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玉
【摘 要】企業的持續發展需得到人才評估與管理的支持,即人力資源管理是貫穿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重要工作,表現出長期性與系統性兩大特征。企業競爭的核心在于人才競爭,若要引導企業走長遠發展之路,針對人才做全面管理具有顯著意義。在此項工作中,經濟師發揮著關鍵作用,是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品質的核心主體。文章立足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探討經濟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師;作用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3-0195-02
在經濟快速發展大背景下,對現代化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高素質人才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支持。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國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普遍存在局限性,開展的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效果不明顯,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而在經濟師的助力之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能夠得以順利開展,還能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果。因此,探討人力資源管理中經濟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現實意義。
1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人力資源管理規劃缺乏科學性
企業針對現有人力資源狀況加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配置方案,所得規劃適用于后續發展需求,且能有效調度下屬各個部門,達到協調統一效果,這便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涵。在此過程中,決策者與管理者是引導人力資源管理的主體,但在日常工作中普遍出現人力資源管理規劃欠佳的問題,無法與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狀況相適應,持續出現高素質人才流失現象。企業在經濟師的幫助下,可以制訂科學可行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突破傳統方式下人力資源管理規劃的局限性,賦予人力資源管理科學性這一鮮明標簽,進一步實現對現有人力資源狀況的全方位管控。
1.2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陳舊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多數企業都針對其管理模式做出了改進,旨在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增強企業的發展實力,有效承擔生產與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多重壓力。但在企業管理工作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陳舊,造成在管理人才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反而成為阻礙因素,難以與企業發展需求相適應。
1.3 人力資源管理難以得到多部門協同支持
在傳統觀念中,決策者常認為人力資源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其需要承擔全盤統籌責任。但事實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系統性強,覆蓋企業的各個層面,需得到多個部門的積極配合。正如前文所述,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將重心集中在生產與市場兩大部門,而忽略了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重要性,原本尤為關鍵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沒有獲得足夠的支持,在日常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較大阻礙。在此情形下,人力資源管理規劃難以與實際情況相符合,不利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1.4 獎懲機制不完善
基于人力資源管理,可精確定位企業內部潛力員工,為之創建寬廣的發展平臺并提升其主觀能動性,在對表現優異的職工給予獎勵的同時,也可積極面對各項發展問題,并為之制定可行的改良措施。但當前企業普遍存在獎懲機制不完善的問題,難以從根本上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即便員工努力工作且所得業績符合獎勵標準,也無法獲得實質性獎勵;而部分貪圖享樂的員工也不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總體來說,在不完善的獎懲制度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發揮的效力有限,難以成為促進單位員工自我提升的工具,也無法與現代化企業發展需求相契合。
2 經濟師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的作用
經濟師的專業素質較高,在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兩個方面具備專業級水平,且經過層層嚴格考核。在經濟師的各項日常工作中,除了做好經濟專業領域的工作外,還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彰顯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經濟師的地位逐步彰顯。
2.1 基于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科學的規劃
在進行科學的規劃之后,可推動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經濟師在此過程中會對企業發展現狀做系統性分析,立足于各部門職工的實際需求,綜合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由此做出合理規劃,在此基礎上創建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具有更強的科學性,能較好地匹配企業現行的管理機制。除此之外,經濟師還會立足于長遠目標,縱觀企業全局,基于專業的知識對單位財務報表加以分析,創建科學的資源分配模式,以達到精細化管理效果。在制定人力資源管理規劃后,可為后續階段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導,將相關規劃內容落實到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2.2 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多數企業普遍存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陳舊的問題,成為阻礙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因素,進一步加劇了人才外流現象。經濟師是適應現代化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其基本使命在于針對現有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加以分析,并做出適當創新。在此過程中,經濟師會嚴格遵循科學、創新的理念,總結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系統性改革,賦予人力資源管理全新的活力。與此同時,經濟師也會不斷充實自己,積極學習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技術,不斷與同行溝通以便摸索出更為可行的方案。經濟師的日常工作是面向各崗位的員工,能深入基層與員工進行交流,彼此交換意見,明確員工所面臨的困難,將員工的心聲融入創新工作中,形成更契合于員工發展狀況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進一步彰顯出人性化特點,這有助于提升員工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認同感。在此背景下,員工逐步培養起對企業的歸屬感,能以更主動的方式處理日常工作,主觀能動性得以提升,匯聚出發展動力,提升了企業的凝聚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2.3 強化各部門溝通
如前文所述,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得到企業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共同協調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此時,經濟師發揮出聯動作用,可強化各部門的交流并提升溝通效率。在實際工作中,經濟師會深入生產一線,從基層員工入手,了解其對于現階段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評價,將給出的意見與建議加以整理,形成有效的信息。源自于各部門及基層員工的認知,將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導,以此為參考所得到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將體現出全面性特征。除此之外,經濟師還會主動與各部門負責人進行溝通,雙方針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以獲得更為可行的管理流程。上述工作的開展,可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適用性,使其與各部門實際需求相符,開展的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均能夠立足于企業的實際情況,各部門在面對人力資源管理時表現出更強的認同感,給予更多的支持,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2.4 完善獎懲機制
基于切實可行的獎懲機制,可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導。從經濟師的角度來看,則是針對當前員工情況創建獎懲機制。經濟師會深入各部門進行考察,明確員工的工作性質,為之創建一套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標準,以便對員工的工作狀況加以評定。對于完成績效考核內容的員工,給予適當獎勵;當部分員工未達到績效考核要求或是日常工作中違反管理要求時,企業將給予適當的通報與懲罰。基于此方式,可在企業內部營造優良風氣,引導員工積極面對日常工作,嚴格遵循企業章程。與此同時,經濟師還會將績效考核結果匯總至數據庫,并下發至各部門管理人員,與之展開溝通,尋找現階段部門發展存在的不足之處,立足于工作水平與職業素養,創建可行的改進措施,為全體員工提供工作指引,喚醒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2.5 制訂完善的人才儲備計劃
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核心在于人才,只有在具備高素質人才儲備的基礎上,企業才會在市場競爭中彰顯出核心競爭力。經濟師則會分析企業人才狀況,以此為基礎制訂人才儲備計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經濟師還會廣泛收集各部門員工的檔案信息,開展高效的人才管理工作,立足于企業發展需求,積極為員工提供培訓機會,重點關注職業素養的提升和幫助專業技能欠佳的員工,做好此類群體的培訓工作,經由培訓改善個人不足,助力員工的持續發展。除此之外,經濟師會積極聯動相關企業,做好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溝通工作,雙方協作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引導企業員工深入其他企業學習,從中借鑒先進技術與管理模式。當然,經濟師還會對人才流失等問題給予高度重視,為之創建一套可行的應對策略,在緩解企業人才流失的同時確保新老員工順利過渡,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穩定的環境,規避技術人才斷層問題。
3 結語
人力資源管理是助力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存在諸多弊端,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因素。在此背景下,經濟師的作用逐步顯現出來,作為集經濟、人力資源管理等多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可做好人力資源管理的規劃工作,完善工作體系,強化各部門的溝通,落實獎懲機制,針對企業發展需求形成人才儲備計劃等,通過多種方式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增強單位的凝聚力,使其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實現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王漢忠.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現狀及對策探究[J].財經界,2019(9):253-254.
[2]郭曉紅.新時代高級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研究[J].財經界,2019(5):174-175.
[3]黃志暉.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商訊,2019(1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