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鵬
摘 要:國有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核心,在市場經濟形勢和社會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其改革勢在必行。對此,國有企業要及時改進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的工作方法,從而使反腐敗和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全面分析了國有企業反腐敗和黨風廉政建設中易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設性意見,以期能為國有企業反腐敗和黨風廉政建設取得長足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改進對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今,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也在不斷地提高,其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也越來越顯著,可以說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因此,國有企業中反腐敗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長效機制越來越受到重視。對此,國有企業必須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更好地創建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從而實現長遠發展。
1 創建反腐敗長效機制的重要意義
1.1 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
現階段,黨情已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具體表現為:黨員隊伍在不斷壯大,黨員組成越來越多樣化。這讓教育和管理黨員的任務更繁重、更緊迫。在改革開放與和市場經濟條件下,部分黨員干部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這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受到了重大挑戰。對此,我國必須完善反腐倡廉長效機制,不斷消除滋生腐敗的現象,從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1.2 貫徹落實“十九”精神的重要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隨著廉政新規的密集出臺,各項反腐機制也在不斷地快速推進。這充分顯示了黨中央對反腐敗工作的重視和懲治腐敗的決心。對此,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一定要深刻認識黨和國家對反腐倡廉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切實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堅持不懈地同腐敗現象作斗爭。
1.3 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現實要求
(1)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2)國有經濟對于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的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國民經濟發展的堅強后盾是國有企業。
(4)國有企業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和保障民生。
(5)國有企業對于提升國家競爭力有一定的影響。
(6)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引領著科技創新。
2 國有企業反腐敗工作易出現的問題
2.1 缺乏責任意識
(1)相關領導者不僅沒有將企業經營發展與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進行緊密聯系,還沒有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對經營發展的保障和推動作用。
(2)在布置工作任務過程中,國有企業一定程度地忽視了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將經濟指標完成置于首位,沒有著重關注腐敗問題。
(3)部分國有企業會給紀委檢查工作設置障礙,嚴重打擊了紀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2.2 缺乏靈活的機制
(1)缺乏健全的領導機構和工作制度,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沒有創建專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機構。
(2)只在年度工作計劃中制定領導小組,卻無法保證領導小組成員的完整性,甚至僅在某個部門設立小組辦公室。
(3)在下發通知后,沒有有效落實實際工作。
2.3 缺乏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
(1)監督主體不健全,沒有創建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導致監督管理工作無法發揮真正效力,從而出現了制約失衡、管理失控等情況。
(2)部分企業將紀檢部門合并于其他部門,且不對紀檢監察干部設置專職人員,影響了紀檢監察部門職權的有效發揮。
(3)沒有真正形成監督制約機制,無法保證其制衡能力和制衡空間,加大了紀檢監督工作的難度。
3 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改進的策略
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按照上級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部署,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緊緊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引向深入,為推動企業轉型發展提供紀律保證。
3.1 加強政治監督
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時刻緊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有關情況,著力防范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意識不強等問題。
(1)根據總部工作部署,切實做好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任分解和責任落實,著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2)結合年度學習計劃和專項監督檢查同步開展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屆中央紀委歷次全會精神、規章制度學習和執行情況進行自查和抽查。
(3)重點對“兩個責任”落實,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認真領會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把監督檢查作為基本職責、第一職責,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探索創新、實現突破。
(5)繼續加強對特殊關聯企業、選人用人、業務招待、項目開發、供應商管理、招投標等方面的日常監督檢查,切實堵住業務風險漏洞。
3.2 創建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保障機制
堅決打擊貪污腐敗情況并突出重點,對影響惡劣的腐敗案需集中力量整治。同時,依法懲治企業內部的所有腐敗問題,發現問題時堅決懲治,避免法律特權,將打擊腐敗設置為常規化工作且堅持到底。
3.3 創建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約束機制
(1)高效整合企業監督力量,使專項資金監督、工會群眾組織監督和企業兩級黨組織監督得到有機融合,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監督作用。
(2)適度管控領導干部的權力,以有效控制權力過度集中的情況。
(3)堅持兩級黨組織監督的核心——民主集中制,對于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決議需廣泛征集董事會、基層員工和行政領導的相關意見,并保證決議要在企業黨委、董事會、行政部門和工會達成一致后方可落實,從而有效避免決策上的腐敗問題和漏洞,防止造成企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有效利用工會群眾的監督作用,這是國有企業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的核心措施。
(5)認真分析和研究職代會的代表所提出的問題,并積極聽取較好的意見和建議。
(6)有效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不斷地深化辦事和廠務的公開性,其中需重點公開企業員工的企業經營、財務收支等情況。
(7)定期開展企業財務資金監督檢查工作,真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
(8)財務需定期進行檢查,以保證專項資金實現專款專用,同時還要嚴格徹查企業的不良收支。
3.4 織密監督網絡和嚴肅查處問責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監督是正確用權的“防滑鏈”。對此,可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1)健全小微權力監管機制,加大紀檢監察機關專責監督、巡察監督、審計監督以及財政、扶貧、民政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日常監督,管好關鍵人、管住關鍵處、管在關鍵時,將裝專項資金“最后一公里”置于監管部門日常監督的“顯微鏡”和群眾監督的“聚光燈”之下,讓“蛀蟲”無縫可鉆。
(2)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緊緊圍繞政策落地、資金使用、項目安排和責任落實過程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監督,嚴格執紀,既治于“萌芽”,又斬斷“黑手”,嚴肅查處并通報曝光領域典型案例。
(3)用好“一案雙查”,強化用權受監督、失職必追責的意識。
3.5 創建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長效機制
在預防和處理腐敗工作時,國有企業一定要堅持采取改革創新的方法。
(1)積極推進體制改革,不斷優化組織結構,高效整理管理制度,有效創新運行模式,從徹底消除影響企業發展和體制改革的阻礙,以真正實現責任分明、分工科學。
(2)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和黨員干部一定要堅持“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理念,并嚴肅對待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不僅如此,還要樹立較強的群眾意識,以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實現國有企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4 結束語
將民主監督、群眾監督、行政監督和黨政監督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的整體合力,還能使反腐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對此,國有企業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從而不斷地加大綜合監督力度和統籌監督機構,以實現監管資源的高效整合和信息共享,促使國有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玥.國有企業反腐敗長效機制的構建路徑[J].嶺南學刊,2019,(06):73-80.
[2]王希鵬.新時代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的路徑思考[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06):97-103.
[3]王子.“三不腐”長效機制的構建[J].中國石油企業,2017,(1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