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赟
【摘? 要】美術教學是幼兒園階段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美術教學中加入民間藝術,能讓幼兒對傳統文化進行認識,實現對民族之美的繼承和發展。在開展民間藝術活動的時候,也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地進行選材和組織。作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民間藝術的選材和組織途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民間藝術;選材;組織
當前,很多幼兒教師都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學中向幼兒進行傳遞和滲透,希望幼兒能夠在教師和環境的熏陶下,感受到民間藝術之美,從而實現自身審美水平的提升。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以兒童為本”的基本原則,做好選材和組織工作,使幼兒能夠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借助節日,傳遞民間文化
幼兒園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當節日來臨的時候,都會在幼兒園中進行環境布置,并向幼兒講述與傳統節日相關的故事,以獨特的方式度過節日,使幼兒能夠對民間文化進行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有效地將民間藝術融入其中,實現對幼兒的展示。例如,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幼兒園進行了環境創設,將幼兒園中布置了很多粽葉、小粽子、艾草等物品,還擺放了龍舟作為裝飾。幼兒來到幼兒園的時候,都感覺非常驚奇,被濃厚的民間藝術環境所感染。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向幼兒講述了端午節的故事,幼兒都被屈原的愛國之情深深打動。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幼兒準備了水彩筆,讓幼兒繪制代表端午節的粽子,將自己對端午節的感受在美術作品中進行展示。通過傳統節日,能夠讓幼兒對民間文化進行進一步的認識,從而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
二、才藝展示,綻放民間藝術
幼兒普遍都有很多的愛好,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幼兒都在美術上有著強烈的天分。幼兒園日常可以準備豐富多彩的活動,將民間藝術當作主體,讓幼兒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藝,凸顯自己對于民間藝術的認識,使幼兒的潛力實現進一步的發展。例如,在日常美術教學中,幼兒園經常會組織“創意美術”的活動,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根據主題創作美術作品,展示自己對于美術的認識和繪畫能力。一次,幼兒園以“水墨藝術”為主題組織了創意美術活動,為幼兒準備了宣紙、毛筆和水彩,讓幼兒根據自己眼前的材料,來創作美術作品,表達自己對于色彩和材料的感受。有的幼兒非常熟悉國畫,靈活地使用毛筆創作出了帶有中國韻味的“蘋果”,象征著平安和幸福;有的幼兒的靈活性比較強,除了使用毛筆之外,還將自己的手當作創作工具,完成自己的作品,表現得非常出色;有的幼兒將自己的宣紙剪成了紙傘的形狀,在上面繪制了美麗的圖案,為大家創作了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油紙傘”,展示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創意美術”活動中,幼兒通過與宣紙、毛筆和水彩的接觸,能夠對民間藝術的特色進行感受,也使自己的風采得到綻放。
三、親子合作,實現民族傳承
家庭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如果家長非常關注民間藝術,那么幼兒也會耳濡目染,對民間藝術產生熟悉和親近感。幼兒園應與家庭共同攜起手來,共同為幼兒的成長付出努力,鼓勵家長進入幼兒園中,與幼兒合作完成民間藝術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對民間藝術的理解也會傳遞到幼兒的心中,實現中國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都會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及時將美術學習的情況與家長進行溝通,也會咨詢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教育情況。很多家長都非常關注幼兒對民間文化的學習情況,也會進行有關民間藝術的鑒賞活動。幼兒園還會經常邀請家長走入幼兒園,當作“小老師”,教給幼兒有關民間藝術的知識。一次,一位家長準備了以“中國結”為主題的教學,介紹了中國結的來歷,并準備了很多的紅線,教給幼兒中國結的編法。在家長的帶領下,幼兒對中國結進行了欣賞,領略了中國結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并學習了編中國結的簡單方法,對中國結產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幼兒也為他的父母感到非常驕傲,并且對中國結的相關知識產生更加透徹的領悟。通過家園融合的方法,能夠使民間藝術更好地傳遞到幼兒心中,還能夠實現民間藝術自上而下的傳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之,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是中國藝術中的奇葩。在幼兒中開展民間藝術教學,能夠使美術教學具有更強的娛樂性、豐富性、游戲性、趣味性、教育性等,能夠激發幼兒對于民間藝術的喜愛之情。在民間藝術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重視對其材料的合理安排、對其活動的科學組織,使民間文化能夠在每個幼兒的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使幼兒能夠成為我國優秀文化的繼承人和未來的發揚人,也能夠實現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瑩瑩. 民間故事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D].揚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