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貞全
摘 要:應用題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綜合性的題目,主要考查學生數(shù)學綜合運用能力。在解題過程中,語言因素也會對應用題的難度產(chǎn)生影響。文章分析應用題語言因素的特點,指出簡練語言、精準語言和細節(jié)語言在應用題中的具體呈現(xiàn),并闡述語言因素對應用題難度的影響,強調(diào)學生在思考應用題的過程中要注重語言表達的含義。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應用題難度;語言因素;影響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6-0084-02
應用題是數(shù)學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查學生數(shù)學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理解應用題的關鍵在于明白題目表述的含義,即理解題意,但是根據(jù)相關的調(diào)查,很多學生語言理解能力不強,有的學生認為應用題題目的語言很難理解。可見,應用題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且考查學生對語言表述的理解能力。從學生解題的情況來看,題目的語言因素會影響學生解題過程,甚至會增加題目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引導學生逐漸適應各種題型的語言表達方式,如此才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讀懂題目,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 數(shù)學應用題語言因素分析
(1)簡練語言。從數(shù)學教材上應用題來分析,其主要以語言表述為基礎,還結合了圖畫、表格等,讓原本抽象的數(shù)學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具體,以豐富應用題的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生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要梳理題目中語言的邏輯關系,以嚴謹?shù)乃季S理解題目中的已知與未知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從而轉化問題,使得應用題的數(shù)學信息更清晰。通常來說,出題者都是以精簡的語言敘述題目,盡可能避免運用數(shù)學抽象語言,如此學生在解決應用題時也就更容易理解題目的意思。從數(shù)學教材中的應用題來看,語言比較簡練,要求學生細心揣摩題目的意思,分析每一句話背后蘊含的關鍵問題。(2)精準語言。數(shù)學是一門要求精準的學科,每一道應用題中題目的符號、字、詞等都可能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產(chǎn)生影響,甚至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學生接觸的每一個數(shù)學公式都是精確的,并且每一個數(shù)學單位以及數(shù)學術語在不同的題目中都有特定的含義。為此,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也要注重語言的精準性,理解題目的語言指向,切不可忽略或者含糊處理,要把握好數(shù)學學科語言的表達精確性。(3)細節(jié)語言。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能力通常會體現(xiàn)在解決應用題的過程中。在做應用題時,學生需要認真觀察應用題中的細節(jié),不能馬馬虎虎,簡單掃一眼題目就急忙下筆。如果沒有充分閱讀題目并深入解讀題目,也就極易忽略題目中比較關鍵的信息,因此可能經(jīng)常犯錯。比如,應用題中比較常見的就是一些計量單位,且每道應用題涉及的單位往往不同,很多學生在解應用題時往往忽略題目中的單位,過于著急去解題,因此也就會犯錯。由此可見,學生在解應用題時要認真對待題目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注意細節(jié)語言,避免出現(xiàn)不該犯的錯誤。
二、 語言因素對數(shù)學應用題難度的影響
1.信息過多增加應用題的難度
部分應用題題目中的信息相對較多,使得學生在解題時感覺無從下手。從整個小學階段的應用題來看,并非所有的應用題題目都一目了然,有的題目語言涉及信息較多,不但要運用數(shù)學知識思考,還要考查學生提煉信息以及閱讀的能力。如果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那么在解應用題時往往會漏掉信息。有些信息是學生自身馬虎導致遺漏的,有些信息是因為不明顯而被學生遺漏的。可見,教師要強化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應用題時更好地獲取題目的信息線索,從而順利讀懂應用題。通常來說,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比較常見的障礙表現(xiàn)為因信息過多而無法理解題意。比如,學生對于應用題中的語言表述不理解,因此也就得不到題目中正確的數(shù)量關系,如此就會造成解題上的困難。為此,學生在解應用題時要掌握扎實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以及語言知識,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如此才能準確把握應用題的含義,從而在閱讀題目過程中找到題目背后隱含的知識點,從而順利解答數(shù)學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應用題的過程中要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為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打下基礎。
2.字母融入增加應用題的難度
出題者在編寫應用題時融入字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這種題目看起來似乎比較復雜,但實際上題目的難度不大。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在看到題目中融入字母之后就會有心理壓力,認為這道題目比較復雜,從而在解題時產(chǎn)生心理障礙。字母的融入也屬于應用題的語言因素,這個因素給學生帶來了陌生感和理解障礙,無形中增加了應用題的難度。
對于學生來說,應用題包含字母往往會帶來比較抽象的感覺,因為青少年學生的思維往往傾向于形象性。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此類應用題時應該化抽象為具體,即把抽象的字母具體化,變成一個有意義的數(shù)字,以此為出發(fā)點進行問題的求證和探索。另外,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總結數(shù)學規(guī)律,訓練學生把具體的數(shù)學實例轉化成抽象的數(shù)學公式,學會用字母表達具有規(guī)律性的數(shù)學結論。
3.不同語言形式增加應用題的難度
語言因素也能從不同表達形式的方面影響應用題的難度。首先,語言形式會影響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對于同一個問題,有時候換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學生們可能就不理解,找不到題目的突破點。其次,學生缺乏對數(shù)學問題的本質(zhì)認知。有些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數(shù)學公式的真正含義,只是機械地記住了公式和教師所講的例題,缺乏深入的探究。當出現(xiàn)一種新的問法時,他們往往就不知所措。再次,學生缺乏較好的語文素養(yǎng),對于應用題中的語言形式感到迷惑,無法理解題意。基于上述三點,教師要使學生在解題中快速適應新的語言表述方式,無論在任何語境中都能快速理解問題的本質(zhì),從而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提高學生讀題解題的能力。例如,同樣的知識但是題目的形式不同,造成學生理解也可能不同:(1)小紅有4個西瓜,給了朋友1個,還剩幾個西瓜?(2)小紅有西瓜4個,她的朋友有1個,小紅比她朋友多幾個西瓜?這個題目以減法作為知識點進行考核,但是由于題目的形式不同,因此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問題的難度也不同。多數(shù)學生對于第一個題目都能正確理解,但是對于第二個題目,一些學生就出現(xiàn)了理解偏差。可見,教師在日常的數(shù)學訓練中也要鍛煉學生語言理解能力,讓學生快速適應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掌握問題的實質(zhì),提高解題效率。
總之,教師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科學設計應用題,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分析能力以及語言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習慣,從而促進學生提高自身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玲玲.語言因素對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難度的影響[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04).
[2]林麗娜.分析語言因素對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難度的影響[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4(16).