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霞
摘要:本文基于對小學語文教學手段的簡單了解,結合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學生寫作進行一體化教育的重要意義,可以從小學語文課內外知識的結合、豐富閱讀形式、議題選定的角度等方面具體措施進行有效開展,激發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興趣的同時,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質量與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一體化教學;具體策略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生產水平的顯著提高,人們逐漸把注意力重心轉移到教育質量與效率上來,而小學語文的學習則是對中國文化認識與了解的基礎,因此,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閱讀與寫作兩者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提高其能力與模式的結合是小學語文培養的核心目標。
一、實現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習作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就目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和習作教學現狀來說,小學生本就處于好奇活潑階段,討厭固有化的教學模式和內容。群文閱讀指的是以教材內容為主,課外閱讀為輔的教學模式,而習作是指有根據固定主題,把相關寫作素材整合為一篇文章,具有較強的目的性。而實現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習作與一體化教學不僅能夠改變原有傳統的教學模式,擴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閱讀思考的自主能力,系統性的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小學生對閱讀與習作訓練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三年級語文教學內容時,不難發現新的專題模式比以往教學內容的學習目標更為明確,而且能夠對教材內部與外部的教學資源最大程度的進行整合,進一步為有效實現群文閱讀習作一體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習作一體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課內外知識的有效結合
實現課內外知識的有效結合,能拓展小學生的閱讀知識面。以明確小學生的學習目標為核心,圍繞其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根據課內知識的主題為主要內容,以相關的課外讀物為輔助內容,在節省大量教學時間的同時,還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和機會,進一步培養學生廣泛閱讀與積累素材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1]。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每節課教學目標的不同,圍繞其教學內容對課外文章進行選擇,如教師對“生活的啟示”單元專題的講解,課堂中選擇的議題就是“從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啟示”,教師可以把教材內容《櫻桃樹》與課外文章《釣魚》結合起來,或者在專題內容為“以誠待人”,其議題就是指“如何做到以誠待人”,教師可以把《尊嚴》這篇課內讀物進行精細講解,讓同學們知道并了解尊嚴的意義,而在選擇課外讀物時,可以對其進行粗略的講解,如《鄧稼先》和《嗟來之食》這兩篇文章就非常適合,既能體現出課題的的主體,又能讓小學生懂得其中的道理。
(二)把握對議題選定的角度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從小學生的成長需求與人文工具的角度出發,對議題的選定要有一定把握。根據議題能起到有效引發小學生討論與思考的作用,所以在確定議題的選擇時,需要對其延展性、包容性、討論性與激勵性進行一定探討,而在小學生學習方面除了展示學習的自主性,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活動,保持小學生原有的活力。
例如:教師在五年級的古詩群文閱讀中,根據專題的內容,實現對議題選定的把握,如在開展“一樣的送別有別樣的情懷”這一議題中,選擇的古詩閱讀內容為《贈汪倫》《琵琶行選段》《芙蓉樓送辛漸》等具有朋友送別情懷的古詩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理解詩中意境涵義,音字校準且帶有感情的大聲朗讀出來,最后完成習作整合任務,讓學生在相同涵義基礎上編寫出相應的古詩詞,并通過合作活動激發學生的原有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逐漸完善認知結構。
(三)展現閱讀活動形式的多樣性
閱讀活動形式的多樣性,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群文閱讀與習作的融合速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原有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比較閱讀更能帶領學生理解教學文章中的含義,自然是少不了教師在其中發揮的引導作用。在比較閱讀活動中,教師要發揮其應用的職責,善于指引并帶領學生對文章中重要線索進行相應總結,根據文章的表達方式與內容的差異性進行判斷,并且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大量詞匯,為習作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教師在進行六年級專題為“畫家的思想”中,對畫家的介紹就包括了齊白石、徐悲鴻以及張大千。根據其不同的繪畫作品,衍生出對畫家的人物和心理活動介紹,甚至是在語言、外貌、動作和側面入手,雖然其共同點是對人物與作品的形象刻畫,但是在刻畫人物的方法上存在很大不同。通過群文閱讀強化習作能力,使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大量的好詞好句,而且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果進行監督和鼓勵,從而使一體化教學發展的更為全面。
(四)運用原始寫作激發閱讀動力
原始寫作指的是通過原有的經驗與認知結構進行寫作,雖然其在寫作過程中可能會發揮一定作用,但對寫作能力的要求逐漸提高,因此可能表現不出非常好的效果。以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提出閱讀能力帶動原始寫作能力,進一步對原有知識進行加工,并重新生成細化知識的多層次涵義。“以讀帶寫”的提出能夠對小學生的閱讀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2]。
例如:在進行專題閱讀與習作閱讀活動中,教師要把閱讀主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拉近學生與書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有一定的親近感。教師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潮流,運用科技手段為學生進行多方面教學內容的展示,課堂導入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短片,并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話將內容描繪出來,并寫出自己的想法,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結論:綜上所述,想要有效實現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習作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基于遵循語言的基本規律,且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成長需求,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在充分發揮群文閱讀與習作相互融合的作用時,豐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海金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個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2):96.
[2]王麗媛.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學生寫作體驗整合的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