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職學生的職業發展的能力。本文主要闡述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英語中的應用,將語言學習的基礎上的活動建立在職業行動為導向上,以職業任務為載體,將語言知識以及技能訓練等教學內容融入在學生的職業活動當中,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提升綜合能力。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高職英語;教學應用
通過教育部發布的《關于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我們可以明確,高等職業教育就是以培養應用型社會技術人才為總目標,高大高等職業學校應該以“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語言去處理業務以及工作中所涉及的外交活動”為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目前普遍的高職院校中的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嚴重照搬照套本科英語教學的方法,沒有考慮到高職英語應用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著重于知識點的學習,太過于強調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高職英語在日常應用的特殊性,就使得教學方法與實際不符,所以迫切需要整改。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簡介
行動導向的教學主要是以“行動導向驅動”為主要的形式,在行動導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行動引導學生的社會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于學生的分析和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引導和培養,從積極完成學生某一方面的“任務”的角度著手,通過行動引導促使學生積極完成“任務”,從而最終實現行動導向教學的目標。從行動引導學生的接受事物和知識的方式和過程出發看,知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經過反復實踐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回到實踐中去。行動導向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教師要分層次地給學生下達行動導向。行動導向的教學特點是以活動為導向,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行為導向法以學習理論為基礎,強調行為實踐對學習的指導,尋求學習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的行為表現為標志。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意義在于:能夠讓學生即學即用、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構建起一個知識框架;對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二、行動教學法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教育觀念陳舊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大部分的觀念都是教師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充當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有許多教師都有著錯誤的觀念,他們認為以自己豐富的英語知識在課堂上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就能夠完成教學改革。但是如果將行動導向教學法融入到職業英語的課堂中,能夠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體,而是幫助學生成為日常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他們創造一個“學”的條件,這就是改革下所要宣傳的新思想,所以就需要大家共同克服傳統思想的障礙,接受改革的新思想,一起將改革進行下去。
(二)學生語言基礎知識較差
由于高考錄取制度的影響,高職學生的成績普遍比本科要差,就是因為基礎知識比較差,我通過一些數據分析得出一個結果: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高考英語成績超過90分也就是及格線的學生不超過40%,就足以看出高職院校學生英的英語基礎水平。因為行動導向教學法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要求較高,但是現狀就是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有的甚至連簡單的對話以及作文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很難完成課題的教學任務。
(三)學校的教學資源有限
目前的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十分有限,很多班級都是采用的多班合并進行英語教學,這樣就會導致教師對個體的了解十分有限,那么如果不能清楚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水平,就不能對其進行學習上的引導,那么行動導向教學法也很難開展下去,所以許多國外的學者就認為教學對象在40個人以為進行行動導向進行教學最為合適。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開展的關鍵
(一)明確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對象
在行動教學法中最重要的特征以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讓學生能夠處于絕對的學習主體的地位。因為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將知識構成框架,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的任務就是將知識進行灌輸,而學生的任務就是被動理解和接受所傳輸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的思維,就自然沒有辦法做到自主學習和學習合作。那么新型的教學理念就是讓學生對外界的知識進行處理和加工,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在這首先要明確學生和學習者兩個概念,學生就是從教學中獲取特殊知識或者技能的人,學習者則是從自己的經驗中構建自己意義的人。很顯然,在行動教學法中就要讓“學生”轉變為“學習者”,徹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地位。
(二)明白職業情景的構建
對于職業情景來說,英語語法等知識只是抽象的符號化的邏輯關系,并不具備在職業情景中體現其正真的意義。而行動導學就是要求學習者在真實或者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進行英語語言的實踐,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自身認知能力以及已有的經驗對問題進行分析,達到抽象與現實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不同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才能夠使模擬的環境盡量真實。構建英語職業情景重點就是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就是加強學生對自己職業領域的運用英語表達技能的訓練;第二就是加強綜合英語訓練,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適應未來的崗位變化。
四、結語
通過實踐我們可以明確,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英語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滿足他們個性化的發展,讓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成為能夠適應市場發展的多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韓茂源.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高教版(7):226-227.
[2]趙海州.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85.
[3]王飛鳳.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5(36):62-62.
作者簡介:
羅芬(1991-),女,漢族,湖南益陽人,本科,湖南外貿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英語教學、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