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恩
摘? 要:化學是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難點。首先,初中是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開始,難免會有一些不適應的情況,需要一段時間來習慣。其次,化學知識與數學、物理等其他自然科學學科有較為緊密的聯系,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綜合的能力訓練,有相當的難度。此類因素很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過多的挫折,沒辦法真正進入狀態,無法建立起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少了學生的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也就很難發揮效果了。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本文從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重點加強實驗教學三個方面,對初中化學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討,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有效教學
嚴格來說,初中階段的化學課程只是為了給學生開一個頭。這段時期對教學效果的判斷,除了較好的考試成績之外,還應考慮學生的反應,比如,他們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如何,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化學學科學習習慣,打下的基礎是否足以支撐他們進入高中階段難度更大的化學知識學習中去。而以上這一切的主體都是學生自己,教師是沒有辦法代替的。甚至為了做好初高中之間的銜接,教師還必須牢固地將自己樹立在引導和輔助的位置,努力激發出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幫助他們建立起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由兩個方面構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心理習慣。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如上文所說,部分學生在剛剛接觸化學學科的時候可能會不習慣,不容易進入狀態,覺得化學比較困難,不容易學好。如果就此出現了畏難心理,沒辦法自我調整和糾正,就無法養成良好的心理習慣,良好行為習慣也就沒辦法建立起來。反之亦然,行為習慣不好,得不到應有的進步,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最后也會使得學生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學習化學。因此,教師應該從兩方面同時入手,雙管齊下。
比如,初中化學教學中經常會進行隨堂測驗。教師可以對隨堂測驗進行“微創新”。比如每次測驗保證基礎知識點和較有難度的能力提升型題目能夠在數量上保持一個比較合理的比例;每次對測驗進行批改時,寫出簡單的評語,兼顧學生在測驗中表現出的優勢與劣勢;在對測驗進行講評的時候,不僅要分析學生解答的對錯,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與學生一起溝通,從平時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上去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其效果要比教師單純的就題論題好得多。
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上文已經多次提到初中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可能會遇到理解上的困難,這種情況是必然會出現的,無法避免。事實上,不經歷解決困難的過程,學生也不會真正實現知識能力上的成長進步。但是,教師有效的教學策略是可以合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幫助他們進行更順暢、更深刻的理解的。比如,經過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和追問,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深入,實現循序漸進的理解;或者創設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知識學習情境,活躍學生的思維以實現理解等。
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一些簡單的金屬腐蝕或防腐蝕實驗,用家中一些沒有用的小件金屬制品就可以進行,難度不大。然后讓學生對金屬表面發生的變化進行記錄,嘗試自己去進行分析和猜想。到了課堂上之后,再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對比,看看自己總結的對不對,或者實驗過程中是不是有失誤或忽略之處。課堂教學的情境是學生自己進行的生活實驗所創造的,是他們親身經歷過的,能夠給他們帶去比較深的感觸,理解知識內容時也會更順暢一些。
三、重點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客觀上,化學實驗有時會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一些細微的條件變化都會導致實驗結果出現重大偏差,所以需要學生操作時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但是,這不是束縛學生實驗操作或實驗思路的充分理由。正是因為有實驗的存在,化學知識才能在學生心中生動鮮活起來。所以,教師應該在保證實驗安全可控的情況下,盡量放開對學生實驗的限制,鼓勵他們去嘗試自己的想法。一次自發進行、印象深刻的失敗實驗,要比一百次雖然成功但只是機械模仿的實驗更有意義。
例如,初中化學中有一個實驗是氧氣的實驗室制取。除了教材中介紹的方法外,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因陋就簡地制取氧氣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教材中的實驗后為他們進行詳細的分析講解,幫助他們掌握住這個實驗的基本要點。然后拿出提前準備的小水盆等實驗用品,將學生分為小組,讓他們自己根據教師新提供的實驗用品來重新進行一次氧氣制取實驗,每個小組自己設計實驗步驟、挑選用品。這樣的實驗要更加有趣,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驗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作為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伊始階段,需要廣大教師做好化學教學工作,努力提升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相信只要廣大同仁能夠多加思考、多想辦法,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多實用且有效的教學策略,推動我國初中的化學教學水平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蔣花.初中化學教學的優化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8):148.
[2]王慧.基于有效教學對初中化學課堂的思考[J].名師在線,2017(2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