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廣西機電工程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現狀,提出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實施策略:夯實學生鋼琴彈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觸鍵技巧,規范彈奏方法;掌握和弦編配方法,提高即興伴奏能力;加強聲樂訓練,提高歌唱水平。
【關鍵詞】中職學校 學前教育 幼兒歌曲 彈唱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6-0107-02
學前教育是一個人學習生涯的重要開端,是構建國民教育現代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關系黨和政府為廣大老百姓辦實事的民生基礎工程,關系千千萬萬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
隨著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學前教育資源的迅速補充、擴大和普及,學前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對幼兒教師的兒童歌曲彈唱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兒童歌曲的順利彈唱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必備的技能之一。幼兒教師的兒歌彈唱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幼兒園音樂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和教學質量的優劣。在自治區教育廳每年舉辦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技能賽項中,幼兒歌曲的彈奏及幼兒歌曲的演唱比賽也被認為是重中之重。由此可見,加強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校學生的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一、廣西機電工程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鋼琴彈奏能力基礎差,練習時間少
廣西機電工程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歌曲鋼琴彈唱課程主要安排在第二學年。雖然在第一學年安排了電子琴彈奏、樂理、視唱和聲樂的練習,學生有了一定的樂理知識、視唱能力、鍵盤彈奏的基礎和聲樂的基礎,但由于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小學及初中階段沒有真正接觸過鋼琴,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歌曲鋼琴彈唱能力的訓練,音樂基礎相對較差,部分學生甚至連鋼琴視譜都可能存在困難。而鋼琴彈奏技能是每名學生需要長時間練習之后才能真正掌握和提升的一門基本技能。學生在學校里實際可自由支配練琴的時間太少,對那些鋼琴彈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都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學習幼兒歌曲鋼琴彈唱的課程存在很大的困難。
(二)上課方式大都采用集體授課模式,個別指導少
由于學校辦學條件的限制以及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多數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無法按照普通高等音樂專業院校的要求采取一對一專業指導的人才培養模式,他們大都采取集體授課、大班制形式教學。對鋼琴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習來說,這種教學形式可以有效節約資源,也有利于教師組織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對鋼琴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對學生的鋼琴彈奏能力、伴奏技巧的培養和提升卻相當低效。尤其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彈奏手形、觸鍵的方法都不規范,有些學生唱歌時音準和節奏出現錯誤,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一對一的培訓和指導、因材施教,集體授課的教學模式顯然很難做到精準指導。
(三)在校時間短、任務重
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既有彈又有唱,彈唱結合,是一門需要學生能夠有效地把樂理基礎知識、鋼琴彈奏、聲樂、視唱聽音、即興伴奏等知識和能力有機融合的綜合藝術課程。廣西機電工程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的時間一般只有兩年,學生在只有一年的鍵盤練習和彈奏的基礎上,想要使幼兒歌曲彈唱技能達到即興鍵盤伴奏的較高水平,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要求掌握和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太多,其中五項技能即彈、唱、跳、畫、說(講故事)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練習,因此想要真正做到對幼兒歌曲彈唱自如,必須要具有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精神。
二、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實施策略
(一)夯實學生鋼琴彈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學生的鋼琴彈奏基礎薄弱,提高其鋼琴的彈奏水平和能力的前提是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第一,學生要認真讀譜,包括讀懂樂譜的旋律、節拍、音樂的情緒,掌握音樂的節奏,對樂譜的旋律有一個比較整體的理解和認識,形成較好的彈奏習慣和審美感;第二,要了解歌曲的音樂形象,作曲家的個性、生活及創作背景等,同時進一步了解幼兒歌曲的調式調性、音樂的體裁、風格、速度快慢和節奏等;第三,加強三個升降號以內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和弦的彈奏練習,便于熟悉各調的鍵盤;第四,可增用車爾尼599、849、拜厄鋼琴練習曲等教材,加強鋼琴練習曲的練習,提高彈奏基本功。
(二)掌握觸鍵技巧,規范彈奏方法
在學習鋼琴的彈奏之初,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正確的鋼琴彈奏方法和姿勢,手形、觸鍵動作要規范,養成良好的鋼琴彈奏習慣。每天嚴格按照指法要求及觸鍵要求至少彈奏3~5遍哈農鋼琴練習曲1—20,讓每個手指都能獨立靈活應用,在彈奏練習曲時要求學生嚴格按照練琴的口訣進行練習,做到看背看背、分合分合、慢快慢快、零整零整。對學生鋼琴彈奏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師在上集體課時可通過加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一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節奏感和音樂感。如在學習彈奏《我愛我的幼兒園》時,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四組,第一組學生彈奏樂曲的主旋律,第二組學生用沙錘打每一個小節的第二拍兩個八分音符,第一拍休止;第三組學生用三角形鋼鐵打每小節第一拍一個四分音符,第二拍休止;第四組學生用小軍鼓打每小節第一拍兩個八分音符和第二拍四個十六分音符。在鋼琴回課環節,教師則需要對學生的鋼琴彈奏進行一對一的訓練和具體指導,讓學生熟練掌握鋼琴連音、跳音的奏法及樂曲分句時的換氣奏法等。
(三)掌握和弦編配方法,提高即興伴奏能力
和弦編配是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優秀的幼兒歌曲和弦編配,可以讓歌曲的旋律性、節奏性更強,表達出的音樂形象更鮮明、更生動,同時也豐富了歌曲的內容和情感。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精講音級的屬性與性質、和弦的結構、和弦的基本屬性和運用常識,分析幼兒歌曲彈唱中所使用的和弦以及和弦編配的基本方法等。其次,讓學生掌握和弦編配的步驟。要學唱歌曲并分析歌曲的調式調性,分析歌曲的曲式結構并進行分段分句處理,選擇終止式。每小節根據其旋律中音的長短、音的強弱位置、音的多少來確定相對應的和弦,并做好和弦標記。再次,針對兒歌和弦結構常常比較簡單的特點,對彈奏水平一般的學生,和弦的編配可盡量簡單,基本方法就是采用ⅰ、ⅳ、ⅴ或屬七和弦并能進行有機連接就足夠了。對于彈奏能力稍強的學生,可適當增加其他和弦,以豐富和聲。最后,在伴奏音型的選擇上,要根據歌曲的風格合理地選用。如進行曲體裁的兒歌,可采用柱式或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以增強歌曲旋律的厚重感及歌曲的行進感;活潑歡快的兒歌,可采用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抒情風格的兒歌,可采用琶音或全分解和弦的伴奏織體,以充分地表現并突出歌曲伴奏旋律柔美的音色和伴奏特點。
(四)加強聲樂訓練,提高歌唱水平
第一,要求學生必須擁有良好的呼吸氣息和支持。帕瓦諾蒂說過:如果掌握不好呼吸,就無法真正唱出好聽的旋律和聲音,甚至可能會毀壞嗓子。可見,要讓學生真正學會呼吸和歌唱的氣息支持方法,要先學會正確的氣息呼吸。進行氣息支持訓練的方法有通過聞花香讓學生找到身體放松的感覺和吸氣狀態;通過嘆氣可以找到學生的腹部和吸氣的最佳位置,通過模擬吹蠟燭來控制均勻的呼吸吐氣等。
第二,要求學生打開聲帶和喉嚨。有些學生在唱歌時發現聲音出不來,原因在于有些人的喉音較重,唱不久之后嗓子就疼;而有些學生因為唱到高音區近似于喊叫而聲音變得發抖、刺耳,原因就在于沒有及時打開聲帶和喉嚨。所以在實踐中,筆者認為通過把u和i這兩個元音結合起來進行練習對于打開聲帶和喉嚨的效果較好。因為學生在發u的元音時,喉位最低,聲音最通,這是因為u的元音能夠強迫內部的力量通過聲帶來推動元音打開聲帶和喉嚨的一個重要作用。i的元音較其他幾個元音對聲帶的元音要求最強,在課堂中練習u和i的元音時,聲帶和喉嚨所承受的內部壓力也較大,練習的時間一定不能太長。把i、u結合在一起進行訓練,既有效地拉緊了聲帶又穩住了聲帶和喉頭。在練習中必須特別注意i和u的元音共鳴位置必須統一,不讓u的共鳴位置完全掉在i的下面,因為u和i容易讓空氣進入學生的鼻腔,u容易暗淡沉悶。如:
2/4? 1 2 3 4|5 4 3 2|1 2 3 4|5 4 3 2|1 -||
u? ? ? ? ?i? ? ? ? ? ?u? ? ? ? ?i? ? ? ? ? ?u
第三,針對聲音中的共鳴度和位置進行精準訓練。對初學歌唱的學生來說,往往自然聲區位置較好,但是有的自然聲區位置低,唱高音困難。因此,對那些初學歌唱的學生,歌唱的發聲必須采用高位置頭聲的訓練方法,這是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無論唱高聲區還是低聲區都應該從頭聲的訓練方法來唱歌,以追求面罩上的共鳴。
第四,咬字和吐字訓練。學生在歌唱時清晰地咬字吐字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示學生如何運用唇、齒、舌、腭的技巧和力量把字音正確發清楚,根據漢語拼音正確咬住字頭、保持正確的字腹、收住字尾,大聲反復地朗讀歌詞,這是加強學生咬字吐字能力訓練的有效方法。
第五,融入情感進行訓練。在幼兒歌曲彈唱的教學中,教師應先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歌曲的整體音樂旋律和情緒以及理解歌曲的音樂內涵,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歌詞所需要描述的故事情節和歌曲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邊欣賞演唱邊進行思考,充分展示幼兒歌曲的音樂特點,淋漓盡致地進行彈唱和表達。
(五)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激發學生的彈唱興趣,促進學生演奏和彈唱能力的提高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兒歌彈唱興趣小組、校園才藝展示小舞臺、文明風采、五四社團之夜等,同時結合校內技能大賽,定期組織舉辦兒歌彈唱比賽,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己兒歌彈唱的平臺。通過參加各項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提高其登臺的能力和琴技水平;能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和機會,同時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發現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競爭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彈唱技能。
總之,對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來說,兒童歌曲彈唱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盡管大部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兒童歌曲彈唱技能基礎差、底子薄,但是只要按照教師的要求,找對方法,刻苦訓練,并加強理論實踐鍛煉,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兒童歌曲彈唱能力。
【作者簡介】李小玲(1974— ),女,廣西桂平人,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
(責編 李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