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積極地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已經成為語文教師進行有效教學探索和研究的主要方向指引。也只有不斷強化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才能有效實現課程教育教學目標,進一步助力學生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的提升。高中語文教師要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積極地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探索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方法和對策,全面梳理核心素養落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積極地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助力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本文將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核心素養;落實;策略
如何在語文教師中落實核心素養,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重要課題。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地樹立素質教育理念,進一步強化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斷探索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方法和對策,積極解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困惑,繼而有效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助力每個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和未來的健康發展。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就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探索。
一、多種學習渠道并重,有效夯實基礎知識儲備
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素養要從全面化夯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儲備入手。試想如果高中學生連最基本的生字詞和語言基礎都沒有掌握,那么我們的培養工作將無從談起。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落實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從積極夯實學生的語文和語言積累入手,并合理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一方面,要抓好課堂積累。例如,在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詩歌內容時,語文教師要積極強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講解,如可以對作者蘇軾的生平成就,古詩的創作背景,“念奴嬌”詞牌名的由來等,進行具體化和透徹化的講解,較好地強化對學生提升語言積累。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課外閱讀。例如,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閱讀契合教學內容的課外閱讀讀物,并引導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進行積累和知識的遷移應用。語文教師還可以積極的為學生構建線上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進行更加靈活的知識學習和知識討論,從而多種學習渠道并重,有效夯實基礎知識儲備,為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合理引入信息技術,給予學生較好的學習體驗
給予學生更好的語文學習體驗,進一步強化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是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方向指引。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并合理引入信息技術,給予學生較好的語文學習體驗,助力學生健康地成長和提升。例如,在學習《登高》小節內容時,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現關于杜甫的畫像和深秋的圖片,同時借助微課視頻向學生生動形象地展示《登高》中所描繪的景象,如重陽節時分大風凜冽,江水呼嘯而過,一望無際的枯葉凋零,孤鳥盤旋而飛等。讓學生結合這些逼真化和形象化的展示,進一步深化對詩人情感的把握。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音頻為學生提供精準和帶有感情的朗誦,并引導學生根據朗誦配音進行自主朗誦。在朗誦中深入思考和學習該首古詩的知識內容,
從而給予學生更加良好的語文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心靈的感染和健康的成長。
三、有效強化德育滲透,積極培養學生良好情操
積極地在語文教師中強化德育教育滲透是語文教師的基本教學任務,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重視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操,不斷探索有效開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對策,繼而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例如,在學習《紅燭》詩歌內容時,教師要進行愛國主義滲透。如在詩歌講解中,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地向學生講述聞一多的個人事跡,讓學生從背景知識的學習中了解聞一多先生的愛國品格。之后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朗誦,并在朗誦中感受作者熾熱的愛國情懷。最后,語文教師還可以開展討論活動,讓學生分組就該首詩歌所表現出的作者愛國情懷進行討論,并探索當代中學生如何將愛國之情化為愛國之志。讓學生在討論之中逐漸培養自身的愛國情懷,知道什么行為是愛國行為,如何將愛國之情化為愛國的實際行動,繼而給予學生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樹立素質教育理念,積極地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并不斷探索有效強化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和對策。同時還要在具體的核心素養培養實踐中多種學習渠道并重,有效夯實基礎知識儲備;合理引入信息技術,給予學生較好學習體驗;有效強化德育滲透,積極培養學生良好情操等,全面提升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開展效能和質量,助力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和未來的較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麗麗.高中語文微探究,催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J].新課程(下),2017(12):273.
[2]李家峰.核心素養引領下高中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轉變[J].華夏教師,2017(2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