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培養學生較強的創業意識,推進學校的品牌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職業學校 創業 教育理念
從國外的先進教育經驗可以看出,要大力發展國家經濟,必須要重視對學生以至于國民的創業精神以及創業意識的教育與培養。在我國現如今經濟發展條件下,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發展創業教育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求,是中職學院學生就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世界經合組織(OECD)的專家博爾認為,創業是以后社會中人該有的“第三個教育護照”。根據我們中等職業學校當前創業教育的現狀,務必把創業教育納入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教育中,把培養有創新意識、有創造力的人才工作納入“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工作中來。有教育者提出“創業人力資源”的概念,他們認為,從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我們應重點發展創業人才教育以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求,并解決科技成果的轉化以及職業學生就業難等問題。在創業教育領域中,我們可以借鑒許多國外的先進經驗。例如,在美國,高校領導層都普遍注重對學生的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的推行是一個龐大的運行系統,只有各方配合、資源利用,才能更加高效地進行?,F階段,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的局限性及長久以來受社會文化傳統的影響,學生缺乏激勵教育,我國開展創業教育還有一定的欠缺。雖然開展創業教育我們不一定能像美國社會一樣得到各方資助,但是我們的政府機構和學校系統可以給予大力的支持與幫助。首先,在教育系統內,創業教育應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建立縱向領域的領導決策機制;其次,教學、教務、行政等部門要對創業教育的開展大力支持與協作,建立橫向領域的工作協同機制。其中,要重點解決創業教育啟動資金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實現就業實習等諸多現實問題。
一、建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健全教學制度
在美國以及德國等發達國家,創業教育均已成規模。國外高校在創業教育方面開設的課程有:商業計劃書、創造學、新興企業的融資、創業財務管理、企業的領導藝術和教育、創業所涉及的一些法律、創新實驗課程、人力資源管理、創業心理學、企業的發展戰略、創業管理學、成功學等。
1.建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在課堂教學方面,創業教育應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應提高學生課堂的開放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例如,國外的某些高校開展實訓選修課,在課程中,邀請成功創業者與學生一對一交流,學生可以直接、仔細地咨詢創業計劃。如仁斯里爾大學,在學生參加了創業大賽且獲獎后,就能到學校的創業孵化器中進行孵化。美國的百森學院堅持舉行“創業人之日”的相關活動,邀請一些著名的、比較有影響的創業家,與學生們一起座談交流,設立了“百森種子基金”,成立了“創業家協會”,有志創業團隊都可以申請到4 000美元到20 000美元不等的創業基金;在課程設置方面,開設利于提高大學生創新和自主能力、并且設置創業教育上的理論課程,同時,實踐性課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又比如,我國溫州職業院校,根據溫州鞋業的優勢,開設了“設計鞋樣”課程,培養出很多設計人才。創業課種類多樣化是中等職業學校里培養創造性、實踐性人才應特別注重的問題。有的學校把開設的人力資源管理、職業生涯規劃、公文寫作、創業概念、拓展訓練、公司法與合同法、創業財務管理、風險投資、創業者的“企業家”精神、現代企業意識、財務分析管理等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或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
2.理論與實踐互補
發達國家許多高校在教育課程改革中更多地采用實踐教學法,教學過程注重實踐,在課程中讓學生根據自身想法分組配合,提出創業理論,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到企業,在實踐中學習,驗證創業理論的可用性。學校通常會成立專門的創業教育交流中心,聘請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從事理論教學,聘請從事風險投資的專家以及企業管理人員等從事或者參與創業教育工作。
二、建設高素質創造型創業教育的教師隊伍
在國外,許多學校的創業教育師資主要來自企業。職業學校創業教育的師資應注重教師的素質教育,不僅僅需要專業的理論指導,經驗的傳授也是必不可少。比如,百森學院設立了“創業教授”,其中聘請的“創業教師”必須是有經驗的創業家、政策的制定者、從事企業管理的實業家或者是企業的高管人員,以這些師資力量來彌補理論教育的不足。
根據目前國內創業教育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內外已有的創業教育成熟經驗,搞好創業教育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這支隊伍應當包括專業的教師團隊、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企業家、理論和實踐兼備的專家以及成功創業的畢業生。如創業孵化器的部分專家、經濟管理類的專家、政府經濟部門專家、創業投資家、工程技術類專家等。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經歷了創業時期的百般艱難,創業的親身經歷使他們的經驗分享更貼近實際,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
此外,還可以邀請有創業經驗的校友回校開設經驗分享選修課,以其自身經歷來增強課程的說服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實踐經驗。
創業教育是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趨勢下,學校培養高水平、高技術人才的必選之路。現如今知識經濟的發展背景下,以知識、信息、能力為主體,為中職教育背景的學生創業就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但是,我們學校開展創業教育并不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去創業,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思路以及創業意識。中職院校只有充分意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畢業生就業難的現實問題,并能夠不斷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為了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創業教育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可持續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
三、中等職業學校要以創業教育為契機建立品牌學校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品牌建設一般從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誠度、社會滿意度、認知品質、品牌聯想、其他品牌資產等6個方面來檢驗和評價(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一所學校的教育品牌建設可以不求面面俱到,但至少應有2個以上的品牌產品。學校教育品牌如果建設成功,就可形成良性循環:
其中,“出口旺”帶動了“進口暢”就體現出學校就業與創業教育的成效。也就是說,就業創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品牌建設工作,同時,學校品牌建設的成功勢必推動就業創業教育工作的進展。
所以,根據中等職業學校當前創業教育的現狀,務必要把創業教育納入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教育中,把培養有創新意識、有創造力的人才工作納入“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工作中來。
參考文獻:
[1]孫長纓.當代大學生就業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劉寧俊.新聞出版系統學生就業指導[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王夫年.中職學校學生創業教育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17).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聞出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