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也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本文旨在研究小學數學教學與微課的結合,并分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微課充分利用的原則,逐步摸索出一個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模式,希望能夠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更好地將數學課堂與微課相結合,推動教學進程不斷深入發展,進一步提高教學成果,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整合;研究
在當前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課堂教學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手段逐步滲入到具體學科的教學過程當中,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成果。現如今,將微課與小學數學課程相結合,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而且切實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成果并有效塑造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微課雖然是現代化教學的新趨勢,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課堂教學,只能是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補充部分存在。
一、微課與數學課堂整合的原則
第一,全體性原則。首先將微課與數學課堂相結合,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素質教育要求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僅僅局限于部分成績優良的學生。因此,全體性原則是將微課與數學課堂相結合的一個重要原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積極調動學生參與感,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并獲得知識的熏陶,鍛煉數學思維。教師可以將微課應用到備課階段講解階段,以至于課外輔導階段,確保教室的教學質量能夠獲得進步和提高。
第二,目的性原則。充分利用微課資源并合理整合,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充分發揮微課的積極作用。目的性原則不僅僅是指教師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設置確定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能夠有目標地學習,并進一步為學生拓展可進步的空間,學會自主運用微課,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以及探索數學知識的欲望。
第三,和諧性原則。和諧性原則是指要進一步實現教學內容與微課的充分結合,微教材已經不僅僅是作為輔助工具出現了,更成為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將微課與數學課堂相結合充分整合,才能夠發揮微課的積極作用。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最符合的微課形式和微課內容,將微課與數學課堂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第四,簡單性原則。簡單性原則是指在確保教學成果的基礎之上,對復雜的微課進行刪減,盡可能地選擇簡單高效快捷的微課。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適當將微課進行劃分,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水平,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微課與數學課堂相結合的策略研究
第一,微課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師通過充分利用微課這一輔助工具,實現微課與教學內容之間的充分融合。通過運用教育技術讓其真正為教學活動服務。例如,在講解“對稱平移和旋轉”這一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和身心發展的狀況,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學習對稱和平移的內容,主要以感性思維為主。但是在學習旋轉這一部分內容,邏輯思維較差的學生會感到非常吃力,這一部分內容需要學生具備逆性思維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將圖形順時針或逆時針進行旋轉這一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硬紙板,根據微課中的演示方式自由旋轉,加深學生對圖形旋轉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微課與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整合。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技術,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對學生進行引導,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數學問題,并通過交流探討的方式解決數學難題。例如,在學習“多位數”這一部分教學內容時,雖然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二到四位數的數字,但是如果再多幾位學生很難準確無誤地讀出來。因此,教師可以以微課的形式撥動模仿計數器,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撥完9000時,下一個多位數是多少?撥完90000時,下一位數是多少?通過設置這樣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課堂當中,并進一步提高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
第三,微課與學生探究學習方式的整合。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僅僅可以將微課這一現代教學技術應用到自身教學方面,還可以將這一技術與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充分融合,不斷優化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方式,并進一步增強學生之間的探究合作能力。例如,在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教學內容時,學生在計算時會存在很多疑惑:為什么十位數要與十位數對齊?百位數要與百位數對齊,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運用白板進行演示。也可以鼓勵學生用錄像等方式將自己的演算過程錄制下來,與其他學生共同分享。學生在相互交流探究的過程當中可以獲得啟發,同時能夠歸納解題方法,獲得不同的經驗。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真正地提高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
第四,微課與課后學習的整合。課后學習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復習和拓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好課后學習這一環節。做好這一環節的工作,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復習所學知識,同時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積極作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教師在課堂當中所留下來的知識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探索和研究,并盡可能地構建起新舊內容之間的聯系。也可以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與老師或其他同學聯系,提高自己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統計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充分挖掘互聯網資源,了解統計概率等知識內容,對于生活中常見現象也可以分析發生的可能性,同時能夠保持對數學知識的渴望和探索的熱情。
綜上所述,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要實現微課與小學數學課堂的充分整合同時,應該不斷總結和思考優點和不足,并在后續的工作當中彌補。通過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并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數學問題,并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密切聯系,在相互探究的過程發現問題,總結問題,交流數學課程的學習經驗,進一步塑造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春雪,王劍.智慧教育下的小學初中數學微課教學資源開發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4):136.
[2]龐敬文,張了航,王夢雪,等.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5):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