他們探究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此,說播課中著重點明了這一部分的處理方式,體現了教學技巧。
3.說棱心素養
本節課充分展示了對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從苯的宏觀特征到苯分子的結構的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學會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也展示了如何從“宏觀-微觀-符號”三維表征開展化學學習。其次,在本節課的化學史學習中,從法拉第最先提取煤氣燈中的苯,到日拉爾對苯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再到凱庫勒做的神奇的夢,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正是我們中學生需要學習和發揚的。同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動手做實驗,了解到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雙鍵,完美地實現了對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核心素養的培養。
此外,在說播課時不僅要說明需要做的事,還要說明內部蘊含的道理和設計意圖,以明線和暗線的方式向聽講的人講清楚,這樣才能體現說播課的作用。
二、說播課的“播”
說播課和傳統說課,除了在所說的課即說的對象上有區別外,還有一個較大的區別在于說播課不僅有教師的“說”,還需要教師在“說”的同時進行“播”,播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學生的活動、使用的微課以及實驗的成功和失敗等。
1.視頻準備
本節課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整合的智慧課堂公開課,首先需要教師課前先發布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是苯的相關視頻、微課等數字信息,另一方面是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云平臺進行學習,以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不斷實現學習進階。在“播”的過程中,由于時間關系,不可能大量播放相關視頻,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選擇性地擷取,如云平臺資源的發布和使用,學生對問題串的思考、交流和研討,以及課堂上微課的使用,隨堂實驗的片段,等等。
智慧課堂最佳的效果在于交互性,所以,在本節說播課中,筆者特意展示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環節,特別是學生在討論區進行“兵教兵”的場景,效果很好。
2.微課處理
微課是智慧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課的微課主要是講解苯的微觀結構,特別是對苯分子中特殊的化學鍵的分析和推斷,幫助學生從分子層面學習相關知識。同時配置學習任務單,告訴學生學什么、怎樣學以及學到什么程度。
從深度學習的角度看,本節課的微課,建議增加杜瓦苯、棱晶烷等知識,重現化學史上科學家對苯的探究歷程。因為,從課后的效果看,學生對這方面意猶未盡。而增加這類微課,一方面不占用課時;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視野,增加對化學學習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3.隨堂實驗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無論信息技術如何先進,終究不能代替實驗在化學中的地位。正因為本節課是一節信息技術下的智慧課堂,更需要注重發揮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從更高的層次探究實驗對化學的影響。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學生一直有一個困惑:為什么凱庫勒式看上去是三個碳碳雙鍵,但是苯分子的真實結構中卻沒有碳碳雙鍵?該問題恰好體現實驗探究的化學思維。范德霍夫說過,一切要以客觀事實為準。微觀上有沒有碳碳雙鍵,在宏觀上就會有體現。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苯能否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探究性實驗。學生親手操作并親眼看到現象,這比任何說教都來得印象深刻。
三、教學反思
自從說課這一形式走上教研的舞臺,一線教師對它的批評不絕于耳,主要就是針對說課過于空洞,說的對象多數是評委或專家,主要講一節課如何上,卻沒有真正的實踐來證明。說播課作為一種新的教研方式,改變了說課的缺點,卻繼承了說課的精華;在新課程理念下合理、高效地整合,既能夠體現教師的教學理念,也能夠將已經上過的優質課展示給大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說播課將迎來它的全盛時代,為我們的教學教研增添光彩。
(責任編輯 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