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秀華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發(fā)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漸走入高職課堂。該文在充分分析油層物理課程特點及授課現(xiàn)狀基礎上,探討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油層物理的課程建設,并提出“課前、課中、課后”的課程建設思路,同時以小節(jié)案例展示了課程建設情況,分析了授課效果??梢钥闯觯旌鲜浇虒W手段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多元化的過程性考核更加科學合理地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xiàn)學做合一。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 線上+線下? 混合式教學模式? 油層物理? 課程建設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educatio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online + offline" is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roo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full analysis based on reservoir physics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tatus quo, discusses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reservoir physic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in the class before class, after 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train of thought, at the same time to section example demonstrate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teaching effec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hybrid, great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of process evaluatio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uralism reflect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learning to do one.
Key Words: Internet+education; Online+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l; Reservoir physic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發(fā)展,高職教育教學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最初的微課向微課堂向翻轉課堂向混合式課堂再到在線開放課程逐漸遞進,而目前走在教學課堂前沿的即為混合式教學[1]。所謂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教師可以發(fā)起“線上”資源,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課上通過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組織“線下”教學。“線上+線下”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該文針對《油層物理》課程特點,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油層物理的課程建設,即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教學合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學生學習的效果。
1? 課程特點
1.1 教學內容繁雜抽象,重難點較多
油層物理課程是高職類石油工程技術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授課內容涉及化學、高等數(shù)學、力學等多門學科,且章節(jié)之間知識體系獨立、知識點抽象,概念較多,推導題、計算題較難[2,3]。且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中,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僅憑個人理解確定重難點,缺乏較好的學情分析,學生學的認真,但知識體系混亂、模糊、難懂,對于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高職類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門“天書”類的課程。
1.2 教學手段傳統(tǒng),缺乏創(chuàng)新
目前很多高?!盎ヂ?lián)網(wǎng)+教育”處于起步階段,教師與學生對于新生教學手段都在一個適應認識過程,甚至有的老師仍處于旁觀邊緣,尤其是老教師,習慣了原有的教學模式不再去輕易改變,仍然從事著原有PPT展示手段,教學課堂甚至缺乏互動、討論、交流,微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較少,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不夠。
1.3 考核方式單一,有失科學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對于學生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期末紙質考試,對于學生日常學習情況不能嚴格考核,有的學生平時不聽課,期末可以臨時抱佛腳一樣可以取得高分,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考核存在期末“一錘定音”的情況,教學效果不理想,對于學生的考核方法也有失科學。
2?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油層物理課程中的應用
2.1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建設思路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準確把握教師“教”與學生“學”兩條主線,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將整個教學過程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如圖1所示,課前,教師推送教學資源、發(fā)布測試題及任務清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并完成測試。教師通過分析測試結果,整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確定重難點,調整課堂內容。課上,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教學過程的主線,教師解決課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組織課堂活動,并利用頭腦風暴等教學方法,增加課堂趣味性;學生針對問題,認真學習,完成課堂任務。課后,學生完成線上作業(yè)及測試,鞏固知識。教師完成作業(yè)批改,通過作業(yè)和測試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反饋,最終完成該單元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做合一。
2.2 以教學案例展示課程建設過程
課程展示選取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一節(jié)儲層巖石中流體的界面張力與吸附,知識內容包括界面能、比界面能、界面張力、吸附等,共2課時。
(1)課前。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上傳視頻、網(wǎng)頁鏈接、學習資料供大家參考學習如圖2所示,學生可通過視頻、網(wǎng)頁鏈接了解生活中的界面張力現(xiàn)象,由這些奇妙的小現(xiàn)象激發(fā)了同學們學習界面張力的興趣,教師發(fā)起小組討論及課前測試,了解同學們對課前資源的學習情況,并通過測試查找問題,重新調整重難點,為課中學習做好準備。
(2)課中。教師運用班課進行簽到,總結課前預習,由課前測試及小組討論存在問題以問題導向法引入該節(jié)課教學內容,運用圖片示意圖,解釋分子受力不平衡原因,從而引入界面能定義,運用小組討論法討論何為比界面能從而總結界面張力定義,化解重點;運用課堂表現(xiàn)法、Flash動畫啟發(fā)式引導學生學習表面活性劑在界面的吸附;運用頭腦風暴法“為何洗衣液能把衣服上的油污洗下來?”總結界面吸附與界面張力之間的關系,化解難點;通過頭腦風暴的總結由生活中的現(xiàn)象引入地下原油提高采收率加入表面活性劑的原因,從而總結界面張力在原油開采中的應用。
(3)課后。通過推送測試題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同時針對學生完成情況在班課中的答疑討論組展開匯報討論,讓同學們及時了解所學情況,互相學習,強調重難點、鞏固知識。教師通過班課后臺大數(shù)據(jù)及時查看學生獲得經(jīng)驗值情況,及時調整推送資源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根據(jù)學情調整教學,真正達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目的。
3? 教學效果
藍墨云班課作為油層物理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課前上傳視頻、鏈接、Flash動畫演示等資源起到很好的預習效果;課中課堂討論及頭腦風暴等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了教學效果;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現(xiàn)了過程性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 結語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油層物理課程建設中的應用,徹底改變了教師“填鴨式”教學的傳統(tǒng)授課模式,學生可以全過程參與學習過程,并通過實時課堂討論、頭腦風暴等豐富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過程性考核,且通過過程性考核及時掌握重難點,有效地及時地調整授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反饋,最終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做合一。
參考文獻
[1] 唐海風.基于SPOC的高職院?;旌鲜浇虒W模式研究[J].智庫時代,2019(45):98-99.
[2] 魏兵.多層次“靜+動”教學方法在油層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9(5):57-60.
[3] 郭瑾.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油層物理》應用型課程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19(10):133-135.
[4] 張園,張盼盼.基于“雨課堂”的油層物理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1):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