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朔

摘 ? 要:隨著移動物聯網應用快速的發展,社會對物聯網專業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對本門課程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在OBE的理念指導下,針對通信工程專業進行的移動物聯應用技術進行教學改革的嘗試,最終在人才培養和教學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移動物聯網應用技術這門課程的改進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以至于學生能夠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
關鍵詞:高等教育 ?移動物聯網 ?OBE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c)-0173-02
近年來,移動物聯應用技術發展迅速,帶來很多技術的應用和維護人員的需求,并在多方面顯現出了強大的優勢,同時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是被動學習,主動思考的很少。高校教育已經被我國所重視并且提出了高校教育問題。與此同時,通信系統專業掌握基本的移動物聯應用技術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因此,我們提出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寫為OBE),也就是以學生成果作為導向,強調在教育中獲得更多能力。通信工程專業的移動物聯網應用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它將能夠促進學生們發揮其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以便于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
1 ?成果導向教育(OBE)的內涵
成果導向教育在我國已經興起并且應用到實際高校中,從圖1給出了根據行業需求來制定高校各門課程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最終決定各個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學生們在學習這門課程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便于使學生的能力得以展示,發揮自己的長處,最終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
2 ?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移動物聯網應用技術是通信工程專業的專業課,這門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并掌握移動物聯網基本概念和理論。通過課程的講授,結合本門課程對OBE進行實施,深刻體會到該課程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 課程定位不準
根據OBE的相關理論,課程目標為達到畢業要求而設計,而畢業要求可以認為是更長遠的專業目標。通信工程專業以培養學生要求他們掌握通信系統的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提取有用的知識的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從事通信系統一些小的設計、研發、維護、運營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很多高校為了適應社會需求而開設移動互聯應用課程。但是不是只照搬照抄的開設,而是要對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學會對一些系統的開發。然而,當前教學過程中,對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的內涵定位不準,不同專業使用類似的教材,相似的教學內容,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更沒有做到因專業而改變。甚至直接使用移動互聯應用專業的某一門課程內容作為本課程的教學內容。
2.2 教學方法簡單
現在的院校是所教授的移動互聯應用技術課程都是好多以理論為主,講授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與實踐脫離。即使有部分實驗也是在實驗室或機房進行的,也是存在一些不足,老師講一步,學生練一步,導致學生都不能清楚每個操作的具體含義和目的,只能簡單運用,不能靈活發揮。
3 ?對移動物聯網應用技術這門課程教學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根據上述問題,對照OBE教學的內涵,建議在進行課程實施過程中,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3.1 增加實踐環節
實踐教學是對課堂教學的理論上的應用,能夠把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能夠使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實踐教學能夠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操作,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動腦意識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思考。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得到開闊,想法逐漸變成現實。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實踐教學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實際上校外實踐就是走到企業中去。我們先看一下校內實踐是在學校里要以創新創業和競賽為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結合理論知識參與到項目設計中。在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同時,也鍛煉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興趣,我采取競賽的方式把學生設計的產品各自展現出來,讓學生開闊視野,引導學生復合知識結構,更有利于學生的就業。校外實習就是讓學生參與到社會中,讓學生接觸技術領域的發展方向和前沿技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把握人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在學校應該培養教師走進 企業。安排教師帶著課題和項目到企業去實踐。參與到企業的實際中去,不斷的積累工作經驗。并且安排學生進入企業觀摩學習。培養移動物聯網應用的人才。大力開發理論與實踐于一體,并且與實際職業相一致的教材。
3.2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針對通信專業特色,移動物聯網應用這門課程越來越重要了。如果只采用老師講授學生聽的效果不是很好,要上課的多樣化。以激發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要推行案例式、項目式、討論式等模式,把教和學融為一體。由于移動物聯網理論較多,學生的興趣很少。這種情況下,我們采取學生自己講老師聽,學生們互相講,重構學生的課內課外的學習流程。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以培養。在專業能力方面,學生的思維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另外,還可以培養學生自學的好習慣,自學這一項是最重要的,當今社會,工作以后能用到的未必在大學中都學得到,那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現在可以從論壇中自學,可以從書本中自學,可以從視頻中自學等等。總之,教學要堅持以“重技能、會應用、能創新”的總體思路,針對專業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針對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總體思路。
3.3 明確課程定位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是通信工程等專業的核心選修課程,對本課程的要求有其鮮明的專業特色。因此,課程必須著眼于電子信息系統的功能和需求,為通信系統的設計開發服務。
4 ?結語
面對移動物聯應用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給移動物聯網應用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針對實際情況進行了有效的改革。在基于OBE的理念下,制定了通信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調整了移動物聯網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加了實踐環節。這些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注重鍛煉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表明,從學生的效果來看,移動物聯網應用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了進步。
參考文獻
[1] 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7-37.
[2] 閆春娟.物聯網專業實驗室的創新建設[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2(2):89-91.
[3] 陳玉川,古鵬,胡曉,物聯網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與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
[4] 張秀杰,盧鳳偉.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移動互聯應用技術》課程大綱開發研究[J].通訊世界,2015(21):269-270.
[5] 陳娟.高職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7):162-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