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而來,它的到來沖擊著傳統師生面對面的教學方式,并且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教育帶來沖擊主要表現在今年要參加高考的這群孩子當中。在本次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紛紛捐資捐物,奉獻愛心。所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讓所有人內心都有了一些感悟。就是這句話點醒了高中語文教師,他們應當深思傳統的文化教育是否和現代的語文教學包含著相同點,在教學過程中將二者相結合。本文將從新冠肺炎疫情的角度,對高中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疫情視角;高中語文;教學探索
本次疫情的爆發,“停課不停學”的政策明確被提出,在線教育成為高中課堂的主導,語文傳統教學模式急需革新。而本次疫情展現了許多愛國人士的高尚品德,這正是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發揮的作用。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展現著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引起了許多人的深思。作為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更應當思索怎樣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融入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讓高中生潛移默化地去接受傳統文化,并主動擔當起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容忽視,傳統文化的弘揚離不開現代教育的幫助。教育工作者應認真思考怎樣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當中凈化學生的文化修養,這項探討存在著一定的研究價值。
一、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要注重情感,注重體會
我國有著優秀的歷史文化,在文化歷史長河當中保留著許多讓人記憶深刻的英雄人物故事以及文化典故。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抓住這一點,讓學生通過學習這些經典的名篇、故事去感悟經典文化。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之下,高中生會感受到傳統文化所散發的魅力,學生自然就能在這種氛圍當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以及精神品質。
從傳統的語文教材授課當中也可以發現,很多的授課文章都是來自于傳統文化典故,高中文言文、古詩詞當中就包含著一些文化典故。例如老師在講解屈原所寫的《離騷》中的這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時,應當把講解的側重點放到屈原在流放期間,感觸到了勞動人民的疾苦,他對人民的深切同情、憂國憂民的情感上面。但是,因為一些教師只是重視講解這些典故的考點和知識點,沒有讓學生真正去感受、感知那個時代背景下人物的內心所想,學生就不能從情境當中真正切身體會這些文化。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深刻認知到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心的善良與正義。只有把握這些重點,傳統的經典內容才能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以及思想道德。除此以外,教師還要認識到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授課教學。學生的理解程度各有差異,有些學生不能很快地去理解和掌握這些復雜經典的人物角色以及他們的人格魅力。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耐心和細心地讓學生真正進入到情景當中,了解傳統文化,增加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情懷,潛移默化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和思想精神。這樣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效率才會有所提升。
二、高中語文教學重視書寫,在書寫中培養學生品質和習慣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有些基礎性的傳統文化知識正在被人們慢慢的忽視。比如漢字。漢字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它展示著文化的魅力。每一個漢字都是有內涵,有故事的。這次疫情,學生都是在互聯網上進行學習,教師監管學生的力度被弱化,導致學生漢字書寫變少。再加上學生的作業量不斷上升,學生對漢字書寫越來越不重視,有些學生的漢字書寫讓人無法直視。甚至有一些學校把書法課分給了其他的教師,不由語文教師進行指導,這就導致語文教學缺失一種靈魂。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重視漢字書寫,發揮漢字書寫的作用。教師不單單是讓學生隨意地去抄寫生字,而是要通過講解漢字的故事,從形、聲、意這三個角度去激發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能了解到漢字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和歷史故事。除此以外,還能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俗話說字如其人,從漢字的書寫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態。練就一手好字離不開刻苦的練習,例如王羲之,都是在日積月累的刻苦練習當中才有了一手好字的養成。這也能體會出一個人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品質。這些優秀品質就應該從少年時抓起。所以,高中語文教學在線上教育的同時要重視這個方面,可以開展線上書寫大賽等,發揮漢字的魅力。漢字也是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方式,讓其不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慢慢被人們遺忘。
三、高中語文教學加入傳統文化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散發文化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一種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的環境,讓高中生更好地去理解、運用、傳播傳統優秀文化。比如在設計線上課堂互動的環節時,把傳統文化知識加入到其中,發揮學生是主體的作用,讓他們積極參與互動,通過這種學習氛圍激發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線上游戲互動的方式,在實踐當中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知,讓高中生想要去探索傳統文化,然后再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
在這種輕松活躍的環境之下,高中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也會被激發,他們的個人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也會得到培養,同時他們的文化素養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他們把傳統的文化知識印刻在頭腦當中,能真正地去學以致用。
四、結束語
新冠肺炎疫情下,對高中語文教學模式有了新的思考。教師應當讓學生了解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讓他們熱愛學習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教學當中把優秀文化的認知教育作為授課的一個側重點,讓高中生積極地去挖掘和感知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和良好思想品德。通過多種方式引導高中生養成學習傳統優秀文化的好習慣。因為“傳統文化”有著如同華夏精神一樣的內涵,正是大多數中國人有著這種傳統文化、高尚思想,才能在這次嚴重的疫情下,團結一致,共同抗擊疫情。所以,在這次新冠疫情的沖擊下,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發揮互聯網教學的作用,還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考方向。
參考文獻:
[1]陳川洋.新冠肺炎疫情下高中語文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研究,2020(06):5-6.
[2]吳培貞.傳統文化與現代語文教學[J];新課程(下);2019年04期.
[3]黃玉貴.點燃智慧之火——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6期.
[4]王定銀.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中學生優秀作文(教學);2011年04期.
[5]鞏顯飛.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淺議中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