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當前新課改教育的要求之一,也是新時代學生成長必須要學會的學習技能。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同時還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價值,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本文通過對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重要性進行分析,探索當前學生自主學習缺失的原因,提出有效解決策略,希望能幫助學生穩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道德法治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一、 引言
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繼而提高學習成績。在政治教學中采用合適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對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自主學習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基本學習技能,為樹立良好道德素養奠定基礎。
二、 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一)加強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重視
意識的提升不僅對學生個人身心發展有影響,對其學業優劣也有一定的影響。一方面,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行為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外界事物,并主動接觸;另一方面,自我意識的提升還能激發學生的自控性,使其為了提升成績,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為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只有擁有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才能改變自身的不足,才能實現自我完善與發展,才能樹立正確道德觀念,擁有比同齡人更多的優勢。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滲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使其日后發展更加順利。
(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實踐
初中道德法治知識既符合初中教學目標,同時也具有中國特色,涵蓋道德、思想、心理等各個方面的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知識認知,鞏固記憶,從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另外,通過培養自主意識幫助學生加深對自己、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關系的認識,和對社會主義核心觀的認同和踐行,以及對國家重要精神的領悟,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
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這句話充分體現出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價值。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這一特性,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強化學生能力,使其達到自學、自教的效果,這才是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最終目標,也是素質教育的最終要求。學生在不斷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加強意識積累,強化身心發展,提高創造性思維發展,養成良好習慣和能力。在此意識的影響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更強,再加上政治教育核心思想的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綜合素養都會得到提升。
(四)提高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效果
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豐富我們的生活,滿足我們的需求。初中道德法治學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緊密,結合度非常高,比如從淺層次來看能夠應對中考,提高學生進入優秀高中的概率。從深層意義來分析,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念,使其發展成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三、 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學模式滯后,課堂氛圍枯燥緊張
新課改實施多年依然未能完全取締傳統教育方式。在當前的課堂教育中,新課改倡導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并未完全落到實處,也未發揮其價值,導致部分教師對其推廣運用依然存在不足,甚至隨著新課改影響的降低,部分課堂又開始出現傳統模式,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愈發低下。傳統講課過程中,政治老師以絕對權威把控課堂,極少與學生互動,學生即使遇到問題也不敢請教老師,這樣的教學效果不僅堪憂,而且學生的成績也不理想。另外,灌輸式教育之下,學生只顧記筆記,對老師講課的內容無心也無時間去領悟,自然就很難消化掉老師講解的內容,導致部分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機會。
(二)教師指導落實不到位,方法不恰當
對初中生而言,沒有教師的正確指導,部分學生都是秉著刻苦鉆研,耗時間的方式來學習。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且成績難以提升,對政治課文的內容也缺乏興趣,長此以往,必然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另外,缺乏自主學習的環境,過分看重考試結果都會讓初中生的自主能力培養流于形式,不了了之。
(三)教材缺乏時效性,學知識靠死記硬背
新課改以來,部分學校都做了教育改革,尤其是初中道德法治教育不僅做出了改變,同時也凸顯出了生活化的特點,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種以學生為中心,完善教學內容的方式,對當前學生學習是極有好處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初中道德法治教材中依然有很多內容偏理論化,知識點復雜、部分知識超越學生的生活實際所能觸及、學習難度大;新教材枚舉大量事例、數據、插圖和一些探究性欄目,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的不完善與缺乏時效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靠機械記憶,難以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同時對知識與實踐的結合領悟不高,難以學以致用。
(四)應試教育影響教學行為
迄今為止,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根深蒂固,不僅是教師,家長也是應試教育的傳遞者,而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影響下,很難真正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行為,自然就對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產生阻礙。另外,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課后為了成績不斷刷題、寫作業,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也無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到一切,這些都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四、 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更新教學觀念,轉移教學重心
傳統政治課堂,教師基本都是以自己的教學內容為中心,為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極少給學生預留思考和消化知識的時間,這樣不僅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難以發揮其主動性。對此,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建議教師可以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重心,這樣既能節省課堂時間,還能提高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學習《法不可違》時,可以將教學重心轉移到培養學生的守法意識上,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意識到法律的尊嚴,從而遵紀守法。講課前先讓學生自學,然后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通過與學生交流的結果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
在教學觀念方面,要樹立起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并以培養學生個性、道德素養為基礎,結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完善教材。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以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身份去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觀點。
(二)改進教學方法,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列寧曾說過“在任何學校中,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個方向由什么決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學人員來決定。”由此可見,教師個人水平、魅力、綜合素質對學生自主能力培養影響重大。另外,在課堂上還要注意師生關系的維護。通過互動、情感溝通等方式,提高學生對教師的好感度,教師要尊重、理解學生,并適當表揚學生的優點,助其糾正缺點,建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
(三)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初中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受外界事物困擾,但他們對聲音、視頻等都比較敏感,更喜歡這種生動的教學模式。政治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的運用提高課本知識的生動性,讓學生更愿意投入主動學習的行列中來。比如在講解《中國人·中國夢》時,教師可以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影片或者播放近期國家新聞大事培養其愛國意識,增強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再通過相關提問讓學生探究討論如何愛國、愛國的表現是什么、如何復興國家,實現中國夢等,這樣鼓勵學生創新思考,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培養和擴展,繼而培養出更好的自主學習思考能力。
(四)制定合理教學目標,完善教材
政治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優化課堂結構,改變教學思路,同時還要不斷完善教材,圍繞學生學情以及教學內容展開。比如在備課《聚焦經濟改革》時,教師要注意將教學重點圈出來,然后重點考慮如何讓學生將知識與當前時事熱點相結合。確定了目標之后,結合當前的一些時事熱點作為教學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教師最后進行總結陳述。通過這樣的講課模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意識地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自覺主動參與到課堂的知識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五)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養
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必須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以此來保障教學效果。教師在接受培訓期間也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以積極的心態去接受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讓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教學方式更符合新課改教學要求,成為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老師,這樣才能真正在教學中吸引學生投入課堂學習并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 結語
初中道德法治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初中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并根據學生特點和興趣完善教材,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升,才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使其產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熱情,為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打造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興旺.改進初中政治教學方法培養農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2019(6):215.
[2]孫四友,崔慶斗.探析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中華少年,2019(14):254.
[3]劉勝潔.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8(12):120-121.
[4]魏育金.探究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2018(1):182.
[5]孫云霞.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17(7):185.
作者簡介:曾小蘭,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