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妮
摘 要:將思想政治課程融入到專業課教學領域是當前全國教育領域研究和探索的熱門話題,課程思政逐漸成為了我國專業教學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實踐、新理念和新形勢,作為高職機械類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當下教育改革高度關注的前沿問題,以構建大思政育人體系的視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學的全過程,以課程思政的應用指導意義,找尋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師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思路。
關鍵詞: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思政;改革思路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闡述的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又在北京召開的學校思政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了“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見解,這些觀念的提出給我國教育領域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課程思政不再是思想政治課程的專有內容,各類應用型專業也要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迎來全新的改革時代。
一、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的重要意義。
1.1課程思政是專業課程立德樹人教育的總體任務需求。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里,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成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基于各個學科專業承載的課程思政價值觀教育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也是滿足立德樹人教育總體任務的根本需求,在專業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可以幫助專業教育在提升專業教育水平、服務學科發展的同時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使青少年滿足新時代中國人的思想政治要求。
1.2課程思政是專業課程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根本途徑。
高校一切專業教育工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背景下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專業和思想的全方位發展是高校教育的要義所在。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融合能夠幫助專業課程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幫助學生塑造愛黨、愛國、愛社會的社會主義發展主旋律思想道德,課程思政不是干預專業課程教育,而是在思想根源幫助課程教育打開與學生的內在聯系,是幫助專業課程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根本途徑。
二、課程思政在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融合需要解決的問題。
2.1思想政治教育“孤島”問題。
作為職業院校機械類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擁有實踐性較高、操作性較強的特點,教師在進行專業教育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專業實踐教學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不能夠與全校思政大教育格局相匹配,造成了思政教育的“孤島”現象發生。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樹立立德育人理念的重要意義,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認識,抓好專業教育范圍內的思想政治育人工作。
2.2專業教師自身道德建設問題。
在進行課程思政的教育改革過程中,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師往往將強化自身的目光集中在專業業務能力方面,忽視了對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技巧和理論的培養,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句話并沒有較為深刻的認識,使得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師在課程思政的教學中難以實現言傳身教的優勢,不能發揮師德自身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引導作用,不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
三、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思政的嘗試與實踐。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育的課程思政最好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配合思想政治專業教師打造全校視角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
3.1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結合。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的思政教學要遵循現行教育和隱性教育相配合的規律,在思想政治專業教育的引導下,深入挖掘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隱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專業特有的價值觀教育屬性來引導專業學生在進行專業實踐過程中進行思政教育的領悟和體會,注重專業教育思政引導的潛移默化育人效果,將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緊密結合,發揮大思政教育的整體作用。
3.2挖掘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的思政教育資源。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師要深入挖掘本專業的思政教育資源,保障學科教育建設與思政課程建設同向同行,教師在深入開展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特有人文精神的同時,還要通過工匠精神、創新精神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進行正確的引導,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的融入到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的教育資源配置過程,在理性思維和道德品質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專業培養。同時,再發揮立德樹人的優勢,提升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3.3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的主體教育作用。
教師是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深入開展課程思政的關鍵因素。首先,專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育意識,充分重視課程思政對促進專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意義,摒棄傳統“教書匠”的思想,全面開展教書和育人的雙軌并進,進而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改革發展;其次,專業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和專業能力,并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建設,充分發揮教師榜樣的引導作用,守好思想教育“責任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以學生思想教育發展為前提,展現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書育人的規律,為專業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綜上所述:當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不單單是思想政治專業教師的教育任務,在全國教育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導下,課程思政成為了其他專業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教師要充分了解自身專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通過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深入挖掘專業思政教育資源、強化專業教師思政教育主體地位等方式提升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專業的課程思政教育水平,幫助職業院校快速形成大思政的教育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應用型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王宇凡,孫軼斌.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創新融合模式探索[J].高校輔導員,2017,(06):25-28.
(作者單位: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