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花

【摘要】目的 分析產后盆底肌康復知識對孕婦的重要性。方法 隨機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0例孕婦為此研究對象,均對孕婦的需求進行調查然后予以健康宣教,對比健康教育前后孕婦對盆底肌康復知識掌握優良率。結果 與實施健康教育前后孕婦掌握盆底肌康復知識優良率比較,實施健康教育后孕婦掌握盆底肌康復知識優良率較高(P<0.05)。結論 產后盆底肌康復具有簡單、安全性的優勢,應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方案。通過產前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婦對盆底肌康復知識的掌握程度,防治了盆底肌障礙性疾病,利于產后身體的恢復,由此可見盆底肌康復知識對孕婦的重要性。
【關鍵詞】產后盆底肌康復知識;孕婦;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2..01
目前醫療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越來越重視醫學保健,尤其是在產婦產后盆底肌保健方面,通過孕前的健康教育可使孕婦詳細的掌握有關盆底肌康復知識,不僅防治了產后盆底肌功能障礙性疾病,也促進的產后的康復[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產后盆底肌康復知識對孕婦的重要性,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隨機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0例孕婦為此研究對象,年齡自23歲至35歲,均值年齡(29.0±4.2)歲。
1.2 方法
均對孕婦的需求進行調查,同時予以健康宣教:①調查:向孕婦詢問是否了解盆底肌康復治療的意義、每天康復的次數、正確治療方法等,護理人員詳細的了解孕婦掌握了哪方面的知識,又沒有掌握哪方面的知識。②了解孕婦的需求:每例孕婦的情況有所不同,因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有的孕婦并不愿意實施盆底肌康復,因此護理人員應詳細的了解孕婦的需求,如是否愿意實施盆底肌康復、是否需要了解相關知識得等。③發放調查問卷:在正式進行健康宣教前,護理人員將一份調查問卷發放到孕婦手中,由孕婦自行填寫,然后收回。護理人員向孕婦講解有關知識,講解后,詳細的回答孕婦提出的問題。
1.3 觀察指標
在進行健康教育前先由孕婦填寫一份盆底肌康復知識調查問卷,在完成健康教育后再填寫相同的一份調查問卷,對比實施健康教育前后孕婦對其知識掌握優良率進行分析。調查問卷的滿分為100分,85分以上為優,60~74分為良,59分以下為差。
1.4 統計學
本次研究數據經過SPSS 19.0進行總匯處理,用率(%)來代表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當檢驗結果為P<0.05,則代表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與實施健康教育前后孕婦掌握盆底肌康復知識優良率比較,實施健康教育后孕婦掌握盆底肌康復知識優良率較高,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
3 討 論
在實踐中,大部分孕婦對盆底肌康復知識并不是很了解,因此產后沒有意識到盆底肌康復的重要性,甚至抗拒進行盆底肌康復[2]。妊娠與分娩的過程損傷了盆底肌肉,因此引發盆底功能障礙,最終導致一些不良癥狀,如子宮脫垂等。產后若盆底肌肉的功能沒有及時恢復癥狀,會引起陰道松弛、子宮脫垂等癥狀,對女性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此外產后進行盆底肌功能康復不僅協助孕婦恢復身材,更降低了因生育發生尿失禁的幾率,最終提高性生活。
女性的盆底肌解剖比較特殊,在分娩之后沒有保護好盆底肌肉,那么極易引發盆底肌肉功能障礙性疾病,因此女性因注意保護好盆底肌。在妊娠之后,女性對有關盆底肌知識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做好宣教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婦對盆底肌知識的認知程度,進而提高產后的生活質量與性生活,更防治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在產前進行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預防產后發生盆底肌肉功能障礙,提高了孕婦對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根據孕婦的實際需求,實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婦自我保健能力。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對實施健康教育后極大的提高了孕婦對盆底肌康復知識掌握優良率。通過健康教育滿足了孕婦對知識的需求,進而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更利于產后的康復。此外每例孕婦的情況有所不同,且盆底損傷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孕婦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由此可見盆底肌康復并沒有統一的治療標準與固定的訓練模式,在進行治療與訓練時應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與訓練方案。若過度的追求治療的效果,而忽略了孕婦的實際情況制定治療方案,那么可能會出現治療效果不理想的現象。
總而言之,產后盆底肌康復具有簡單、安全性的優勢,應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方案。通過產前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婦對盆底肌康復知識的掌握程度,防治了盆底肌障礙性疾病,利于產后身體的恢復,由此可見盆底肌康復知識對孕婦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朱麗萍.孕婦對產后盆底肌康復知識的調查及康復教育研究[J].雙足與保健,2017,26(20):18-19.
[2] 殷俊玲.孕婦產后盆底肌康復護理[J].健康必讀,2019,3(5):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