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公安教育 現代學徒制 實訓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9年度職業教育研究課題“現代學徒制下公安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SZJGH19--0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安契,陜西警官職業學院治安系講師,研究方向:治安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336
現代學徒制又稱“師徒制”。現代學徒制下公安專業實訓教學指公安院校與公安實務部門合作,在“行業師傅傳幫帶”的理念下由公安機關的民警作為行業師傅參與公安院校實訓教學形成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不是單純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教學次序安排,而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形成的關于教學的理想意圖及實施方案。公安專業培養的學生是實用型綜合人才,一切從“實用”出發,不搞花架子,“師徒制”的融入與培養目標十分契合。
公安院校培養的學生是公安機關的預備警力。實訓教學以能力培養為出發點,與公安實務一線需求緊密銜接,重在培養公安實戰能力和應用能力。警察院校的畢業生基本都充斥在基層公安機關,所以執法能力是最關鍵的。公安民警需要具備的執法核心能力具體有接處警能力(情報信息獲取、分析、研判能力,法律知識運用能力,語言溝通表達能力),現場執法能力(警察武力使用能力、現場形式快速評估能力、語言溝通表達能力、群眾糾紛調解能力、體能、現場指揮與領導能力、證據搜集能力、現場醫療急救能力、警組協作能力),案件辦理能力(詢問訊問能力、法律流程熟悉度、法律文書制作能力、證據意識)。所以,公安院校公安專業實訓教學也應圍繞執法辦案核心能力展開。不僅要知道怎么執法辦案,還要學會如何執法辦案,做到“知行合一”。
公安專業的實訓教學基本圍繞“模擬派出所”“刑偵實驗室”“模擬街區”“靶場”展開。“模擬派出所”指的是在學校建造一個與公安派出所具有一樣外觀標識、設施設備、管理制度等的能滿足治安管理專業學生從事戶籍管理、人口管理、情報信息收集、案件查處、治安調解、盤查、繼續盤問等的實訓場所。“刑偵實驗室”指的是用于痕跡檢驗、文件檢驗、法醫物證、毒化、理化、影像技術等實訓的專業實驗室,可以滿足刑偵專業的學生進行現場勘察、文書檢驗等的實訓場所。“模擬街區”指的是“濃縮的社區”,由醫院、銀行、學校、商鋪、超市、派出所、居民區、街道、路標、紅綠燈等組成的規模不大但是設施完好的小型社區,可以滿足公安專業學生巡邏盤查、現場追捕、車輛截停等的實訓場所。“靶場”適用于學生練習射擊技能的實訓場所。
實訓教學的教師有三種:專業教師單擔任(專業教師既講理論又指導實訓或者專業警體教師承擔實訓教授)、聘請實務部門民警擔任(只負責課程涉及實訓的幾個課時)、“雙師授課”(專業教師和實戰民警共同上實訓課)。實訓教學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實訓內容散落在理論課中,理論講授完畢直接實訓;另一種是將實訓內容進行統一整合開設一門《畢業綜合實訓》課程。
公安專業實訓教學采取的模式有“情景模擬式實訓教學”“觀摩體驗式實訓教學”“業務模擬實訓教學”。“情景模擬式實訓教學”指經典真實案例在現,學生通過對案情的分析,案情的把握,還原案發現場,進行執法辦案、刑事勘察等實際操作訓練。例如《110接處警》《公安群眾工作》《刑事偵查》《現場勘察》課程的接處警、治安糾紛調解、偵查訊問、現場勘察用到此方法展開實訓。“觀摩體驗式實訓教學”指通過對實訓內容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行實訓。例如《消防管理》《大型活動安全管理》《危險物品管理》《道路交通控制》《群體性事件預防與處置》等實訓消耗大的課程,采取觀摩實戰部門民警處置現場的實訓方式。“業務模擬實訓教學”指通過完成一項專項業務從而掌握業務流程及注意事項的實訓。例如:《戶政與人口管理》《急救常識》課程的戶口辦理、呼吸驟停后的心臟復蘇術,每個學生都需單獨動手操作完成業務實訓。
(一)專業課程實訓流于形式
專業課程實訓課時較少,大部分的時間用于理論的教授。例如《治安管理》中的治安盤查。將大量的課時放在研究什么是盤查,盤查的要點,盤查的作用上,而只有少量的課時用在實訓上。本科類公安院校強調培養研究型公安人才,所以更關注盤查過程中自由裁量權的運用、盤查權與公民權之間的關系,專科類公安院校強調實用型公安人才,側重于怎樣盤查,但學生練習如何人身盤查的課時在4個課時左右。學生停留在知道如何做,但不熟練不標準的表面層次。《道路交通控制》《群體性事件預防與處置》的觀摩實訓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二)教師教條化的實訓思維
專業教師像實務部門民警一樣精通實務顯然是不現實的,更多的會從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層面出發去教授實訓操作。教師要求學生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程序都不能省略,必須規范化的完成實訓的每一個環節。例如《消防管理》中滅火器的使用,教師會要求學生從選擇滅火器的解說,到提起滅火器,拔掉安全閥,握滅火器的方法,對準著火點的部位,滅火的效果幾個環節進行考核;如有一步出錯則會扣除相應的分值。
(三)學生參與實訓動力不足
學生參與實訓教學主動性不佳驅動力不夠。一方面,學生認為實訓內容過于簡單,不用實際操作。另一方面,學生認為實訓不會對就業其任何作用,無需在這方面浪費時間。再加上,學生忙于準備招警考試、公務員考試、研究生考試、專升本考試等也無心顧及實訓質量。 例如公安院校學生普遍關心的考試“招警考試”確實沒有“實訓”的實際操作環節的考核。
(四)實訓教學資源保障不到位
公安專業的實訓場所不完備、設備不健全。例如:危爆物品管理實驗室部分院校缺失。現存實訓場所無法容納多人同時實訓。例如“模擬派出所”的調解室只有一個,50個學生一下子涌進去進行治安調解顯然是不現實的;戶籍室只有一臺電腦,一個班50個學生想通過45分鐘的時間對辦理戶口進行實訓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心臟復蘇術的模擬人只有三個,一個班50個學生高質量的完成心臟復蘇術也是存在現實困難的。同時,實訓教學需要提前申請實驗室,如需資金要經過層層報批,加上課時任務繁重,專業教師會顯得疲憊。
(一)增加實訓教學課時,保證實訓質量
公安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實現“教學服務實戰,實戰支撐教學”的總目標。 認識指導實踐。教學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有所發展。知識容易獲得,但實訓難以做實。所以,公安院校應當重視實訓,在公安人才培養方案指定的過程中,強調實訓的重要性,并將每門課程的實訓課時適度增加,并保障有效實施。以教務處為牽頭部門,在各個教研室的配合之下,定期進行教學檢查。學生層面,每周或每月匯報教師的授課情況,并給予一定的評價。
實訓過程重視質量。避免交的內容多而練的內容少,避免“貪多嚼不爛”。在警察職業被譽為和平年代里流血犧牲最多的職業背后,許多事實證明“可供選擇的方法越多,反應的速度越慢”。對于專科層次的預備警,畢業后以基層民警居多,所以除法律法規的系統學習,應該提倡“少而精”的訓練理念,例如:對嫌疑人的制服,不同的武力層級里面找到一兩個適合自己的技術動作,通過持之以恒地學習和訓練,把這些技術的使用變成下意識反應,練就過硬的安全防范技能,不僅可以安全執法,而且可以提高自身能力。
(二)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
實訓教學是教學中的一個環節,是在理論教學的指導下進行的,在不打亂理論教學體系情況下保證實訓教學體系完整科學,實施過程確有難度。從實訓課程的設置、實訓體系的建立、實訓師資隊伍能力、公安各專業實訓體系構建到最終的公安專業實訓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直至形成,從而培養出公安工作需要的、實踐工作拿來能用的專門人才。
以陜西警官職業學院為例。首先,介于實訓教學散落在各專業課程中,公安專業又建立了“刑偵教官團隊”“治安管理教官團隊”“交通管理教官團隊”,筆者認為應當將實戰教官進行充分的利用于學生的實訓教學中,實訓課程可采取以下兩種模式進行:一種是由教官團隊里的教官擔任任課教師單獨教授實訓內容;另一種是由教官團隊的教官和專業教師形成“雙師”授課。其次,為了使公安專業實訓教學體系化,開設一門新的課程《畢業生綜合實訓》,將學生在校期間的所有實訓知識進行串聯,整合性的進行訓練。任課教師由校內專業教師、警體部教師、一線民警組成,充分肯定學徒制在實訓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公安專業核心課程在大學階段提前一個學期開設,《畢業綜合實訓》不能設置在畢業前夕,避開學生招警考試和學歷提升考試等。
(三)充分利用“學徒制”同時鼓勵專業教師參與實踐鍛煉
“學徒制”或“師徒制”在行業教育中是的是行業專家與學校學生的交流互動。在公安院校引進“學徒制”,實際上是對公安部“雙千教官”制度的延續,由優秀實務民警進校園作為“駐校教官”和學生同食同住同學習,參與課堂授課;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都可以接處實務民警,潛移默化的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起著積極的影響。
公安院校專業教師缺乏公安實戰經驗,是制約公安實訓教學發展的首要問題。公安院校校根據公安部《關于加強公安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制定相關制度,鼓勵專業教師到基層公安機關進行實踐鍛煉,教師帶著“慧眼”跟隨實務部門民警進行實踐,通過觀察發現問題進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樣,不但能提升教師的實戰能力,而且能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四)警務技能大賽的常態化
治安盤查、現場勘察、矛盾糾紛化解、滅火器使用,都是常規化的警務技能大賽項目。公安院校的警務技能大賽,是在貫徹公安部的警務實戰大練兵,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而且可以通過警務技能大賽發現教學問題發掘教學方向,在一定層面上是對實訓教學的考查及驗收,同時無形的可以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欲望及職業榮譽感。大賽邀請實務民警參與指導與點評,以此達到教學相長。警務技能大賽的常態化一方面體現“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效果,另一方面為“現代學徒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
注釋:
謬金祥.公安院校《110接處警》課程實訓理念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第90頁.
參考文獻:
[1]李定仁,徐繼存主編.教學論研究二十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頁.
[2][英]丹尼斯·麥奎爾,斯文·溫德爾.大眾傳播模式論[M].祝建華,武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頁.
[3]魯冰川.公安院校“公安執法實訓課程”設計研究——以公安大學基礎實訓課程為例[D].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碩士文論,2019年3月26日,第30頁.
[4]陳建華.公安本科院校應培養綜合應用型警察[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8(1),第1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